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100周年活動儀式舉行 “農講所和她的時代”開展
  • 聽全文
  • 2024-07-04 10:19:07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7月3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以下簡稱“農講所紀念館”)主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100周年活動儀式在農講所紀念館舉行。

  活動儀式上,農講所紀念館推出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100周年先導片《心之所往》;現場演繹原創廣播劇《鯤鵬激浪》精彩片段,重現毛澤東在農講所的光輝歲月;舉行《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100周年》紀念郵資明信片首發式;《燎原組曲》廣東音樂合奏也精彩上演。

  當年的“90后”“00后”為救國救民義無反顧

  在本次儀式上,184名農講所教員、學員后人齊聚農講所,共話歷史情誼,包括彭湃、阮嘯仙、周其鑒、唐澍、王首道、吳芝圃等教員、學員的后人。不少后人向農講所紀念館捐贈了珍貴的文物藏品。儀式上,農講所紀念館特向捐贈過文物藏品的27位農講所后人代表頒發了收藏證書。同時還邀請了彭湃烈士的孫女彭伊娜代表農講所后人致辭。

  彭伊娜表示,農講所的教員、學員們,很多也只是當年的“90后”“00后”,“一百年后的今天,當我翻閱廣州農講所的資料,常常被當年那些年輕的生命所感動。他們的信仰是如此堅定,理想是如此崇高,人格是如此高尚,意志是如此堅韌不拔,思考的問題是如此嚴肅深邃,自覺擔當起救國救民的使命是如此義無反顧。”

  不到兩個月前,農講所紀念館“歷屆教員學員足跡尋訪項目”尋訪組在湖南長沙第五屆農講所學員袁福清之子袁小平的家中,征集到了袁福清長征時期用過的一只銅盆。在農講所紀念活動的現場,袁小平告訴記者,他是第二次來到農講所,“上一次還是(20世紀)90年代,當時來送了一些材料”。他說,小時候父親告訴他,農講所的軍事教學非常嚴格。父親還講到過與同是第五屆學員的烈士夏明震等同學在這里學習時的一些趣事,“夏明震就是夏明翰的弟弟,他們兄弟都為革命獻身了。”

  眾多珍貴文物與公眾見面 第二屆學員同學錄首次公開

  活動現場,農講所紀念館聯合廣東省檔案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等25家單位共同打造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100周年原創專題展覽“農講所和她的時代”正式開幕。展覽凸顯了廣州農講所作為“農民運動搖籃”發揮的重要作用,強調其作為全國各地農講所(農運干部培訓學校)的“母校”地位。

  該展首次系統梳理了大革命時期全國各地100余座農講所的開辦情況,展出歷史圖片近350張、圖表12張、物品119件/套(其中文物20件/套),展示中國共產黨人早期對農民問題和中國革命的重要探索。1924年彭湃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時使用過的鋁鍋、大革命時期廣東曲江縣農民協會會員證章、第六屆農講所學員劉友珊和父親劉培杰用過的刻山水人物紋銅鎮紙、第六屆農講所學員馬致遠的讀書筆記《中國史綱》、第六屆農講所學員康富成犧牲時馬背上的馬褡子等珍貴文物與觀眾見面。

  農講所紀念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11家紀念館之一,在活動現場,記者見到了農講所紀念館原館長陳登貴。他說,從建館之初開始,農講所的工作人員就努力豐富館藏,征集文物和口述史資料,令很多珍貴的材料得以保存。記者從農講所紀念館和廣東省檔案館方面了解到,展覽中有部分材料是首次面對公眾公布,如《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二屆學生同學錄》等。

  展覽中首次播出《大地星火——廣州農講所教員學員尋訪》之湛江篇、陜西篇紀錄片,通過對農講所教員學員后人和當地文史專家的訪問,回憶在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里,農講所教員和學員不畏犧牲、英勇奮斗的故事。廣州日報團隊參與了紀錄片的制作。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