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推動總部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集群
辛丑金秋,信步珠江南岸閱江西路,眼前高樓大廈林立,工地熱火朝天,總部經濟魅力四射。
三年來,廣州用營商環境的“根深”營造總部經濟的“葉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廣州如今總部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今年2月公布的名單顯示,廣州市2019年度全市總部企業582家。
三年來,廣州交出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的新答卷,筑巢引鳳撬動招商突破、百舸爭流激發活力因子、集群效應點亮城市“顏值”,不斷壯大的總部經濟,厚植“千年商都”傳統優勢,提升了“廣州服務”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邁進。
廣州今年2月公布的名單顯示,廣州市2019年度總部企業共582家、總部經濟集聚區共3個。
2019年,廣州進出口總值突破萬億元、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09家、營商環境排名居全國前列。
天河區商務樓宇面積超1400萬平方米,億元稅收樓宇71棟、十億元稅收樓宇17棟;聚集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超2萬家。
2020年,琶洲試驗區凈增企業超4000家,企業總數達28200多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90億元。
新機遇:
政策利好 筑巢引鳳
天河科技園,坐落著小鵬汽車、極飛等總部企業——這樣一批現代化的科技公司備受矚目,成為廣州現代都市工業的強力引擎。
分工細化、高度集聚、能量強大……特殊性質之下,總部經濟一般具備地均GDP高的突出特點,能夠以“小”土地創造“大”價值,并借助高端資源的集聚,吸引更多相關企業的入駐,推動完整產業鏈的打造,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所在城市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及產業細分的深化,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集團正不斷加速調整投資結構和布局的步伐。面對中國市場的強大引力,更多巨頭更是積極下好“先手棋”,紛紛結合自身需求搶占良機。面對這種形勢,各地紛紛拋出橄欖枝,推出相應的規劃方案和優惠政策,吸引總部企業的落地。
其中,廣州早在2008年就提出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總部經濟區”的戰略目標,為完善政策環境、創新服務提供了指引。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印發的《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辦法》,對于新引進的總部企業,根據產業分類、經濟貢獻情況、落戶年限、注冊資本等不同情況,自認定年度起,廣州連續3年每年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等不同檔次的獎勵,即累計最高可達1.5億元。
當前,政策已初見成效。廣州市發展改革委今年2月公布的廣州市2019年度總部企業和總部經濟集聚區名單顯示,廣州市2019年度總部企業共582家、總部經濟集聚區共3個。名單上,百事(中國)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華南總部等全球行業龍頭赫然在列。在發展總部經濟方面,廣州憑何取得如此成績?
新載體:
平臺發力 集群崛起
騰訊廣州總部大樓、唯品會、復星南方總部、歡聚時代、小米華南總部、夢工廠華南區總部、AutoX大灣區總部……一個個新總部在廣州的高樓大廈中如珍珠般散落其間,又如一張張耀眼的名片擦亮了廣州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總部資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劇增。
“廣州正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而輕工集團作為廣州體育產業的鏈主,體育服務領域將大有所為。”在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大品牌工作過、從事體育產業20余年的趙相林辭去北方的工作,于10月19日就任廣州老字號雙魚公司的總經理,此次過五關斬六將歷經層層考察,最終以第一名奪得國企拋來的橄欖枝,成為廣州國企面向全球招聘高管第一批履新人員。他上任后的“頭號目標”就是打造雙魚體育總部以及將對4萬多平方米存量地塊改造為雙魚體育主題產業園,為市民提供更多的體育運動服務和場景。他坦言,廣州體育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可期,并深深吸引了他。
這三年來,像雙魚這樣搭建總部平臺的企業不僅增量還提速,其中,3個總部經濟集聚區亮相備受矚目——天河中央商務區總部經濟集聚區、琶洲會展總部和互聯網創新集聚區以及花都汽車零部件企業總部集聚區,每個平臺無不發力總部經濟。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優做高沿江產業帶方面,持續提升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優化升級天河中央商務區、天河高新區、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范區、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海珠廣場文創金融產業創新區、中大國際創新谷、白鵝潭商務區等產業平臺,全新且讓人充滿期待的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集群正在崛起。
廣州天河CBD(中央商務區)樓宇經濟高度發達
新集群:
頭部企業帶動,沖刺中高端全球價值鏈
總部經濟,是指城市和企業總部基于雙方優勢相互選擇,吸引聚集全球全國領先的企業管理、技術、資本和人才等高端要素,聚集金融、法律、咨詢、研發等高端產業環節,聚合而成的一種新的城市經濟形態。
觀察三年來的發展趨勢可發現,健康的總部經濟可推動城市發展,創新包容的城市也可成就企業。這從2019年的這組數據可見一斑:廣州進出口總值突破萬億元、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09家、營商環境排名居全國前列。
而總部經濟中,頭部企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帶動作用。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9月26日下午,廣州市舉行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竣工、簽約活動,包括夢工廠華南區總部、AutoX大灣區總部在內的代表項目正式落地,其中,AutoX大灣區總部項目將承載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及應用中心、智能網聯汽車系統生產基地、自動駕駛超規模數據中心、自動駕駛商業運營平臺等功能。
