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正蹄疾步穩推動廣州這座“3萬億之城”跑出“爭先進位”加速度。面向新一年,引資強磁場、內需主動力和外貿新增量將繼續攜手,共同書寫廣州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天河路商圈豐富的活動吸引眾多市民游客“打卡”
引資強磁場:
重點項目開年“狂飆”
猛!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廣州,正全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為服務重大戰略布局提供支撐。
1年,鋪開844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3805億元投資——年初,廣州定下了全年投資“小目標”,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謀劃儲備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
在廣州市、南沙區“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廣州電纜大灣區輸配電產業園,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挖掘機、起重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激昂奮進的樂章。開年以來,這家廣州工控旗下的國有電纜電線制造企業勢頭強勁,憑自身實力抓住龍年“開門紅”。
廣州電纜大灣區輸配電產業園
“自去年10月新能源線纜車間主體結構全面封頂以來,我們產業園建設正在加快推進。預計今年9月實現部分廠房投產,今年12月建設完工,最終在2028年全面達產。”廣州電纜項目部常務副部長陳奕秀告訴記者,項目全部投產后,產能將達100億元,直接促進區域生產總值的提升以及留區稅收的增加,也將推動公司自身轉型升級,成為華南地區首家超百億的電線電纜龍頭企業。
另一邊,是位于廣州市白云區高亭路兩個地塊,去年10月已成為廣州建筑集團馬瀝項目MIC裝配式建筑試點。這意味著,該地塊將以“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方式,建設一棟27層公租房和一棟7層學校宿舍樓。
“目前,我們正在為該項目籌備MIC樣板間箱體展示、完善設計方案及相關經濟測算。”在廣州建筑集團旗下穗新集團有關負責人看來,MIC裝配式建筑作為廣州建筑集團新型建筑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一環,將推動廣州市建筑業向工業化、集約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培育廣州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的萬億級產業鏈。
作為廣州市屬國企,廣州工控集團旗下廣州電纜和廣州建筑集團旗下穗新集團開年即開啟基建“狂飆”的背后,透露出近年來廣州持續穩增長促投資、加大國有資本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決心與信心。
過去一年,廣州市屬國企承擔的236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完成投資1542億元,投資完成率109%。設立總規模達2000億元的廣州產投母基金、創投母基金,已達成協議超600億元。新一輪企業穩增長促投資工作中,廣州國資還將綜合采用REITs、ABS等多種方式,推進一批國企存量資產盤活,釋放投資空間,謀劃更多有效投資項目。
謀劃長遠,投資未來。2024年,聚焦基礎設施、產業建設、社會民生、城市更新等領域,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廣州將著眼建設中心型世界城市,加快建設現代化交通網絡;讓傳統產業煥新,讓新興產業壯大,讓未來產業培育;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讓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內需主動力:
線上線下“雙驅動”
“火”!把城市流量轉化為消費能量,廣州,正變得更宜居、更宜業、更宜游,為打造“頂流之城”注入持續動能。
在金碧輝煌的“燈籠海”中,市民游客紛紛“打卡”朱雀大街、麗人巷、國子監、上元花街等原汁原味的唐風仿古經典場景,還參與賞燈會、猜謎語等活動……元宵佳節期間,位于天河路商圈的正佳廣場布置的千盞燈籠如繁星點點。燈籠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片片璀璨的燈火海洋。
而這只是廣州消費市場開年以來“熱辣滾燙”場面的縮影之一。“復工首日商戶開店率高達95%以上,400多家原創品牌春夏裝上新率超過90%!”荔灣區站前時尚產業首個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匯美國際有關負責人表示,開年以來廣州消費市場展現出了極大的潛力和活力,這也讓服裝企業對新的一年充滿信心,對廣州時尚產業的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充滿期待。
走上街頭,各大商圈精心打造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唯美浪漫氛圍帶來沉浸式體驗;一場場大型的非遺文化表演點燃服裝等各類專業市場的活力與熱情。紅火的場面、火爆的客流,無不為廣州消費市場注入澎湃的發展活力。
迎來廣州粵海天地、星河COCO Park購物中心等多個商業載體相繼開業、《廣州市重點商業功能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發布、《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規劃(2022—2025年)》正式印發……過去一年,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名片”越擦越亮,最后交出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社零和外貿連續3年穩居“雙萬億”規模的“成績單”。
在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州“官宣”了今年的消費增長目標——“全年社零額增長不低于5.5%,批零住餐業占GDP比重不低于15%。”2024年,廣州將繼續推動傳統商業+場景融合,突出數字化賦能,推出更多體驗式潮流式消費場景,推進“5+2+4”商圈規劃建設落地,同時還將推出廣州十大消費IP,把國際購物節、國際美食節、直播電商節等品牌活動“串珠成鏈”、集鏈成市,讓傳統和新興商業“相輝映”的同時,實現線上線下“雙驅動”。
