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廣州76萬名黨員,堅決扛起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州的使命任務,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堅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堅決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堅決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堅決深化正風肅紀反腐……下一步,廣州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建為引領,以不一般的精神、不一般的干勁、不一般的擔當,努力交出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現場
“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報告提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作為廣州重要的紅色地標、革命類紀念場館,農講所紀念館責無旁貸。”市黨代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黨支部委員、文物保管部主任孟育東說。
在建好、用好紅色陣地方面,他表示,農講所將在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的指導下,加強文旅融合,以創建國家4A景區為驅動,深入挖掘農講所所蘊含的厚重紅色文化、多形式多渠道講好農講所故事,持續打造“紅講臺”、紅色研學、“紅色云展廳”等品牌項目,努力滿足公眾的多元化需求。
在深入開展紅色教育方面,農講所創新性地將線上活動與線下參觀有機結合,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他透露,農講所計劃開展“我與農講所的故事”系列活動,充分利用廣州日報的品牌效應和宣傳力度,通過征集與農講所相關的老照片,尋找市民與農講所的故事,為廣大市民與農講所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密切聯系的紐帶。“我們將充分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利用好自己的紅色陣地,為宣傳貫徹黨代會精神、深入開展紅色教育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今年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廣州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建好用好紅色陣地,打造“家門口的紅色學堂”,教育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完成改擴建,在“七一”節點對外開放,引發黨員群眾爭相“打卡”。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
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廣州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全市21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8112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以及各類場館基地資源,開展各類革命傳統教育近17萬場、超2300萬人次參與。推動1682所中小學校與各類紅色教育基地結對共建,開展紅色研學實踐活動1.8萬多場、129.6萬人次參加。
“解決好群眾的需求,辦好民生實事,凝聚群眾力量”
“報告提到要建設可親可愛的兒童友好型城市、溫馨溫暖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對‘一老一小’問題予以了重點的關注。”市黨代表、花都區新華街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書記黃清華是一名身兼數職的黨務工作者,在她18年的基層工作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辦好社區居民民生實事。
“前幾年,我們在社區走訪中,發現不少獨居老人沒有冰箱,很多時候中午做飯留到晚上吃或者早上買的肉就掛在墻上晚上接著吃,廣州天氣熱,到了下午食物已經發餿了。”黃清華說,“得知這種情況我們馬上發起了‘愛心晚餐’項目,通過聯絡區內愛心企業,組織我們黨群服務隊的志愿者在4月到7月這段時間里上門為老人送餐。”從2014年開始,這個“愛心晚餐”項目到目前為止已送出了兩萬多份的盒飯,送餐對象從十幾人增加到了目前的兩百多位老人。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州緊扣為民辦事的關鍵,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截至12月,各區各部門完成重點民生領域項目1292項,各級黨組織共為群眾辦實事15.13萬件。以為老服務為例,廣州累計建成頤康中心179個、家庭養老床位1.6萬張,為65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35.4萬人。
“‘網格化’服務覆蓋,讓黨員實實在在發揮作用”
市黨代表肖麗是從化區良口鎮黨委委員、米埗村黨總支第一書記。3年前,肖麗推動米埗村成立了全區首家經營民宿、發展鄉村旅游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田園生態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對于報告中“強化企業、農村、機關、社區、‘兩新’組織等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她深有體會。
“一開始,通過盤活村里閑置資源打造民宿是有一些難度的。我們依靠基層黨組織的力量,依靠基層黨員和黨員家屬做村民的工作,一步一步讓大家看到民宿的未來發展。”肖麗說,從一棟樓到第一期片區,如今村民也從要發動加入到主動申請了。
作為第一書記,肖麗感受到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越來越強,不僅體現在產業上,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抗疫攻堅克難的時期都是黨員走在前。“現在,我們正推動黨員‘下沉’居住地和黨員‘網格化’服務全覆蓋,讓黨員實實在在發揮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和肖麗有類似感受的還有市黨代表、海珠區濱江街道江灣社區黨委書記畢彥琪。2019年7月,畢彥琪來到江灣社區工作。有一次到了江灣花苑,就被居民團團圍住。原來,這個小區是一個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老舊小區,居民樓電梯申請了三年都沒有批下來,因此才要圍住畢彥琪向他詢問情況。
畢彥琪回去了解清楚情況后,馬上著手跟進此事。將江灣花苑里17棟樓、600多戶的業主,根據網格化原則劃分為三個網格,每個網格有他們的網格支部書記。利用網格管理,每棟樓選出了電梯籌備小組,由籌備小組代表去代表整個大樓推進這個舊樓加裝電梯的工程。
“作為社區黨委、居委會,在加裝電梯過程中,我們始終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做好政策咨詢、矛盾調解和其他的支持工作。”畢彥琪說,最終經過兩年時間,江灣花苑從原來的只有1部電梯,到現在已經建成了4部,有2部也在申報中。電梯建起來,很受居民的歡迎。
在廣州,像黃清華等人說到的黨群服務隊有1.49萬支,實現黨組織全覆蓋的綜合網格有20849個,做到黨員工作生活在哪、作用就發揮到哪,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來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很多人提到居委就聯想到居委會大媽,但其實大家有空去社區多逛逛,現在居委會里的工作人員幾乎已經都是年輕人了。像我,雖然是個80后,但其實我從2003年參加工作,已經在居委會一線工作了18年。”談到基層干部隊伍,畢彥琪說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社區干部進入到社區工作后,將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技術融入社區治理當中,為完善基層治理帶來了更多的新氣象。
“從技術應用來說,我從剛工作的時候手抄到今天基本上用手機等信息工具搜集信息。這其實也反映了現在我們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素質越來越高,不斷適應著新時代的發展。”畢彥琪相信,“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進入到我們這個行列,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工作更到位,讓我們的服務更貼心。”
市黨代表、白云區黃石街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副主任謝達賢說,“作為基層黨員,要學黨史、踐初心、勇擔當,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來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建設安心廣州、友愛廣州、幸福廣州。”他認為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讓基層黨組織成為防“疫”的“硬核”;充分發揮黨員在疫情防控的先鋒模范作用,織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樹牢黨員先鋒表率意識,堅決承擔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政治責任,扎實做好“動態清零”,為人民群眾鑄強疫情防控安全盾。
