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服務 > 最新服務 > 交通服務

廣州“最美水巴航線”4月10日晚謝幕

  • 2025-04-1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多樣化出行方式讓水巴公交職能逐漸淡化 廣州中心城區珠江前航道已無常規水巴

  “咔嚓——”快門聲此起彼伏。連日來,廣州的黃埔深井碼頭和海珠新洲碼頭,迎來了久違的熱鬧,絡繹不絕的市民和游客前來打卡,高峰時期甚至要排隊入場,只為重拾這條被譽為廣州“最美水巴航線”的往昔回憶。

  水巴S05(深井—新洲)航班的這段記憶將化作嶺南水鄉一段歷史注腳。這段時間,社交網絡平臺不斷有關于廣州“最美水巴航線”的熱搜討論。由于水上公交的客流量大幅減少,全年這條航線上座率僅為8%左右,致使航線因虧損需要停運。昔日屬于攝影愛好者打卡地,一下子迎來了“高亮”時刻。

  “沒有見過這么夸張的客流,近半個月水巴S05客流抵得上去年半年了!”每天都要往返新洲市場的深井村民凌先生惋惜道,如果航線每天都有這個熱度就好了,他以后要過江需要轉兩趟地鐵,兩元過江的水巴日常已畫上了句號。

  S05(深井—新洲)航線

  4月10日21時50分,從深井碼頭開出的航班在夜色中伴著聲聲水浪向岸邊靠近。岸上的乘客拿起手機拍下水巴靠岸時刻。船上乘客陸續走出,與在新洲碼頭的乘客揮手致意,其中部分人又再次刷卡上船,搭乘最后一趟航班。

28ad5261777f663e2340.jpeg

4月10日22時,新洲碼頭開出駛往深井碼頭的最后一趟航班。

  22時,發船的鈴聲響起,船上游客向岸邊工作人員揮手告別。水巴從新洲碼頭開出。約6分鐘,水巴抵達深井碼頭。岸上已聚集了許多市民,他們舉起手機拍下最后一班水巴乘客的下船時刻。下船乘客們也拿出手機拍照留念,一邊揮手成為其他人記錄的風景。

  “好不舍得啊。”22時10分,深井碼頭落閘,有市民感嘆。S05航線正式停運,這條承載著許多街坊、島民記憶的航線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水巴停運后,市民可選擇地鐵7號線過江。廣州巴士集團從今日起按需試運行“深井碼頭—新洲碼頭”如約巴士線路,同時加密430等公交線路與地鐵口接駁班次。想追“最美落日”的市民朋友,在運營的水巴S10(魚珠—長洲)也能看到水天一色的“最美日落”景象。

  隨著通路架橋,長洲島民“家門口”就可上高速;地鐵開通后,島民們圓了“地鐵夢”。多樣化的出行方式讓水巴的公交職能逐漸淡化,2024年S05(深井—新洲)航線平均每航班客運量約25人(車)次,上座率僅為8%左右。2023年全年客運量超80萬人次,地鐵七號線開通后的2024年,年客運量僅為60余萬人次。

  街坊:水巴停運是大勢所趨 舍不得但能理解

  水巴S05作為黃埔區長洲島與海珠區的水上交通線,在長洲島未建橋梁、地鐵之前,是島民進出島的主要通道。“不知道水巴從什么時候開始營運,我小時候就有了。”今年57歲的溫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小住在長洲島上,十多歲的時候搬離。“我一開始坐船時船票5分錢,水巴是主要交通工具。如果遇上刮風大雨,就回不了島。”得知水巴S05即將停運,他約上十幾個同學,一起再坐一次這趟輪渡,聊聊往事,激蕩情懷;返程時還打包了一份島上的農家菜,與家人分享兒時的味道。在此居住50年的梁伯告訴記者,他對這條水巴有感情但能理解停運:“停運是大勢所趨,舍不得但能理解。我住在附近,經常看到乘客比船員還少。”

  與如今快節奏生活相比,水巴有其獨有的特質與浪漫內核。半小時一個班次,讓這趟航班的常客們“踩點而來”,也讓誤了航班的乘客們多了一份松弛感。一位市民表示:“以前趕不及船時,會吃碗車仔面、蘿卜牛腩、豬腳姜,慢慢等。”

  這條水巴航線約5分鐘船程為兩岸居民往來提供便利的出行方式。一位來自愛爾蘭的騎友告訴記者,自己在深井村住了5年,經常搭乘水巴去周邊騎行。“水巴停運,我可以搭乘地鐵上班。”他說。

  一位在船上工作十幾年的水手表示,每天傍晚五六點,太陽西沉,珠江水面泛著金光,遠處的新洲碼頭和深井古村的輪廓被晚霞染成橘紅色。船上乘客有的拿著手機拍照,有的就靠在窗邊發呆,不約而同沉浸在夕陽余暉中。

  2025年2月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在公共交通客運中占0.19%。近十年來水巴線路也從14條銳減到水巴S05停運后的3條,即水巴S06(黃沙—白鵝潭藝術中心碼頭)、水巴S09(白蜆殼—白鶴洞)以及水巴S10(魚珠—長洲),廣州中心城區段的珠江前航道已無常規的水上巴士(輪渡)服務。

  廣州公交集團客輪有限公司營運部管理人員李柏豪表示,當前,水上公交已逐漸轉型為珠江日游航班服務,并開通了“都會風情游”“黃埔綠島游”以及“白鵝潭風情游”等多條精品航線,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選擇。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