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服務 > 最新服務 > 公用事業

廣州火車站片區改造吹響“第一哨” 瑤臺城中村改造首開區啟動

  • 聽全文
  • 2024-09-20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城市更新,是驅動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啃下的“硬骨頭”,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答好的“必答題”。

  9月19日,在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召開前夕,廣州火車站片區改造迎來新突破——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首開區正式啟動,吹響“第一哨”。這是廣州采取“依法征收、凈地出讓”新模式改造的四大重點片區之一,將為全市積極穩健推進城中村改造探新路、出經驗提供又一生動實踐樣本。

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首開區建筑效果圖

  1個月

  從規劃獲批到首開區啟動

  瑤臺城中村作為廣州市城中村發展歷程中的縮影之一,一直面臨著公共建設配套短缺、城市品質不佳等難題。

  瑤臺村沙涌南經濟合作社社員代表陳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村民,他提及:“個人對瑤臺村很有感情,但現在政府推動城中村改造我是非常支持的。瑤臺舊村里面有很多握手樓,當時建設缺乏規劃,基礎設施不配套,而且破損,生活環境亟待改善。”

  2023年以來,中央到地方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為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越秀區借政策“東風”,把握廣州火車站改造契機,對包括瑤臺、王圣堂、沙涌南三條城中村在內的“大瑤臺”區域展開全面改造,與廣州站站城產居一體化地區規劃統籌,推動中心城區煥新,發揮“樞紐+”效應,助力老城市新活力引領區和高能級國際大都市核心區建設向前推進,服務支撐廣州高水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交通樞紐。

  今年8月,廣州站站城產居一體化地區控規優化和瑤臺村城市更新單元詳細規劃同步獲批實施。9月19日,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首開區正式啟動。在項目啟動現場,越秀區相關負責人說:“這既是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的‘第一哨’,也是加快推動改造向縱深推進的‘集結號’。”

  1天

  順利通過意愿征詢法定比例

  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采取“依法征收、凈地出讓”新模式,越秀區聯合改造主體廣州建筑集團,構建“指揮部+公司”工作機制,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

  聚民心、合民意、得民力,是高效推進城中村改造的關鍵所在。為提振村民改造信心,最大程度爭取支持,屬地街道礦泉街堅持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上門解讀改造政策,努力營造“支持改、積極改、主動改”的良好社會氛圍。“項目以改善人居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為出發點,開展各項工作,廣泛聽取民意、汲取民智,保障社區居民的合理利益。”廣州市建筑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經過前期充分的準備,瑤臺村改造意愿征詢僅用1天時間便順利通過“雙三分之二”的法定比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18周歲以上村民同意率均超96%。“這既展現了村民強烈的改造意愿,也生動地反映了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以人民為中心的越秀行動。”越秀區相關負責人說。

  不僅人心齊,還要資金足。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籌措獲批了國家開發銀行專項借款等政策性資金支持超過150億元,為改造工作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

  三大組團

  帶動總投資超600億元

  “村”的蝶變,成就“城”的發展。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首期啟動地塊位于沙涌南片區內,總用地面積9公頃,未來將打造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的現代化商住示范區。利用本次改造契機,將解決該地區受鐵路和高速路割裂等交通問題,規劃增加北環輔道東西向跨鐵聯系通道,縫合鐵路分割,完善路網結構,建設完工后可通過北環通道、同德圍高架等快速到達廣州站、白云站、珠江新城等地,極大促進內外交通互聯互通,提升地塊活力。

  從整體規劃看,瑤臺城中村改造將按照“分片分期、逐步推進”原則,劃分三大組團實現滾動開發,改造范圍為97公頃,總建設量275萬平方米,通過提供優質產業空間、優化交通組織、補強公共配套短板,實現產城融合、文化傳承、生態宜居等城市功能,預計項目建設帶動總投資超過600億元。

  在產業升級方面,改造將引流廣州站交通樞紐能量,建成后將新增約100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沿廣園西路形成高質量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科創產業、高端服務、專業市場綜合體、服務貿易與時尚消費產業,打造時尚開放的花園式商貿綜合體。

  在交通組織方面,瑤臺城中村改造將銜接站城交通系統,優化片區路網層級,規劃新增4條涉鐵通道、銜接2條下穿快速路通道、疏通7條主次干道。同時,重點優化廣州地鐵14號線二期、佛山地鐵5號線站位布局,填補瑤臺片區、機務段的地鐵覆蓋空白,暢通區域路網“毛細血管”。

  在人居環境改善方面,聚焦當前公共服務和市政設施配套不足、能級不高等問題,改造將高品質打造7個社區中心,統籌落實教育、醫療、文體、環衛等民生功能,新增18萬平方米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宜居韌性新社區。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