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
云山珠水雙擁情 共繪強國強軍同心圓
  • 聽全文
  • 2024-08-01 09:51:55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盛夏時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里,蓮韻悠悠,香遠益清。前來參加紅色研學的中小學生絡繹不絕。孩子們追尋革命先烈足跡,沉浸式感悟革命先輩為國為民的精神。一顆顆“紅色種子”悄然播撒在他們心田。

  云山蒼蒼,珠水泱泱。廣州是一座英雄城,“愛我人民愛我軍”的光榮傳統深深扎根這片熱土。過去一年,廣州黨政軍民以“歸零”心態再出發,創新創優打造“成體系、強支撐、可持續”的新時代擁軍品牌,以更大力度服務部隊練兵備戰,以更實舉措解決官兵后顧之憂,常態化開展擁軍優屬活動,鞏固發展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不斷推動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全力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

  尊軍崇軍,英雄城賡續紅色血脈

  成立于廣州的“鐵甲車隊”,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的第一支革命武裝力量;廣州起義首次公開打出工農紅軍的旗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廣州有著深厚紅色底蘊,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在這里,“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已融入城市肌理,擁軍愛軍已走進百姓心間。

  “升國旗,奏國歌!”今年1月17日早晨,“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番禺區名智小學校園里,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同一時刻,邊防某部隊營區里,官兵們也升起五星紅旗。戍邊官兵與孩子們連線對話,在同一面國旗下,愛國之心同向奔赴。

  一張張精美的手抄報、一幅幅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一份份充滿心意的賀卡、一箱箱富有嶺南特色的慰問品……這是廣州市雙擁辦組織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春節專項慰問活動中的一個場景。龍年春節前夕,來自羊城的擁軍慰問品,凝聚著廣州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關心關愛,將新春的氣息送到戍邊部隊官兵身邊。

  今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75周歲生日。“回家”的廣州艦、回到“出生地”的阿壩艦懸掛滿旗,面向預約群眾開放。當天清晨,廣州暴雨如注,但風雨交加擋不住市民群眾對海洋國防、對海軍的熱情。2000余名群眾冒雨趕來廣州港近洋碼頭,“零距離”感受軍艦魅力。

  “作為廣州人,我很喜歡廣州艦,艦城同名,非常有親切感。這次登艦,我盼了很久。”特地請假趕來碼頭的市民李先生說。在廣州,像他這樣有著濃濃海軍情結的市民還有很多。廣州與廣州艦結緣于海洋,相連于使命,攜手共建20載。雙方在長期的城艦共建中形成了軍民同心、軍地同行的感人畫面。

  高聳入云的廣州塔上、飛馳的地鐵車廂里、熱鬧的商業中心、人流如織的紅色景點……漫步羊城街頭,隨處可以感受到崇軍愛軍的濃厚氣氛。千余支“紅棉老兵”志愿服務隊,成為廣州雙擁工作服務的紐帶,他們宣講紅色歷史、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這座英雄城里,軍人的榮光看得見、摸得著。鑼鼓敲起來,醒獅舞起來,閃亮綬帶戴起來……過去一年里,全市喜報頻傳——軍地聯手將一份份紅色喜報送進立功受獎軍人家庭,讓軍人軍屬和父老鄉親共享榮光。

  一紙喜報,重若千鈞。起源于革命戰爭年代的送喜報活動在廣州日益規范化、常態化,已成為社會認同度高、影響力強的一項擁軍優屬活動。

  “我們堅持雙擁工作與退役軍人工作統籌聯動、一體推進。”市雙擁辦相關負責人說,廣州以“雙擁創建”和“退役軍人工作”兩條主線為抓手,通過“七高”舉措,積極推行“1+1+7”工作模式,推動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履行雙擁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同時高位推動工作落地,常態化組織議軍會議、軍政座談等活動,專題研究解決雙擁工作重難點問題,形成主官主抓、部門協同、軍地合力抓雙擁工作的大格局。

  涉及部隊戰斗力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廣州早茶!大家慢慢吃,不夠還有。”今年春天,在廣州南站新兵候車區,廣州市軍供站工作人員忙碌著為新兵分發早餐。一名新兵感慨道:“臨出發前還能吃到正宗的廣式早餐,暖胃更暖心。”

