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廣深核心引擎功能更強勁

  • 聽全文
  • 2022-06-14 09:40:2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一核一帶一區”專場6月13日舉行

  6月13日,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專場舉行。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自2018年以來,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不斷提升,沿海經濟帶產業支撐不斷強化,北部生態發展區生態屏障進一步鞏固,并對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

  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不斷提升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介紹,自2018年建設“一核一帶一區”以來,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不斷增強。“雙區”“兩個合作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利好疊加、釋放“乘數效應”;廣州、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更加強勁,佛山、東莞兩個城市以萬億級的體量邁入新發展階段,珠海市一躍成為內地唯一與港澳同時陸路相連的城市、正在成長為廣東省又一重要引擎,珠三角各市依托廣深港、廣珠澳兩個廊道的傳導效應,匯聚起強大的發展勢能、改革動能。沿海經濟帶產業支撐不斷強化,東西兩翼新增長極加快形成。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向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布局建設。廣東海洋生產總值連續27年居全國首位,海洋經濟競爭力核心地位持續鞏固。筑牢北部生態屏障,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優勢凸顯。北部生態發展區生態屏障進一步鞏固,對內拓展“橋頭堡”的優勢凸顯,貫通城鄉、聯接工農、鏈接灣區的綠色生態經濟體系、產業協作體系逐步發力,“農業+”“旅游+”等生態產業蓬勃發展,對接大灣區的“大農場”“后花園”“康養地”正在加快形成。

  廣東全省一盤棋的統籌機制不斷完善

  “在強化各區域主體功能的同時,我們更加注重‘核’‘帶’‘區’協同聯動發展,全省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進一步提升。”朱偉表示, 廣東省區域發展差距有效縮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全面改善,實現“市市通高鐵”。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歷史性地實現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技師學院、高水平醫院21個地級以上市全覆蓋。全省一盤棋的統籌機制不斷完善。建立廣州與湛江、深圳與汕頭“核+副中心”深度協作機制,深入推進省內對口幫扶,實施一攬子支持老區蘇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對重點老區蘇區補助標準提高至每縣每年5000萬元。廣佛全域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深汕特別合作區、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等一批重大區域合作平臺加快建設。

  朱偉強調,在發揮“一核一帶一區”功能定位方面,可以歸納為“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和“各得其所”三個關鍵詞。如“一核”定位為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區和主引擎,重點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一帶”定位為新時代全省發展的主戰場,重點打造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新增長極;“一區”定位為全省重要的生態屏障,重點以提供生態產品為首要任務。從實際效果來看,目前“核”“帶”“區”這三個功能區在各自賽道上發展順利,差異化發展態勢日漸明顯。

  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國煌介紹,廣東省實行差異化的財政支持政策,據統計,2016-2021年,“一帶一區”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6789元提高到9044元,年均增長5.9%,縮小了與珠三角核心區的差距。

  廣東已建成出省通道30條

  交通路網的互聯互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五年來,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起內外高效聯通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絡,為高質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撐。

  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黃凌介紹,2015年,廣東實現“縣縣通高速”,2017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第一次超過珠三角,2020年,廣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萬公里,這也是全國第一個邁入1萬公里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廣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經突破1.1萬公里,已經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

  目前,粵東、粵西、粵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6000公里,相比十年前約2200公里和五年前約4200公里,獲得了跨越式發展。珠三角核心區往粵東、往粵西、往粵北目前至少已建成2條以上大通道,局部大通道如沈海高速開陽段、陽茂段已從雙向四車道擴建成雙向八車道,茂湛段擴建工程正有序推進。出省通道建設方面,目前廣東已建成出省通道30條,往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均有5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強了與鄰省的聯系,有力支持了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的發展。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連通方面,目前已建成珠江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等4座跨江公路通道,有效緩解了十年前過江通道稀缺、緊張的局面。

  隨著去年贛深高鐵通車,廣東省實現“市市通高鐵”的目標。目前,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5278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達2367公里,居全國前列。鐵路建設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力:一方面加強城際軌道建設,在加快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強化珠三角核心區的核心引擎功能的同時,深入推進粵東城際鐵路建設,提升汕潮揭城市融合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加快高鐵建設,目前正推進廣湛、廣汕、汕汕、深江等高鐵建設,不斷提升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發展能級。此外,廣東省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已經達到1.2萬公里,居全國第二。交通運輸服務也實現了3個“100%”:全國交通一卡通實現全省城市公交、地鐵100%覆蓋,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珠三角地區公交電動化率達到100%。

  “核”“帶”“區”產業發展打好特色牌協作牌

  工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從工業園的角度看,“一核一帶一區”的產業布局又有著怎樣的新成效?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紅介紹,目前,全省以發展工業為主的高新區、經開區、省產業園、綜合保稅區等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共161個,2021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超6萬億元,約占全省的四成;其中“一核”園區71個、“一帶”東西兩翼園區50個,“一區”園區40個。

  園區如何實現差異化?吳紅解釋,“一核”的園區專注發展先進制造業、提升創新能力,“一帶”的園區發展沿海大產業、構建世界級沿海產業帶,“一區”的園區合理控制開發規模、發展綠色低碳特色產業,持續推動“核”“帶”“區”打好特色牌、協作牌,初步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產業布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