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集團2月20日在香港接受媒體集中采訪,包括招商局貨柜服務有限公司、中國外運廣運船務有限公司、招商局倉碼運輸有限公司等負責人就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以及香港物流貨運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招商局貨柜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廣超在接受采訪時,提出要打造創新的互聯網技術“科技港”——“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穗深港三地互補大有可為
戴廣超提及的“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具體為綜合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賦能,打通大灣區五大直屬海關之間的互聯、互通、互認,創新構建大灣區通關物流平臺,累計開通25個點位,服務大灣區進出口企業4450家。這種全新的創新模式,讓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之間實現真正意義的互聯互通,以一個貨柜為例,只要其進入25個點位內的任何一個港口,所有的港口都有其數據,也就是“一個貨柜數據、全大灣區即時共用”。
這種全新的模式,非常有利于廣州深圳香港三地的港口業。戴廣超提及,根據2022年的最新統計數據,深圳港、廣州港的吞吐量都有上升,“其中深圳港大部分數據是對外貿易,廣州港相當一部分數據是對內貿易。而香港港近10年來,國際中轉的數據一直在上升?!币簿褪钦f,廣州、深圳、香港三地的港口是互補互利的關系,再加上各種新技術的運用,“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已開始直接助力廣東省的高質量發展。從整體數據看,截至2022年末,招商港口集裝箱總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三,集裝箱權益吞吐量位列世界第四,在全球運營商中排名第一。
中國外運廣運船務有限公司商務部高級經理姚寶珠介紹,中國外運作為招商局集團物流業務的統一運營平臺和中國物流業的龍頭企業,在全球擁有67個自營網點,自有海外網絡已覆蓋41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外運積極踐行“國家有需,招商必應,外運必達”的使命,通過國際班列穩外貿,改道繞飛保通暢,水運通道提效率,公路運輸保民生,打造韌性供應鏈。在援港抗疫過程中,搭建了深港兩地的水路、鐵路、公路物流通道;在保障冬奧會過程中,圓滿完成4000余噸冬奧物資的物流服務。香港通關后,中國外運駐港單位進一步加強資源調配,較好地保障了今年春節香港社會民生物資供應通道的穩定。
招商倉碼保證“香港有米”
招商局倉碼運輸有限公司是經香港特區政府批準的全港最大大米貯存商。批準存儲量為5萬噸,目前庫存大米占全港總存量的50%左右。多年以來,作為香港的“大米缸”,招商倉碼一直都在守護著香港市民食米的供應安全,既保證香港大米供應的數量又保障了大米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