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
廣州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
  • 聽全文
  • 2021-06-28 09:22:47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營造濃厚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氛圍,6月24日,“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廣州地鐵主題站”在地鐵一號線農講所站亮相,讓市民在日常出行中“零距離”學黨史。而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廣州大學城各所高校創新學習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建黨百年地鐵主題站亮相

  6月24日上午,由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廣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廣州地鐵集團、廣州農講所紀念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廣州地鐵主題站”在地鐵一號線農講所站揭牌。

建黨百年地鐵主題站

  本次主題站展示了近代廣東富于革命傳統的紅色足跡。站內展覽由“廣東黨組織的創建與早期革命活動”“大革命洪流”“土地革命紅旗不倒”“華南抗戰的中流砥柱”“廣東的解放”“廣東社會主義建設的開端”“勇立改革潮頭”“黨建引領新時代”八個部分組成,以黨的引領為主線,以廣東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為時間節點,因地制宜地展出歷史照片250余張、廣東經典文物照片30余組、新時代攝影作品30余幅,生動再現了黨帶領廣東人民謀求解放的革命歷程,展現了廣州勇立改革潮頭的開創精神,宣示了廣州奮進新時代的昂揚士氣。

  農講所地鐵站進行整體升級,用場景、貼紙等形式的紅色元素裝飾整個空間,營造出隆重、熱烈的氛圍。廣州地鐵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許坤杰表示,廣州地鐵充分運用農講所地鐵站的地理優勢,與廣州農講所紀念館相互呼應,形成站內站外、地下地上一體化的聯展,面向全市黨員群眾,打造一個“家門口的紅色學堂”,讓廣大乘客在搭乘地鐵時就可以學黨史、接受紅色資源的熏陶,讓黨史學習教育在地鐵線上、乘客當中“熱”起來、“學”起來、“紅”起來。

  現場可見,廣州地鐵所有車站安檢點均豎起了黨旗。據介紹,在全線網車站燈箱刊播慶祝建黨百年公益廣告812幅,2.5萬個地鐵電視視頻中則播放慶祝建黨百年公益宣傳片18條,每天滾動播放16次,營造慶祝建黨百年的濃厚氛圍。

  對于地鐵農講所站被打造成慶祝建黨百年主題站,讓黨史學習教育貼近生活、深入社會,市民紛紛點贊。有參觀的市民表示,這樣的主題站非常好,讓人更集中、更方便地了解到廣州紅色革命的歷史,很受教育。

  為增強市民對本次主題站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廣州地鐵推出了一款以“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為主要設計元素的用于本次活動的紀念票,票面右上角突顯“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十二個字,左上角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標志。市民掃碼關注地鐵官方微博、微信、APP了解活動動態及展覽內容,6月28日前參與答題可贏取這款限量版紀念票。

  聆聽先烈故事,展演紅色話劇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廣州大學城各所高校創新學習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各所高校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切入點,認真開展“思政第一課”,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學校領導身體力行,緊扣黨史學習教育,帶頭走進課堂,上好“思政第一課”。目前,已開展“中國共產黨永遠是革命的政黨——從百年黨史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學史愛國,牢記初心使命”“學黨史,品味百年發展;共圓夢,奮力中華復興”等主題思政課。

  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開展黨史“答”人挑戰賽,扎實推進“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通過親身參與,激發廣大團員青年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

  華南理工大學師生原創多媒體全景式話劇《紅色甲工,血色浪漫》,用話劇表演的形式,讓革命先烈周文雍帶領勞工大眾進行“廣州起義”,最終與陳鐵軍在刑場上壯烈犧牲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廣東工業大學開展“走讀羊城學黨史”,通過“走讀”廣州市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東革命博物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等紅色教育陣地,在紅色印記中追尋革命精神。

  廣州美術學院舉辦“紅色記憶”課題創作展,共展出素描、油畫靜物共82件,讓人們在展館中穿過歲月的長河走進歷史。

  廣州中醫藥大學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健康林芝”幫扶調研活動,通過義診、派藥及中醫藥文化科普展覽等形式,鞏固提升中醫藥對口支援成效。組織服務隊,開展“四進四送”(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送醫、送藥、送教、送溫暖)活動,持續服務基層百姓。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