開放新增量:
超千億跨境電商規模再躍進
爆!持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廣州,正協同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方面聯動發展,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
夯實2000億跨境電商規模并繼續向上躍進,全力實現汽車出口“倍增”目標、加速鍛造百億級、千億級貿易領軍企業——年初,廣州明確了全年國際經貿合作的方向,將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精準施策、重點突破,實現外貿規模穩、結構優、業態強。
當前,加速高端制造出海布局,正彰顯中國制造的提質升級。2023年,廣州出口正從傳統勞動密集型拉動向高端制造業拉動轉型,以汽車為代表的車船制造業成為廣州出口增長新動能。汽車、汽配、船舶出口均出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其中汽車和汽配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9倍和13%,對全市外貿出口貢獻率約達29%,新能源汽車出口更是增長4.7倍。
廣州開放的大門正越開越大,不斷推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走向世界。2023年,廣州工控戰略投資了孚能科技,推動孚能科技30GWh廣州基地于去年正式開工。今年開春,廣州工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廣軍在率隊歐洲考察調研了解到歐洲電池未來市場空間巨大時提出,企業要通過長期積累的研發和市場優勢,拓展歐洲大型整車廠客戶,提高孚能科技海外市場占有率。
旗下輪胎企業加速謀劃海外生產基地建設;潤邦股份旗下德國柯赫有限公司(Koch Solutions GmbH)成功收購FLSmidth散料裝卸及輸送裝備業務,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場份額占比;山河智能越南子公司開業,助力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2023年以來持續強化外循環的廣州工控海外市場快速拓展,開年首月全口徑出口額增長25%以上。
除了推動更多“廣州智造”揚帆出海之外,升級貨物貿易也是廣州打造開放新增量的重要發力點。隨著廣州外貿新業態不斷涌現,跨境電商、保稅物流、市場采購等新業態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約三成。跨境直購也已成為廣州出口拉動效應最強的貿易方式之一。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培育引進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加強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將從樞紐建設、營商環境、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為廣州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厚植沃土,買全球、賣全球,相信未來,廣州“跨境電商之城”這張城市名片將越擦越亮。
據廣州海關統計,2023年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約10914億元,增長0.1%。其中,出口6502.6億元,增長5.8%。面向新一年,廣州將通過升級貨物貿易、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數字貿易等舉措,繼續推動高能級國際經貿合作。
代表建言: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北上消費的政策及措施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從整個經濟來看,消費拉動起來了,經濟發展將更繁榮蓬勃,對提升老百姓收入也會有所促進,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春節正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時間節點,建議把正月初八設為‘中國年消費節’,從而拉動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前后的長周期消費。”李楚源提到,具體落地措施上,一方面打造消費節文化,例如將正月初八設立為“中國年消費節”,可在這期間加大力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推出各項優惠舉措,希望更多的商家讓利于民。
李楚源
此外,李楚源關注到,港澳居民北上消費,促進了內地與港澳的經濟合作和民生交流。“建議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北上消費的政策及措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李楚源舉例道,如探索在合理范圍內優化可攜帶通關的消費品,像肉類、禽類和蛋類,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先行先試,開設快速攜帶“白名單”,也可以試點允許部分內地龍頭企業符合條件的名優中藥保健品和滋補品,在一定數量內納入可通關攜帶物品等。
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李楚源提到,需要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我剛剛到訪歐洲,和德國默克制藥、歐洲生物分子實驗室(EMBL)等世界頂級醫藥集團、研發機構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有國外機構在化學藥、生物藥等領域處于業界領先,他們對我們在植物中藥等領域的研究很感興趣,我們希望加強這種雙向的科研、產業合作,拓展國際‘朋友圈’,開創合作新空間。”李楚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