
科技賦能新經濟 開啟灣區大未來
潮涌珠江風正勁,南粵大地漸入秋。
10月11日,廣州再添國家級平臺。2021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峰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在廣州召開,廣州民營科技園(下稱“民科園”)正式掛牌“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在廣州市1.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約95%為民營企業。步入新經濟時代,民企已成為推動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廣州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做優做大做強”。
本次峰會以“科技賦能 開創未來”為主題,圍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搶抓“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城市、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開展深度研討和對話,加強交流合作,共促后疫情時代民營經濟復蘇與增長。
“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為何花落廣州白云區?民科園如何在服務民企創新發展上做出全國示范?
攻堅克難??
科技創新挺進“無人區”
9月28日,最高運營時速達160公里的廣州地鐵十八號線首通段開通,南沙至中心城區實現30分鐘通達?!盀硡^最快地鐵”跑得又快又穩,離不開高科技助力。
由廣州白云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首創的供電智能運維技術在新線上得到應用,供電系統由大數據、AI技術支撐的“智慧大腦”管理,安裝上傳感器的智能化設備代替了24小時人工站崗,保證電能輸送源源不斷。
白云電器董事長胡德兆說,“40多年來,科技創新始終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唯有改革創新才能保持領先?!?/span>
“十三五”以來,廣州以“釘釘子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預計達3.1%,科技創新實現歷史性突破。
以白云區為例,過去五年,該區全力推動科技創新,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加至1046家,較“十二五”實現近9倍增長。全區新增發明專利授權總量2360件,比“十二五”翻了一番。同時,白云還成功引進華為廣州研發中心、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重大創新項目。
新形勢下,廣州如何把握住創新主動權,攻堅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依托“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平臺,民科園正助力白云挺進科技創新的“無人區”。
日前,北大—廣東激光等離子體研究院聯合實驗室落戶民科園,將開展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科研攻關,實現高功率飛秒激光器國產化,攻堅“卡脖子”難題,未來有望孵化出一個上千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想要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就必須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獲取原創性成果。
“歐美在激光等離子體技術上已積累了較大優勢,我國正奮力追趕?!睆V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朱昆說,“由于該技術在生物醫藥、癌癥檢測與治療、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擁有廣泛應用空間,若被‘卡脖子’,影響是巨大的。研究院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顏學慶團隊核心班底組建,團隊在國際上已首次實現了從激光離子加速到激光離子加速器的跨越。”
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當前,白云區正緊扣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聚焦發展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材料等產業,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和高端要素,引進培育科技創新人才,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搭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前瞻技術,圍繞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對標世界??
優化營商環境 壯大民企力量
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實現從“1到100”的跨越同樣不易,怎樣打造一條科技成果轉化的快車道?廣州給出的答案是,厚植民企發展沃土,堅定不移壯大民企力量。
“基礎科研成果是基礎,但更重要的是要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升級。研究院背靠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廣東優勢結合,打通產業最后一公里?!敝炖フf,“廣州民營經濟、制造業發達,這也是我們進駐白云的主要原因?!?/span>
民營企業向來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力量,占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八成以上。在廣州,70%以上的創新成果由民企貢獻,約95%的高新技術企業均為民企。
通達電氣是民科園一家上市企業,2020年研發投入超7000萬元,占收入比超過11%,30余項研發項目實現了成果轉化。
今年6月,該公司研發的核酸采樣車開進社區,醫務人員隔著玻璃,通過兩只無接觸手套,20秒即可完成采樣。“創新成果的快速轉化,帶來了新的增長點,確保了行業龍頭地位?!睆V州通達汽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培森說。
民企在新經濟中乘風破浪,良好的營商環境尤為重要。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廣州綜合排名第一?!稄V州市白云區營商環境評估報告(2020)》指出,白云區多項指標得分已接近世界前沿水平。
只有掌握企業發展狀況和訴求,才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增強信心。王培森說,“公司在發展中遇到生產場地不足的難題,得益于政府在民科園出讓地塊,通達電氣車聯網產業總部基地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
廣州政府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行動方案》提出,要對標世界銀行和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補短板強弱項創優勢,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優質高效服務鏈條,具體包括設立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民科園服務站,開展“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大力推行“一件事”主題式服務,實施“定制式”審批服務改革等。
如今的白云區,已然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越來越多的民企看中了白云的投資優勢,選擇扎根白云,九元航空、無限極、申通物流、九州通醫藥等大型民企紛紛在白云設立總部。
目前,白云區四上企業超4000家,民企占比90%以上,還累計培育境內外上市企業13家,基本都是民營企業。在新經濟時代,白云民企力量正持續壯大。
平臺牽引??
“一核三園”打開發展新局面
當前,白云區產業結構正快速更迭,已初步形成了化妝品、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居、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但產業整體分散、大而不強等問題亟待解決。
如何對癥下藥,精準施策?白云區開出了“藥方”:以“一園一城一示范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白云湖數字科技城、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區)等重大平臺為牽引,集聚高端要素,打造產業集群。
高標準謀劃,高水平建設。近年來,從建設樣板道路到打造“公園城市”、智慧園區,民科園的環境品質和服務功能全面提升。以“民營科技之舟”為造型的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即將啟用,將成為廣東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綜合展示中心、廣東民營企業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及科技成果轉化實體平臺。
白云高新區·產業創新園是民科園的另一座新地標,定位為先進制造業發展平臺和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已引入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中鐵十六局鐵運工程公司、哈工大數據集團(云創數據)、耐為機器人、軟通動力等優質項目,并配套廣州民科園管委會、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民科園分中心等政務服務。
2020年,民科園工業產值485億元,同比增長13.2%,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以占白云區0.7%的面積創造了49%的工業產值。今年,晟啟能源、呈和科技、南纜電纜、掌動科技、天意有福等5家企業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
“在明晰的產業規劃引領下,我們通過村級工業園改造,騰出土地空間,吸引科技創新資源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從營商環境的優化到園區的美麗升級,為民科園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民科園管委會黨組副書記、主任高榮志說。
行棋當善弈,落子謀全局。目前,民科園已形成了未來產業創新核心區、智能家居產業園、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和美麗健康產業園“一核三園”的發展布局?!坝箔h境”和“軟環境”持續改善,生產力加速釋放,未來5年,民科園將以建設國家民營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為契機,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產值、園區上市企業、專利授權量均翻一番,建成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走過25年的民科園,已邁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