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大灣區科學論壇下周召開

  • 聽全文
  • 2021-12-04 10:20:3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專家、青年科學家齊聚廣州

  12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舉行《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高級別的科學盛會——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將于12月11日~13日在廣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本次論壇邀請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薛其坤院士等超百名國內外院士專家齊聚廣州,分享生命科學、量子科學等領域優秀研究成果。

  亮點紛呈

  論壇將打造高端展示窗口,全面呈現大灣區科技創新重大成效。廣東將以舉辦此次論壇為契機,向世界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事業發展的偉大成就,期望在開放、平等的基礎上打造同全球科技界緊密合作的窗口,深化全球科技合作。

  論壇將匯聚全球科學智慧,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重要創新引擎。“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將發揮連接全球科學家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紐帶作用。論壇聚焦生命科學、納米科學、網絡通信等全球科學前沿熱點和廣東優勢領域,廣泛邀請全球相關領域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專家、青年科學家以及工商界人士參與研討、深入交流,力促各國共享創新思想和發展理念。

  論壇將廣泛凝聚合作共識,探索應對全球性挑戰新路徑。本次論壇既面向前沿基礎研究,也關注影響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廣泛邀請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參與討論。

  在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領崇尚科學新風尚方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高級別的科學盛會,本次論壇邀請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未來科學大獎獲得者薛其坤院士等超百名國內外院士專家齊聚廣州,分享生命科學、量子科學、高能物理等領域優秀研究成果。

  論壇按照“1+6+1”的模式設置

  大灣區科學論壇由“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發起,以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為指導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為主辦單位。本屆論壇以“探索未來、共享科學”為主題,匯聚了全球頂尖科學家和國際科學組織,共同探討全球科學發展趨勢及其對未來的影響,促進各國科學交流互鑒,為推動地區和全球科學大繁榮、大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論壇采用“線上視頻+線下參會”形式,按照“1+6+1”的模式設置舉辦1場高規格的全體大會、6場分論壇和1場灣區科創峰會特色活動。分論壇包括生命科學論壇、網絡通信論壇、可持續發展論壇、海洋科學論壇、納米科學論壇和工業技術軟件論壇。相關專家將就未來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測與預警、推動世界網絡通信技術與產業健康發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主題,探討未來科學發展趨勢,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形成更多合作共識,開辟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新路徑。

  論壇期間,各地將同步舉行多層次、多形式的科普活動及科學沙龍,把科學追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大潮中。

  廣州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當前,廣東正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珠三角地區產業體系完備,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全國第一,是世界重要的高技術產品制造基地;中國香港是重要的中心城市,法律、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達,擁有一批高水平大學,基礎研究能力強;中國澳門是聯系葡語國家的重要紐帶,在中藥研發等領域具有特色優勢。廣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說:“三地合作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1+1+1遠遠大于3’的效果。”未來將充分發揮三地優勢,攜手打造大灣區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大灣區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在廣州南沙落地大灣區科學論壇,也是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舉措之一。進入“十四五”時期,廣州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面有哪些基礎和著力點?

  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近年來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整體科技實力顯著增強,“廣深港創新集群”連續兩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2位;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躍升至第15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也在不斷集聚,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兩大國家級航母平臺掛牌運行,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2個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獲批建設。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廣州獲獎22項,鐘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創新團隊榮獲全國唯一創新團隊獎;深海可燃冰鉆采、天河二號超算應用入選中國科技十大進展;去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256億元,居全國第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2萬家,居全國第四。

  進入“十四五”,廣州將聚焦“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科技強國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廣州將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創新空間布局;著力增強創新源頭供給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著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撐產業創新發展;著力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