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橋”來搭橋 產業強“筋骨”
“真的是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廣州紫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宇為廣州的產融對接工作點贊道。今年初公司遭遇了資金缺口擴大的難題,一籌莫展之際,剛好了解到“金橋工程”平臺。平臺很快為公司對接了銀行機構,從金融機構調研、到申請材料提交,再到銀行批準千萬授信額度,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有效緩解了公司的資金難題。
金融活則經濟活。今年以來,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積極推進“金橋工程”,擴寬企業融資渠道,全力推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助力產業振興,最大限度使金融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直達市場主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6萬億元,同比增長13.40%,貸款增速居北上廣深津渝六大城市第一位,金融對廣州支柱產業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廣州產融對接“金橋工程”之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投融資對接活動在金交會上舉辦。
公司研發缺資金,產融對接半個月辦下貸款
曾宇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特種安防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先后入選廣東省高新企業、軟件企業、第一批人工智能企業,并于2021年入庫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于技術研發。
不過,曾宇坦言,技術研發和升級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今年公司便遇到了資金難題。“年初,受部分物流受阻、生產運營成本上升、競爭加劇等系列因素的影響,公司資金缺口擴大,同時又亟須資金用于引進人才及增加科研投入,但當時公司的授信額度不夠用,如果從銀行重新申請貸款,一時半會無法應付資金需求。”曾宇回憶道,就在公司為資金一籌莫展之時,剛好獲悉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搭建了“金橋工程”平臺。
通過市區金融局現場產融對接、金融機構現場走訪等活動,公司很快對接上了銀行機構。隨后從金融機構調研、到申請材料提交,再到銀行批準千萬授信額度,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響應速度快,融資利率優惠,很好地支持了公司日常經營周轉,也有力的支持了公司的技術研發和轉型升級。
記者還了解到,“金橋工程”平臺同時也助力資金更加精準滴灌到實體經濟。廣州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銀行機構通過現場產融對接會,可直接向企業介紹銀行服務穩經濟的優惠政策和產品,在現場與企業進行深入交流,迅速快捷對接目標產業客戶。“‘金橋工程’這個平臺給銀行提供了順暢、便捷的橋梁和紐帶,引導銀行精準助力重點領域企業紓難解困。”該人士評價道。
以“金橋工程”促銀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據了解,今年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制定實施《2022年度“金橋工程”產融對接工作方案》,會同駐粵金融管理和監管部門、市有關產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常態化、多層次產融對接活動,上半年開展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文旅行業政金企對接推進會、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宣講、政策性金融支持重大項目對接會等30場次產融對接活動,實現政銀企高頻互動、高效聯動,最大限度使金融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直達市場主體,為銀企對接搭建好順暢、便捷的橋梁和紐帶,使銀企真正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下一步,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將繼續推進“金橋工程”方案,指導各區組織開展各類產融對接活動,聯合各產業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專場對接活動,指導金融業產業鏈鏈主企業開展“送金融服務進各區”活動,走進企業開展現場精準對接,暖企紓困。同時將利用各類重要金融平臺,加強與各產業鏈的深入對接,配合市鏈長辦扎實開展鏈金合作,為各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穩中求進 金融有“數”
(數據來源:人民銀行廣州分行)
6.8%
今年上半年,廣州金融業增加值1317.92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居北上廣深津渝六大城市第二位,占GDP的9.81%,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
第一位
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6萬億元,同比增長13.40%,貸款增速居北上廣深津渝六大城市第一位。
582億元
截至今年6月末,廣州制造業貸款比年初增加582億元,同比多增282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498億元,同比多增144億元。
314億元
截至今年6月末,建筑業、批發零售業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314億元、244億元,同比多增160億元、92億元。
34.6%
截至今年6月末,向廣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放貸款余額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34.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