“對于堅決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市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完善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改革者鼓勁、為實干者撐腰、為負責者負責’,我感覺這句話非常鼓舞人心,為基層代表加油鼓勁。”市黨代表、增城區永寧街永荔社區黨總支書記羅彩群說,健全基層治理的機制和體系,提升黨組織在基層的戰斗力,充分整合資源,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建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我們建立了家門口的黨員服務崗和多支黨員服務隊,通過搭建‘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五事聯辦的平臺,解決居民出行難、看病難等問題,引進公交車和開展愛心義診等。”
連線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白國強
黨建引領保障全市高質量發展破浪前行、行穩致遠
廣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以鮮明而篤定的態度提出,要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這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凝聚人心,釋放廣州發展新動能,引領和保障全市高質量發展破浪前行、行穩致遠。
強化政治統領,把握正確方向。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當前正處于“兩個大局”交織、“兩個百年”交匯的重要時期,廣州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必須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講政治要求化為思想自覺、行動主動,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講政治是具體的,體現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堅決把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
強化理論武裝,積極主動作為。馬克思說,“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經驗表明,有了革命的理論,才可能有革命的勝利。為此,要用好“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機制,不斷增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的政治自覺,在學習中做到學以致用、身體力行,把學習成果落實到干好本職工作、推動事業發展上,把對黨的忠誠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實際工作中彰顯責任擔當。
強化隊伍建設,保障后繼有人。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是黨的建設基礎工程,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薪火相傳,也是推動廣州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強化“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正向激勵”五大體系,加強政治歷練、優化成長路徑、拓寬來源渠道、嚴格管理監督,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確保黨和人民事業后繼有人。
強化基層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更堅強的戰斗堡壘,提升超大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關鍵在于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加強黨組織對各社會領域基層組織的政治領導,各級黨委(黨組)要落實主體責任,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二是要加強政治監督促落實,不斷完善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推動各級黨組織切實扛起抓基層黨建的政治責任。三要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認真抓好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和鄉村振興,完善服務機制,豐富服務內容,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琶洲新時代驛站作為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黨建陣地,有著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惠民中心等多重身份。
廣州市委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超
用偉大使命引領鍛造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使命在肩、奮斗有我。廣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對標“堅決扛起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州的使命任務”的要求,對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提出了明確要求,進行了戰略部署。當前,廣州所肩負的任務艱巨繁重、面臨的形勢緊迫逼人,要堅定不移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在奮力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中勇當排頭兵。各級黨員干部手里必須要有幾把“刷子”,掌握幾門“硬功夫”,以不一般的精神、不一般的干勁、不一般的擔當,努力交出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立足奮斗歷程探尋激情之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廣州作為最早成立黨組織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窗口,無論革命,還是建設和改革,有哪一次嘗試和前進離開了那一股子氣和勁?又有哪一次突破和成功缺少了負重前行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切實擔負黨中央賦予的使命任務,必須堅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思想深處來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激發干事創業的原動力,把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把敢為人先的銳氣、勇往直前的豪氣、銳意創新的朝氣找回來,重整行裝再出發,把大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創造性地做好工作,再領改革風氣之先,再立開放波瀾潮頭,擔起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立足使命定位強化擔當之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州工作的高度重視,賦予廣州許多新的戰略定位。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把廣州發展放在中國新時代大坐標上、放在世界發展大格局中來審視、來謀劃、來推進,最根本的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打開我們思想的大門,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我們的頭腦,作為我們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破解難題的“金鑰匙”,始終做到戰略上精準對標、戰術上精準發力,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戰略機遇,全面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轉型,全力以赴辦好廣州的事。
立足前途命運提升創造之能。中流擊水,不進則退。廣州曾經的輝煌和榮光取決于廣大黨員干部的埋頭苦干、真抓實干,廣州未來的前途命運仍然取決于廣大黨員干部的埋頭苦干、真抓實干。落實國家戰略,走在全國前列,對于干部,既要有事業要求,也有專業要求,事業要求就是忠誠、干凈、擔當,專業要求就是要做行家里手,真正讀懂廣州、熱愛廣州、奉獻廣州。新時代,必須要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拿出針對性的措施,充分發揮黨校主陣地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仰者、堅決擁護者、忠實踐行者,深入了解廣州歷史文化,提升城市工作能力和干部專業化能力,把黨員干部打造成服務國家戰略、勇于擔當使命的改革先鋒和攻堅鐵軍,讓工作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