說起汽車產業,作為廣州的支柱產業不僅是實力擔當,還是總部經濟中耀眼的“明星”,而且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和共享化“新四化”浪潮正帶動汽車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比如,從2019年開始,廣州率先在全國獲批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累計向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百度阿波羅、廣汽集團等10家測試企業旗下127臺智能網聯汽車發放測試通知書,自動駕駛企業道路測試累計總安全里程255萬公里。
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黃埔工廠的總裝車間生產流程有條不紊
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與應用現場
除了頭部企業帶動外,集群效應還奠定了廣州汽車產業鏈條的堅實基礎,廣州連續兩年整車產量規模居全國城市首位,零部件企業聚集發展,500多家企業就有約200家是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汽車之城”的美譽實至名歸。
廣州的“十四五”規劃就明確指出,在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方面,將發揮龍頭企業作用,集中力量建設汽車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和若干千億級產業集群。
經濟要發展,項目是支撐,招商是關鍵。讓我們將目光投向琶洲——2015年以來,琶洲累計引進了29個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龍頭項目,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到876億元。2020年,琶洲試驗區凈增企業超4000家,企業總數達28200多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90億元……政策扶持疊加效應顯著,總部經濟進入快車道。
“廣州提出要‘舉全市之力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這讓我們這些即將進駐試驗區的科技企業感到非常振奮。”今年3月,科大訊飛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即“訊飛人工智能大廈”)在琶洲舉辦封頂儀式,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就表示:“產業人才將越來越集聚,彈性大、靈活性強的人才政策,將吸引全國乃至全球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扎根在這里。”
新格局:
進一步開放,提升總部經濟能級
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同頻共振,為總部經濟打開新的局面,而這些與廣州不斷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息息相關。當下,廣州正站在大灣區的視野下著力打造國際合作平臺,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其中廣州開發區、空港經濟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成長為標志性的對外開放發展平臺;廣州知識城、科學城、生物島、國際金融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等一批新型國際合作平臺迅速崛起。
中新廣州知識城
實際上,廣州地處廣東省及珠三角地區中心,具有連通全球、銜接港澳、輻射華南縱深腹地的獨特優勢,為總部經濟能級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在充分發揮城市輻射力、為大灣區完善產業鏈提供新支撐方面當仁不讓。今年6月7日,廣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將推動打造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軟件和信創、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建筑業和規劃設計、現代金融、醫療與健康、文化創意、時尚產業等8個萬億級產業鏈群,全力建設超20個千億級產業鏈群以及一大批百億級新興產業鏈群,形成“萬千百”規模化產業鏈群梯隊,搭建“鏈長制”協同辦公平臺、產業數據平臺、產業鏈協同管理平臺。
此外,廣州還將加快打造“科技強鏈”“招商補鏈”“服務穩鏈”“協同延鏈”等“鏈長制”“廣州品牌”,圍繞產業鏈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技術、關鍵產品,推動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攜手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等城市建設一大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協同延伸產業鏈發展路徑、合作模式。
“天河中央商務區擁有總部企業120家,持牌金融機構216家,以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五大地產行、廣州市營收前10的律師事務所和主要人力資源機構等專業服務業企業。”天河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袁曉文介紹,天河中央商務區充分匯聚高端要素,有助于激發企業的創新潛能——商務樓宇面積超1400萬平方米,億元稅收樓宇71棟、十億元稅收樓宇17棟;聚集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超2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700家。已實現5G基站及光纖寬帶網絡全面深度覆蓋,互聯網寬帶接入能力普遍達到100-1000M,是中國移動全國八大5G示范基地之一。
據了解,通過出臺《廣州市天河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系列舉措,天河中央商務區加大服務貿易企業引育力度,吸引了德勤咨詢、渣打大灣區中心等重點項目紛紛落地,賽意信息、匯量科技等企業相繼上市。
“下一步,天河中央商務區將加快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等數字經濟重大發展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深化與港澳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數據跨境流動和統計等國際規則制定,支持數字貿易企業開展國際競爭與合作。”袁曉文表示,面向未來,天河中央商務區還將進一步優化服務保障。
風帆高張,巨艦疾馳,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未來,廣州的現代服務產業前景寬廣,后勁強勁,有望持續涌現一批帶動創新發展、支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總部企業和頭部企業。伴隨著一流營商環境的錘煉,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來得了、留得住,廣州為他們的工作、生活、子女就學和配偶就業等推出暖心舉措,筑牢安家樂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