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羊城學堂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5年來廣州取得6大“新”成就

  • 聽全文
  • 2024-08-09 09:36:35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南沙重大戰略性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加速融合發展,大灣區以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時,賦予了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全新定位。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廣州始終胸懷“國之大者”,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肩負起新使命,攜手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8月8日,“新時代 新作為”羊城學堂系列講座如約而至。本次講座特邀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州市大灣區辦)黨組書記、主任李海洲擔任主講嘉賓,以《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切實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為題,向廣大市民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背景、發展歷程、使命定位,展示廣州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牽引推動大灣區建設的六個“新”成就,描繪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國際一流灣區的壯闊圖景。

384c8e36825e4c2565e1.jpeg

對接深中通道的南中高速萬頃沙支線

  肩負新使命:建設大灣區抓緊大機遇做實大文章

  “我們此刻所處的廣州新中軸,曾是滄海、曾是桑田。”講座伊始,李海洲從任囂城筑城開題,以縱貫千年、橫通萬里的講述開啟了這場灣區“漫游”,帶領市民領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首次離京考察就來到廣東,強調希望廣東聯手港澳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標志著大灣區建設這項重大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東時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廣東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擺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為主陣地,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賦予了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

  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廣州非正式會晤時,習近平總書記以廣州為例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指出“廣州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1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100多年前,就是在這里打開了近現代中國進步的大門。40多年前,也是在這里首先蹚出來一條經濟特區建設之路。現在廣州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為廣州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縱深推進新階段大灣區建設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勁動力。

  深讀新定位:“一點兩地”指向中國式現代化

  每項重大國家戰略都有其深遠的戰略考量。大灣區建設的戰略考量是什么?

  《規劃綱要》在其前言中開篇明義,“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這清晰點明了大灣區建設的戰略考量。

  穗港澳三地一衣帶水,文化同源、語言相近、人緣相親、交往密切。“講廣州話、食廣州菜,喝早茶‘一盅兩件’。”李海洲用粵語分享一位香港同胞的來穗感受,并回顧了霍英東先生投資興建白天鵝賓館、“省港杯”足球賽等重要事件。“40多年來,日益廣泛而深入的穗港澳合作,在促進廣州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助力鞏固了港澳長期穩定繁榮的局面,可以說真正實現了‘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要順應全球發展潮流,更好地發揮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用足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國際一流大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為全國改革開放提供新鮮經驗。

  如何領悟新階段新形勢下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的內涵要義?講座以中國式現代化為題眼展開講述,強調“要胸懷‘國之大者’,將大灣區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放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大局中進行考量和把握,不僅要推動大灣區在經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上邁上新臺階,使其擁有其他灣區和城市群的一般形態,更要從城市建設、民生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方面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切實扛起‘一點兩地’的使命擔當,向世界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和顯著優勢。”

  細數新成效: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

  《規劃綱要》明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廣州是怎樣發揮核心引擎功能的?

  講座用六個“新”來概括廣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南沙重大戰略性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新進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水平得到新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力實現新跨越;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拓展新空間。

  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要求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如今在南沙,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個先行啟動區建設全面提速,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掛牌運營,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成開學……一批引領型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改革型重大事項見實見效。

  不久前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強調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5年來,廣州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率先實施三批99項與港澳規則銜接事項清單。人員流動方面,在全國首創推出“穗企出入境快享道”服務,開通“商務簽注即備即辦”功能,辦理時限縮短至5個工作日;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等6類內地人才可申辦往來港澳人才簽注。貨物流動方面,開展科研用物資跨境自由流動改革試點;“灣區一港通”已覆蓋大灣區城市17個港口。

  這場以大灣區為主題的學堂吸引了眾多市民聆聽,丁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最讓她期待的是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當聽到未來從廣州東站到香港西九龍站更加便捷,她與同伴連聲贊好。

  “我們將強化穗港澳民生深度融合,引領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李海洲強調,將進一步為港澳居民來穗學習、就業、創業、生活創造良好環境,同時深化穗港澳三地交往交融,攜手港澳共同籌備好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充分展示“活力灣區、新彩廣州”的美好形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