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再添工筆。
11日,新建廣州站至廣州南站聯絡線(簡稱“廣南聯絡線”)工程施工總價承包項目開始招標。此舉意味著作為廣州第一個牽頭推進的高鐵項目,進入了開工倒計時階段。“廣南聯絡線”將推動廣州市作為國家重要的國際商貿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提升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省會城市的輻射作用。
打通“大動脈”,助力“硬聯通”。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軌道交通被寄予厚望、委以重任。隨著“軌道上的大灣區”加速塑型,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日漸走近。比如,時速超200千米的廣深港高鐵列車從香港西九龍地鐵出發,保證一小時內把旅客送到深圳、廣州。今年上半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兩次對大灣區內地各城展開訪問,就都選擇乘坐高鐵。
暢通“微循環”,高鐵“開進城”。于軌道交通而言,打通“大動脈”固然重要,暢通“微血管”亦不可缺,后者是交通效率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從現實來看,廣州南站與中心城區有約20公里距離,雖然地鐵網日益完善,但旅客要進入廣州主城區仍需換乘,費時費力、相當周折,讓高鐵便捷性在這里打了折扣。高鐵若能直達廣州站,這點距離不過是一眨眼工夫。非但如此,當“廣南聯絡線”與主要樞紐客站實現互聯互通、讓“高鐵進城”之后,將令廣州中心城市門戶樞紐功能得以進一步強化。當前,廣州正著力在三大領域補鏈強鏈,計劃明年底建成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而南沙作為大灣區航運物流增長極的作用亦將進一步凸顯。
精描“線路圖”,刷新“進度條”。“廣南聯絡線”線路不算長,意義卻不小。實現深港珠澳始發客車直通廣州中心城區,是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增強廣州與深港、珠澳灣區發展極的快捷聯系、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現實需要。“廣南聯絡線”開工在即,希望相關負責方和施工方精心繪好“線路圖”、緊緊盯住“施工圖”、不斷刷新“進度條”,確保工程按時按質完成,讓市民“高鐵進城”愿景早日變為勝景,讓廣州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愈加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