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4+5=?
近日,廣州市委組織部采取線上線下推送《黨史課堂·紅色印記·精品項目》手冊的形式,集中向全市推薦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優質資源,以具有廣州特色的“1+2+3+4+5”專題培訓矩陣,服務全市上下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組織部聯合市委講師團、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和全市重點紅色資源場館等單位,集中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市政府系統培訓中心、廣州國企黨建學院等培訓機構力量,甄選專家師資,打造優質課程,開設網絡學習專欄,開發主題研學線路,設計精品教學項目,構建起“1+2+3+4+5”專題培訓矩陣,并逐步面向各領域黨員干部展開學習運用。專題培訓矩陣以1個方案(《廣州市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工作方案》)為統攬,以手冊形式集中呈現,重點涵蓋了2份自選式師資課程推薦名單、3條全景式網上學史線路、4條定制式現場感悟線路和5個浸入式深度教學項目。
名師優課自選式——2份名單增亮黨史講臺
一堂好課點亮思想之光。加大對基層學黨史的師資課程保障,推出了2份名單——“專題培訓推薦師資名單”和“黨校主體班教學推薦課程名單”,供全市各領域各單位自主選擇使用。3月份以來,18名專家名師登臺講課“檔期滿滿”,10門黨校精品課已在各級黨校線上線下主體班中展開教學。
網上學史全景式——3條線路助力“云上學習”
一“網”縱覽黨史百年。市“網絡大學堂”平臺從時間、空間和人物3個維度,分別搭建了“崢嶸歲月”“輝煌征程”“英模薈萃”3條網上學史線路,以黨史專家系列網課、黨史重大事件資料視頻和英模人物事跡微課等學習資源,全景式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史。目前,網上學史線路每日約有1.4萬人同步在線學習。
現場感悟定制式——4條線路串起“英雄城紅”
“英雄廣州城,魅力黨旗紅”。廣州各時期紅色資源豐富,新時代黨史課堂呈現新發展。此次優質資源推薦,按照黨史學習教育的要求,首次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十八大以來的4個歷史階段劃分,精選全市紅色資源中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遺址遺跡、博物館、紀念館和街區等場所,開設了“紅色革命”“創業奮斗”“改革開放”“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前進”4條現場感悟線路、共26個教學點。
深度教學浸入式——5項精品搭建“城市課堂”
浸入式研學,讓黨史課堂教學走向深度。著眼深度教學效果,在現場感悟線路基礎上,開發了“重溫紅色革命歷史,賡續紅色精神血脈”“重溫建設奮斗歷史,永葆自立自強傳統”“重溫改革開放歷史,砥礪敢闖敢干作風”“沿著總書記的足跡,開創新時代新作為”“傳承英雄城市精神,推動‘四個出新出彩’”5個精品教學項目。各項目在市級培訓機構專業師資的組織下,以“專題授課+現場教學+研討交流”的方式開展,并以“羊城紅色”主題巴士、主題有軌電車和“珠江紅色游船”等流動講堂專線配合教學,在展現紅色經典和時代新貌的“城市課堂”中,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廣州、放眼全國,學習黨史、觀照現實。3月份以來,各項目已在廣州市公務員培訓班、教育系統研修班等班次中運用,受到參訓學員的廣泛好評。
“1+2+3+4+5”專題培訓矩陣
1 專題培訓矩陣以1個方案(《廣州市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工作方案》)為統攬。
2 加大對基層學黨史的師資課程保障,推出2份名單——“專題培訓推薦師資名單”和“黨校主體班教學推薦課程名單”,供全市各領域各單位自主選擇使用。
3 在市網絡大學堂搭建了“崢嶸歲月”“輝煌征程”“英模薈萃”3條網上學史線路。
4 精選全市紅色資源中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遺址遺跡、博物館、紀念館和街區等場所,開設4條現場感悟線路、共26個教學點。
“紅色革命”: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州起義紀念館-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楊匏安舊居-黃沙坑革命舊址和黨章學堂-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創業奮斗”:毛澤東視察棠下農業生產合作社舊址-廣州造紙廠舊址-花縣人民政府舊址-華僑新村-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廣交會)陳列館-紅線女藝術中心
“改革開放”:白天鵝賓館-珠江啤酒綠色工廠黨員教育基地-農民工博物館-廣汽集團展覽館-廣州港集團南沙港區-廣州市非公黨建展覽館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前進”:東濠涌博物館-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開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器-廣州市地方志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館
5 開發了“重溫紅色革命歷史,賡續紅色精神血脈”“重溫建設奮斗歷史,永葆自立自強傳統”“重溫改革開放歷史,砥礪敢闖敢干作風”“沿著總書記的足跡,開創新時代新作為”“傳承英雄城市精神,推動‘四個出新出彩’”5個精品教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