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德村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提高政治站位,鎖定重點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擔起廣州外事責任、展現廣州外事作為。”廣州市委外辦主任詹德村接受廣州日報專訪時表示,6月8日召開的2022年廣州市委外事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和省有關文件和省會議精神,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外事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更好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更好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打造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黨的城市窗口,以高水平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助推國際化轉型,努力開創新時代對外工作新局面。
敢于擔當 更好地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
廣州日報:省黨代會報告強調要服務黨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廣州處在對外工作前沿,在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又將如何推進?
詹德村:廣州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自覺把外事工作放在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中謀劃推進,高質量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重大涉外任務。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建成聯合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過渡倉并交付使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在經貿會展、文化旅游、醫療衛生、民生工程等領域開展合作。今年以來,廣州做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外國政要航班備降廣州涉外工作,向遭受火山影響的湯加籌措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滯留海外員工包機從廣州入境回國,圓滿完成外交部和省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黨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大外事”工作格局,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要更加自覺地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對外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始終堅持外交大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請示報告,牢牢把握對外工作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黨中央對外決策部署在廣州不折不扣地落實。二要更加自覺地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統領全市對外工作。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外交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提升統籌“兩個大局”應對涉外風險挑戰的能力,在對外工作中抓重點、破難點、創亮點。三要更加自覺地服從服務于國家總體外交大局。積極爭取承辦主場外交活動,發揮廣州市特色外事資源優勢,全力做好中央交辦的對外工作任務,提升廣州市配合國家總體外交的深度、廣度和實效。
主動作為 更好地服務廣州經濟社會發展
廣州日報:省黨代會報告強調要不斷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廣州外事系統將會如何發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詹德村:廣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并擁有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為核心的綜合門戶樞紐優勢。當前“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以及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等,必將持續釋放戰略疊加效應和強大驅動效應。外事領域要以高水平建設國際交往中心為抓手,全面推進城市國際化轉型,扎實推進國際大都市建設,以外事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的實際行動,助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一是深入實施國際友城“百城+”計劃。近年來,我們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如期實現“百城”目標,國際友好關系城市增至101個。接下來,我們將實施國際友城“百城+”計劃,抓住RCEP協定生效實施機遇,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友城關系,完善拓展“四位一體”友城交往格局,增強友城交往服務中心工作綜合效益,打造富有活力的全球城市朋友圈。
二是全力落實“外事+”行動。完善外事與各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聯動機制,延伸外事工作鏈、價值鏈。支持各區和有關部門完善對外開放產業合作平臺,促進教育對外開放合作,深化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拓寬經貿領域交流合作平臺,做優文旅領域交流合作品牌。發揮67家外國駐穗總領館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與派遣國的交流合作。強化廣州國際交流合作中心、駐國外辦事處對接孵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功能。踐行外事為民宗旨,完善全市“走出去”部門聯動機制,落實“外事服務十條”,保護海外企業、市民合法權益。
三是積極服務外國人來穗復工復產復學。2020年4月至今,廣州市共受理3000余家機構邀請外國人來華申請16000余人次,涉及近百個國家。近日,外國人來華邀請函申辦手續進一步優化,來華就業人員和員工家屬憑工作許可通知或親屬證明可直接向駐外使領館申辦簽證,免辦邀請函。我們將堅持把服務保障外籍人員來穗復工復產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全力化解企業所急所需所盼,為塑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做出外事新貢獻。
四是做實做細疫情防控涉外工作。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組織協調好包機、外交領事人員出入境等機場口岸翻譯保障工作,筑牢境外疫情輸入防線。加強對外溝通聯系,發布多語種涉疫政策信息,推動落實一視同仁政策,爭取外方對我方防疫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探索創新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對外合作交流機制,做好重要國際會議、外事活動的疫情防控工作。
五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國際化水平。960169多語種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疫情防控涉外服務“最初一公里”作用,成功入選廣州市“最具獲得感”改革案例前20名。我們將推進公共場所外文標識使用管理立法工作,持續提升國際化語言環境。推進國際化街區(社區)試點建設,提升涉外服務管理國際化水平,集聚國際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