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 聽全文
  • 2021-02-2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其實,我不過就是個大夫

  跟著總書記學黨史

  1921-2021

  第一系列 總書記@的共產黨員

  鐘南山,我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他敢醫敢言,勇于擔當,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2020年9月,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他頒授“共和國勛章”。

  “大家好。我叫鐘南山,是一名胸肺科醫生。”2020年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的鐘南山院士自我介紹道。

  最美奮斗者、改革先鋒、“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這些年來,無論獲得多少榮譽稱號、頂著多少光環,醫生,始終是鐘南山最為看重的身份。“一個人要能夠給世界留下點什么東西,才算沒有白活。”上高中時父親說的這句話,鐘南山始終銘記在心。后來,他選擇從醫,并為之奮斗終生。

  幾十年來,鐘南山一直堅守在臨床一線,在一個個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出現時,帶領團隊奮戰在前,啃硬骨頭、打硬仗。他坦言:“我對自己所從事的醫研專業越來越熱愛,對提高專業水平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這個動力來自對病人求生愿望的理解,來自對解除病人痛苦的責任感,也來自為病人治好病后所得到的安慰和鼓勵。”“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對人、?對民生、對人的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維護。?”

  故  事  鉤  沉

  很多人說廣州是個“福地”,因為在抗疫中,廣州有座“山”——鐘南山和他的團隊作為堅強的后盾。山非一日隆起,鐘南山幾十年的從醫路,也非一路坦途。

  一次難忘的談話

  35歲開始補上臨床基本功

  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早年留學美國,生前是中山醫科大學的一級教授、著名兒科專家。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下,少年鐘南山暗下決心:長大后也要成為一名好醫生。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鐘南山的醫學事業是從35歲才真正開始的。1955年,他考入北京醫學院,畢業留校當了輔導員,后來到放射醫學教研室任教,還下過農村,當過工人、校報編輯,但卻一直未在臨床待過。

  1971年,他從北京調到廣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如今的廣醫一院)當醫生。剛到廣州的日子里,他總覺得父親鐘世藩的眼中充滿了憂慮。

  “南山,你今年幾歲了?”有一天,父親突然這么問。

  “35歲。”一時未明白父親用意的鐘南山恭恭敬敬地答道。

  “唉,都35了……”父親長嘆了一口氣,沒再說什么。

  那一夜,鐘南山想了很多,他知道父親的苦心,暗下決心要把缺失的臨床基本功迅速補回來,“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在當時的廣州四院工作的鐘南山,早出晚歸,一年寫下四大本醫療工作筆記,整整暴瘦24斤,但很快勝任了臨床工作。

  “一切為了病人”

  每周堅持到一線出門診、查房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只要不出差,鐘南山每周仍堅持出一次門診,帶領團隊舉行一次大查房,幾乎雷打不動。

  他說:“只有到醫療第一線,我才能體會醫生的喜怒哀樂,才能知道群眾在想什么,有什么問題要解決,以便做出符合實際的決策。”

  每次出門診,他都會提前半小時到診室做準備。一切就緒后,他便帶著研究生開始長達7個多小時的門診。病人一個接一個地進入診室,他根本沒有時間稍作休息,更談不上吃晚飯,經常到晚上九點鐘才送走最后一個病人。

  “在我眼里,他是一個對病人耐心、負責、有溫度的醫生,一個堅守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醫生。”4年前,北京患者陳力華因呼吸困難南下廣州求醫。第一次見到鐘南山,他把多年來受“老慢支”折磨的點點滴滴一一傾訴,講了近半個小時,鐘南山一直耐心聽著、思考著,還不時寬慰他。

  那一次問診,70多歲的陳力華得到了明確的診斷,多年的“心病”也好了大半。“鐘院士真是名不虛傳。”很多患者接觸鐘南山后都這樣感慨。

  “其實,我不過就是個大夫。”鐘南山多次這樣說,并語重心長地教導年輕醫生:“我們要時刻想到,救人于痛苦危難之中是醫生的天職。我們的職業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是8小時工作制。如果硬要在8小時內外之間劃上一條不可逾越的線,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醫生,更不是一個好醫生……”

  行醫幾十年,鐘南山的名氣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方面早已成為國內外有名的專家。但在病人面前,他沒有架子。他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一切為了病人!”

  多年前,廣州一家小煤店的職工屈潔瓊患上了罕見的重癥肌無力癥,全身癱瘓,呼吸衰竭,靠人工呼吸機維持生命,但家里難以負擔巨額醫療費,加上尚無有效的療法,一些醫院不敢收治她。

  幸運的是,她遇到了鐘南山。在屈潔瓊和家人、單位都失去信心時,鐘南山依然不放棄努力,他聯合院內外專家為她制訂治療方案,配備了特護小組,并以個人名義去幫她爭取支持、籌措藥品,使她病情好轉,生命足足延長了6年!

