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州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引導黨員干部從學習黨史中牢記初心使命、堅定信仰信念、推進自我革命,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大膽探索醫保經辦服務新模式,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為為參保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具體成效,在努力實現“小切口大變化”上下功夫,在服務和融入醫保經辦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
一、以“五個學”為主線,知古鑒今勇擔使命
中心制定了以上率下帶頭學、專題黨課系統學、深入實地體驗學、閱讀原著全面學以及緊密結合實踐學等“五個學”任務,強化黨史學習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抓住“關鍵少數”,發揮表率作用。先后組織處級以上黨員干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 祭掃烈士陵園 傳承紅色基因”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參觀見學暨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活動,增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另一方面突出支部特色,夯實理論根基。越秀分中心開展黨課“輪流講”活動,全面回顧黨的歷史,調動全體黨員干部的學習熱情;荔灣分中心采用“微黨課”的形式,參與授課達82人次,豐富基層黨建品牌創建特色;從化分中心邀請專家開展宣講,并定期舉辦青年讀書會,品讀紅色經典、分享紅色故事、重溫紅色路線,充分發揮出青年干部的優勢和干勁。
二、以“三個辦”為抓手,優化服務提升效能
中心深入開展“減少服務大廳來訪人員 提高窗口服務效率”專項行動,積極領會市局“局處長走流程”專項活動精神,全面推進“網上預約+線上辦事”政務服務新模式,探索實現“線上辦”、引導群眾“就近辦”、確保高效“現場辦”,為完善醫保經辦治理體系,提高參保群眾辦事效率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已實現37項醫保政務服務事項線上辦理,服務大廳群眾來訪量和等候時間均實現大幅度減少,經辦服務效率顯著提高。各分中心聯系自身實際,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種有效的舉措,進一步增強群眾的辦事體驗感。海珠分中心聚焦參保群眾關切的醫保繳費歷史打印問題,主動聯合海珠區政務數據局,攜手推動醫保繳費歷史自助打印服務入駐海珠區18條街道政務大廳“政務+金融”一體機,在全市率先實現醫保繳費歷史打印“就近辦”“自助辦”,引起熱烈反響,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主流媒體紛紛予以報道。荔灣分中心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試點建設的市直窗口單位,嚴格開展清單式服務,主動推進服務前移,在服務大廳設置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專區以及“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愛心服務專窗”“黨員先鋒崗”“流動咨詢崗”等,推出多種便民惠民服務措施;大力推廣“網辦+郵政速遞”新模式,進一步拓寬與參保群眾面對面、鍵對鍵、屏對屏、心貼心的聯系溝通渠道。天河分中心以“人工預審-綜合收件” 的模式全面落實綜合柜員制服務,前置服務志愿者按來訪需求及時分流來訪群眾,強化預審崗對符合辦理條件但資料不齊的參保群眾的引導,著力實現參保人“少跑路”的目標。從化分中心主動與區稅務部門聯合開展“學黨史辦實事助民生”支部共建活動,建立醫保-稅務高頻服務事項聯動機制,通過統一服務口徑,緊密銜接實現數據共享、一窗辦結,有效減少矛盾,維護群眾利益。
三、以“全覆蓋”為目標,深耕基層破解難題
中心著力在基層打造為民服務的主陣地,全面推進“醫保在身邊”黨員志愿服務專項行動。黨員干部深入各區域內街道社區開展政策宣傳咨詢志愿服務或開設醫保公益講堂,為群眾送醫保服務上門,解答基層群眾政策疑難問題,努力實現年內11個區所有街道全覆蓋的目標。天河分中心著力在區域內構建醫保“大宣傳”的立體網絡新格局,積極開展“三進”業務宣傳培訓活動,目前已開展4場醫保政策及網辦業務培訓,在光大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郵政以及轄區21條街道展開醫保業務“網上辦”“預約辦”的推廣宣傳,方便參保群眾足不出戶辦理醫保業務。從化分中心著力擦亮送醫保政策上門的活動品牌,針對從化區域農村面積大、老年人口多的特點,積極下鄉走訪困難老黨員,關注失能老人需求,為失能老人開展長護險政策宣講,協同長護定點機構開展居家照護志愿服務,架起密切聯系群眾的“連心橋”,讓醫保服務既有高度又有溫度,既接地氣又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