  升級版的“廣州軍供手信”也收獲了眾多新兵的點贊。即將奔赴祖國各地軍營的他們贊道:“味道很經典,‘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也表達了我們的情懷和心聲,我們很喜歡。”

8b21bd016def00d277fb.jpeg

新兵收到廣州軍供手信

  承擔著過往部隊飲食等保障任務的軍供站是地方擁軍支前的前哨,也是軍供保障的主力軍。隨著國家交通運輸網的不斷完善,新兵運輸方式發生結構性變化,投送效能不斷提高,新兵運輸在途時間和在車站、機場停留時間大幅縮短。這就要求軍供部門進一步提高保障效能,為轉運新兵提供精準保障服務。

  為此,廣州市軍供站在全市各大交通樞紐建立軍供保障點,開設軍供飲食運輸綠色通道,并安排專人24小時對接部隊,做到隨聯系、隨承接、隨供應,為廣州及途經廣州中轉的入伍新兵提供優質的軍供服務保障。

  這是廣州深入推進“創建新時代全國一流軍供保障機構”工作的生動縮影。不久前,廣州以持續大規模遠程保障為背景,組織開展首次軍供保障“雙盲”應急演練,實戰化檢驗軍供隊伍面對突發軍供任務的應急處置能力及跨區域保障成效,全面檢驗市、區各相關單位對軍供保障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置調度、現場指揮、緊急拉動及專業隊伍作戰等應急處置能力。

  新時代,擁軍支前工作立起服務備戰打仗鮮明導向,著力提升對部隊戰斗力建設的貢獻率。

  廣州聚焦強軍建設目標,全力支持部隊練兵備戰,把服務部隊備戰打仗作為新時代雙擁工作主題主線和主責主業。在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心里,涉及部隊戰斗力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都要第一時間高效高質量解決。

  去年底,在得知新組建的某部隊面臨營房短缺、保障滯后情況后,廣州迅即行動,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馬上就辦。籌措經費物資、擬定招標采購方案、組織運輸和施工……歷時2個月,廣州將580余套價值2000余萬元的集裝箱板房及附屬設施快速交付部隊,及時解決部隊建設困難和官兵生活急需。

  “我們緊盯‘備戰急用、部隊急需、官兵急盼’,推動建立南沙軍供保障點,‘一體兩翼多點’‘全域+全時’保障體系逐步形成。”市雙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廣州堅持落實“雙清單”制度,籌措經費支持駐穗部隊建設,積極為部隊解決高壓線遷改、雨污分流、戰備公路改造、軍產登記確權、軍用土地調規、軍隊醫院升級改造等80余項實際問題。

  新時代,擁軍當有新模式。作為國際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地,廣州全力支持科技強軍興軍,積極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一方面,廣州創新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支前,暢通軍地需求統合、資源聚合、能力融合的通道鏈路,組織帶動市域內人工智能、新型材料、大數據、無人技術等新域新質力量助力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形成了上下貫通、全域聯動的支前新“矩陣”。

  另一方面,廣州匯聚全市教育、科技、人才、文化、法律等各方資源,發動4000多家企業參與形式多樣的擁軍活動,“政府搭臺、社會唱戲”的社會化擁軍蔚然成風,努力為打贏新時代人民戰爭作出更大貢獻。

  當好“保障部”,傾力解除官兵后顧之憂

  愛心氣球、美麗鮮花、精致甜點、輕柔舒緩的樂隊演奏……今年“情定羊城——天鵝見證 緣來是你”廣州軍地青年“520”聯誼活動現場,浪漫、溫馨的氛圍“拉滿”。100多名軍地青年在樂趣十足的游戲中打破拘謹,拉近距離。

  原來,荔灣區在白天鵝賓館打造軍地青年聯誼駐點,持續打造“天鵝見證 緣來是你”軍地青年聯誼會品牌,通過形式新穎的軍地聯誼活動有效拓寬官兵“朋友圈”“社交網”,切實解決好官兵婚戀交友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助力他們扎根軍營、建功立業。