  為何要冒險救治屈潔瓊?鐘南山的回答很簡單:“我是醫生,治病救人是我最大的追求。只要病人還有一線希望,就應該盡力救治。如果因為難治的病就不去治,那不是一個真正的醫生。”

  一次特殊的入黨宣誓

  “現在正是需要黨員站出來的時候”

  2020年3月2日,一場特殊的入黨宣誓儀式在廣州、武漢兩地舉行。廣醫一院與廣東省馳援武漢醫療隊遠程視頻連線,為堅持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火線發展黨員舉行入黨宣誓儀式,鐘南山領誓。面對黨旗,鐘南山說:“現在正是需要黨員站出來的時候。”他和新同志分享自己的入黨過程并鼓勵大家:“在危難面前工作不計得失,這就是共產黨員的本色”“在抗疫特殊時期,最需要黨員沖鋒在前,帶領大家共同克服困難,渡過難關”。

  “烈火見真金,危難見真情。”鐘南山不僅這樣為團隊鼓勁,也一直這么要求自己——“非典”、甲流、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新冠肺炎……一個個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他每次都義無反顧向前沖,奮戰在第一線,啃硬骨頭、打硬仗。

  2003年,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鐘南山帶領當時的廣醫一院呼研所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這里來!”當時病因不明,收治危重病人面臨很大的感染風險,已有不少醫護人員被“放倒”,而且誰都沒把握能治好,治不好很可能“砸了招牌”。但鐘南山說:“這里就是‘戰場’,我們就是‘掃雷班’。現在要‘排雷’,‘掃雷班’不干誰干?”為搶救患者,鐘南山曾連續38小時不眠不休,同事們說:“他這是在拼命!”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鐘南山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以84歲高齡再次沖到了防疫最前線。他輾轉奔波,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救治危重患者、制訂防治指南、組織科研攻關、向公眾解讀疫情穩定人心、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成功的抗疫經驗……每天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沒有完整地休息過一天。

  2020年2月初,62歲的新冠肺炎患者老劉因病情危重被轉運到廣醫一院,成了ICU里“最難啃的骨頭”。在長達100多天的時間里,鐘南山親自指導救治,廣醫一院ICU團隊輪番守在他床邊,使用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氣管插管呼吸機通氣150天,創下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紀錄。

  ?“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對人、?對民生、對人的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維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鐘南山的回答從容而堅定。

  專  家  新  讀

  從“南山風格”到偉大抗疫精神

  1996年,鐘南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后,《廣州日報》從他的思想作風、職業精神、人格力量和治學態度中提煉出“南山風格”。后來,鐘院士將“南山風格”概括為:奉獻、開拓、鉆研、合群。

  鐘南山曾說:“業務骨干不一定是黨員,但黨員一定要成為優秀的業務骨干。”而他一直就是這么要求自己的。這些年來,在抗擊“非典”、防治H7N9、H5N6、H1N1禽流感以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最需要黨員沖鋒在前之時,鐘院士身先士卒,一次次帶領團隊往前沖,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地完成了各項重癥患者救治工作;同時,他還協調組織多學科領域專家科研攻關,共同戰“疫”,這正是“南山風格”“奉獻、開拓、鉆研、合群”的真實寫照:

  ——2003年我國暴發非典型肺炎,他第一個駁斥“非典是衣原體感染”的說法,連續193天堅持在臨床工作第一線,特別是在關鍵時刻主動請纓,提出“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里來”。他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態度直面爭議,為戰勝“非典”疫情做出杰出貢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84歲的他臨危受命,身先士卒,逆行武漢調研疫情,與專家組成員通宵達旦討論防控救治策略,第一個向公眾通報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的事實,為疫情控制爭取了時間。他還針對新冠病毒的發病特征,及時提出“早防護、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的“四早”防控策略,主持編寫修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領銜廣醫一院收治危重新冠病人,實現零死亡病例、醫務人員零感染,力爭實現零后遺癥……

  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種精神在鐘南山院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此次表彰會上,他被授予“共和國勛章”。榮獲“共和國勛章”后,他還向習近平總書記主動請戰,參與疫情防控平臺的建設。

  “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如是說。

  醫者仁心,患者在鐘南山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好醫生的本色,醫護人員從他的身上則感受到了榜樣的無窮力量。他的實際行動,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體現,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也為“南山風格”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