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總額1020億元 涉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城市更新等領域
1月30日,中國人工智能(廣州)產業園項目開工動員大會在廣州國際金融城西區舉行,吹響廣州國資國企項目新年集中開工的“集結號”。同日,廣州港、廣州發展、廣州產投、廣州工控、廣州輕工、廣州人才集團等市屬國企分會場項目也同步開工。
重大項目建設是加快產業提質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廣州國資國企搶時間、拼干勁,奮力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據介紹,第一季度市屬國企開工竣工和簽約項目共45個,投資總額1020億元,涉及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城市更新、社會民生等領域。
數字經濟 打造全國領先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中國人工智能(廣州)產業園項目,是廣州市國資國企項目新年集中開工活動的主會場。
項目位于珠江新城與廣州國際金融城交匯處,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0萬㎡,總建筑面積超40萬㎡,總投資額約80億元,是由廣州無線電集團和廣州輕工集團合力、以二棉廠地塊為載體的合作開發建設項目。
其中,產業園項目東地塊為始建于1958年的廣州第二棉紡廠主車間。作為廣州市第三批歷史建筑,這里承載著廣州的輕工業時代記憶和紡織工業的光輝歲月,目前已打造為T.I.T智慧園。據廣州輕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郴湘介紹,廣州輕工集團已對東地塊歷史建筑群及自有4號院物業先期進行微改造,如今已成為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孵化為主題的大灣區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園區。
中國人工智能(廣州)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將重點布局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和科技金融配套產業,打造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廣州無線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躍珍表示,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將力爭引進超500家人工智能及數字經濟企業總部,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為廣州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打造一片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全新發展空間。
據悉,目前產業園正通過國際設計競賽高標準開展園區建筑規劃設計。記者留意到,已評選出三個優勝方案中,都相當注重傳統與未來的互動,如“數織之城”方案將“過去”與“未來”通過空間進行融合,還有將粵劇表演中的水袖線條元素融入建筑,以及打造出一個活力四射的多層次城市綠谷。
強鏈補鏈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重大項目落地
在眾多項目中,落地廣州知識城、總投資達100億元的孚能科技30GWh新能源電池基地項目備受矚目。該項目設計產能為年產30GWh動力電池,預計2025年正式投產,投產后產值有望達到200億元,是廣州近年來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落地項目之一。
廣州是汽車大市。去年,汽車產量突破300萬輛、穩居全國城市第一。然而,在疫情挑戰下,廣州也感受到,汽車產業作為廣州支柱產業面臨的“缺芯少核”和產業鏈供應鏈痛點堵點多的難題。如何增強產業韌性,提高產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是廣州強鏈補鏈的當務之急。
動力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價值占比超40%,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和“卡脖子”環節。據介紹,孚能科技30GWh新能源電池基地項目用地面積約36萬平方米,設計產能為30GWh/年(能滿足約10萬輛新能源汽車電池安裝需求),畝均產能較傳統工藝提升近50%,建成后有望帶動正極材料、硅碳負極、鋰電設備等一批上下游配套產業落戶廣州,將有力補足廣州動力電池產業短板,助力廣州形成千億級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構建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萬億級全產業鏈集群。
城市更新 資源整合打造新型產業園區
在廣州白鵝潭商務區,聚龍灣現代產業園項目是城市更新項目,也是廣州正在推動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打造的12個濱江高端產業園之一,占地15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0萬平方米,項目范圍內具有30多處歷史文化遺存、5公里濱水岸線等稟賦,項目秉持綠色、可持續、傳承歷史文化等先進理念進行開發建設。
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產業引領、全程服務”的開發模式,由市國資委組織以市屬國有舊廠進行資源整合,并帶動舊城舊村進行全周期整體開發的城市更新和打造的新型產業園區龍頭項目。
目前,項目對場地內原有樹木進行測描和建立檔案、對歷史建筑進行系統保護和活化利用;展示中心及沿江碧道已建成,分別獲得A+Awards舊建重造類目最高獎、中國首個sites鉑金級認證。
備受關注的是,啟動區已完成控規調整和公開掛牌程序并順利開工建設,并與太古地產成立前期合資公司,開展規劃設計,共同打造世界級濱水魅力商業區,助力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產業集群 創新招商引資生態服務體系
在招商穩企方面,廣州國資積極打造總部項目、創新園區,推動產業集聚,構建招商引資“強磁場”。
其中,廣州國際智谷產業總部基地項目是由廣州工控集團聯合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和廣州市文化發展集團傾力打造的黃埔臨港魚珠片區產業總部基地項目。該項目用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建筑規模18.7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34億元。計劃引入廣州工控國際總部、高端先進智能制造業總部產業鏈集群,以及國際貿易、國際結算、國際供應鏈金融、國際航運物流等項目,利用產業與文化賦能,構建代表黃埔新總部模范式的產業生態綜合體項目。
國際企業孵化器五期工程改擴建項目則定位為生物科技和健康產業加速器,建設創新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兩大中心,吸引國內外生物醫藥中高端科技創新成果集聚入園展示、中試生產、交易和推廣應用。該項目用地面積1.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未來,廣州產投將以廣州國際企業孵化器等園區為載體,持續深化科技服務、資本要素、園區生態整合,通過投資建設、聯合開發、運營管理等多種方式,推動市區兩級聯動,積極開展孵化器、產業園、研發平臺等投資建設工作,創新“房東+管家+股東+合作伙伴”園區服務新模式,形成投資、招商、服務三位一體的生態服務體系。
保障民生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強能源安全供應保障,將為廣州高質量發展奠定安全基礎。此次開工簽約的多個項目,在保障民生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
其中,廣州港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港外糧食輸送系統工程是廣州港集團與廣州富凌食品有限公司(由法國路易達孚、東凌糧油、海大集團合資成立)合作建設的散糧轉運輸送系統項目,建筑面積7.7萬㎡。項目主要建設1條連接碼頭前沿與港外糧食加工企業的糧食輸送線,實現方便、快捷、穩定、環保的散糧輸送及豆粕發放。項目建成后,港口后方糧食加工企業的原料用糧可通過固定輸送設備由碼頭前沿或糧倉直接輸送至廠區企業,極大限度壓縮了糧食轉運成本,糧食轉運效率較流動機械運輸提升超30%,帶動富凌產業園投資14億元。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糧食銷區,糧食消費總人口超過1億,本項目完工后,能夠充分提高廣州散糧儲存和中轉運輸能力,鞏固華南最大糧食物流基地地位,充分體現國有企業保鏈延鏈強鏈作用。
在廣州市增城區,風行乳業生產研發基地一期項目也在建設中,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45萬平方米。該項目將建設成為集科研、生產、培訓為一體的現代化工廠,預計年產常溫產品6萬噸、煉奶1萬噸,將進一步提升風行乳業的產能和品質,助力風行乳業打造成為區域領先、奶源自有、品質更優的乳企,有力支撐越秀集團農業食品板塊。
能源保供方面,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配套管線工程項目作為珠江天然氣電廠二期以及華潤橫瀝能源站的配套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區域主要在南沙,新建高壓管道約37.83公里,沿線新建場站3座。該項目有利于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對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項目投產后每年的供氣量為20.4億立方米,可進一步保障廣州市能源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