  軍娃是軍人家庭的重要一員,他們的成長和幸福牽動著每一位官兵的心。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增城區雙擁辦精心組織了一場特別的研學活動,邀請駐區部隊官兵和家屬們到增城仙村風行牛奶小鎮,實地探尋奶牛生產基地,零距離接觸奶牛,參觀奶牛科普展館。“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也很有趣,讓孩子們走出校園了解豐富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和牛奶生產知識,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系。”官兵家屬贊道。

  軍人的“后路、后院、后代”緊緊聯系著軍隊前方、前線、前沿,解決好“三后”問題,是直接關系軍心士氣的“穩心工程”,事關部隊戰斗力提升。作為駐軍大市、兵源大市、安置大市,廣州堅持從政治上、政策上和生活上關心軍人軍屬,用心用情做好官兵“三后”服務保障,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部隊官兵。

  擦亮“戎歸羊城”就業創業品牌、“量身賦能”教育培訓品牌,常態化提供1對1就業指導幫扶;著力提升退役士兵事業單位安置崗位比例,調配充足崗位資源,優化“陽光安置”模式,實現激勵導向、公平公正與人崗匹配的優勢互補、效能疊加;推動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掛牌24家市級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和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基地;推動落實隨軍家屬就業安置和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接收安置隨軍家屬350余名,解決軍人子女入學入園入托、中高考加分等教育優待事項2800余名……過去一年,在廣州,軍人軍屬的獲得感不斷提升,一線官兵倍感安心,備受鼓舞。

  軍愛民、民擁軍,軍地雙向奔赴同心合力

  今年4月,一場以“向海圖強 逐夢深藍”為主題的軍營開放活動在廣州某軍港舉行。南部戰區海軍某部開展觀摩輕武器拆解、戰傷救護、損管演練、緬懷先烈等活動,邀請駐地黨政機關、共建單位和中小學生代表參觀營區建設,讓市民群眾走進軍營。

  “這次的參觀對我而言無疑是一次難忘的體驗,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海軍的迅猛發展與卓越成就。”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學生陳雅貝說,作為一名師范生,她將通過自己的力量把這份愛國強軍的情懷傳遞下去。

  全社會日益增強的國防意識,串起了個人、家庭、國家的同心圓。在廣州這片有著雙擁光榮傳統的紅色熱土上,軍政軍民團結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去年以來,軍地持續推進雙擁品牌建設,“城連共建”“城艦共建”煥發新顏,“穗波雙擁”廣場成為林芝市波密縣的打卡熱點,為“兩島”“三社區”等雙擁工作品牌注入新內涵。

  不久前,駐穗部隊官兵代表受邀走進廣州優秀企業參觀交流。“在這里,我感受到‘中國智造’的速度和新質生產力的力量。”在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來自南部戰區空軍某部的一位代表感慨道,他對3D視覺技術監控精準裝配、機器人全自動部件安裝等先進技術的展示印象深刻,更能感受到廣汽埃安作為第九批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這是新一屆全國、全省雙擁模范城(縣)命名表彰前,軍地雙擁工作者一次重要的見習研討,著力培育官兵對第二故鄉的深厚感情,進一步增強軍地軍民雙擁共建責任意識,凝聚軍政軍民同心發展合力。”廣州市雙擁辦負責人道出組織此次活動的初衷。

  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駐穗部隊始終與人民群眾魚水情深、血脈相連。

  累計出動近萬人次、車輛千臺次參與防汛防臺風備勤等任務;參與“護河行動”“巡林護河”等主題活動200余場,開展義務植樹80余次;參與市容環境專項整治百余次;開展送醫送診、義修義剪、幫扶駐地工療站、送法進社區等活動100余場,惠及群眾50萬余人次;無償獻血超12萬毫升;軍訓學生48萬余人次;92962部隊在珠江口海域成功營救12名遇險落水船員……過去一年,駐穗部隊官兵自覺踐行人民軍隊宗旨,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支持社會治理、參與公益事業,用真情實舉譜寫擁政愛民新篇章。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廣州雙擁工作將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堅持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深入打造“英雄花開英雄城,云山珠水雙擁情”品牌,為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扛起廣州擔當、作出廣州貢獻。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