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是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豪情滿懷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大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將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主線貫穿始終,清晰描繪了廣東未來發展藍圖。
“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奮力實現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越秀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區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廣州市副市長、越秀區委書記王煥清表示,越秀區將立足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省市行政服務中心實際,發揮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勢,進一步在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對標深化落實“1+1+9”工作部署,完善越秀“十四五”各項發展思路舉措,切實把省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動越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生動實踐,加快全面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在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上不斷展現越秀新作為、干出越秀新氣象。
王煥清
在全區掀起學習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的熱潮
記者:您作為代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請談一下您與會的感受。
王煥清: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是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我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省委李希書記代表十二屆省委所作的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作為主題主線貫穿始終,與時俱進深化“1+1+9”工作部署,精心擘畫廣東未來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廣東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施工圖、任務書。李希書記在參加廣州代表團分組討論時的講話要求,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廣州的關懷厚愛,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有力指導,我們全區上下都深受鼓舞、倍增信心。
記者:學習宣傳貫徹省黨代會精神,是廣州全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越秀區如何在全區掀起學習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的熱潮,推動省黨代會精神深入人心?
王煥清:我們堅決把學習宣傳貫徹省黨代會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時間召開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全區干部大會等會議傳達學習,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把省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生動實踐
記者:藍圖已繪就,關鍵在落實。越秀區如何把省黨代會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王煥清:接下來,我們將立足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省市行政服務中心實際,發揮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勢,進一步在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對標深化落實“1+1+9”工作部署,完善越秀“十四五”各項發展思路舉措,切實把省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動越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生動實踐,加快全面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在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上不斷展現越秀新作為、干出越秀新氣象。
一是堅決把牢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緊扣省黨代會關于“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的部署安排,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從嚴從實抓好大規模遷移砍伐城市樹木問題整改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二是堅決服務“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大局,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緊扣省黨代會“做實做強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部署安排,主動對接“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充分發揮我區高端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和港澳金融機構集聚的優勢,主動承接大灣區金融創新事項,全面深化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區建設。依托我區11個國家級產業園區,優化“一軸三帶六組團”產業空間布局,大力發展“3+3”核心產業,加快商務樓宇升級改造,打造一批專業服務業主題樓宇,承辦好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培育形成創新金融、生命健康、超高清視頻等3個千億級產業鏈群以及一批百億級新興產業鏈群,爭當現代服務業示范區。
三是堅決推進綠色轉型,堅定不移打造超大城市核心區治理現代化樣板。緊扣省黨代會關于“持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的部署安排,以深化整改為契機,樹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持續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美麗宜居越秀。科學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切實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歷史名園等的保護利用,不斷優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
四是堅決推進共同富裕,堅定不移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緊扣省黨代會關于“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部署安排,鞏固提升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連續六年全省第一優勢,堅持“小切口大變化”,實施放心課后、便捷通勤、智慧助老、安心物管等惠民項目,加快創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堅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持續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