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并購公立醫院)。設立外商獨資醫院的具體條件、要求和程序等將另行通知。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廣州、廣東是開放包容的,在此試點可以充分發揮本土醫藥醫療得天獨厚優勢;世界各地優秀人才集聚廣州,高端醫療服務品牌仍有市場需求尚待填補。
在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秘書長李予強看來,三部門擬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其所選取的試點地點是有慎重考慮的。“在生物技術領域,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也被納入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以用于產品注冊上市和生產的地方之一,一方面,這說明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得天獨厚區位優勢,另一方面,廣東是醫藥醫療沃土,人才資源集聚、醫療水平和醫藥產業發達。”他說。
廣東嶺南肝病研究所所長楊炯告訴記者,我國已有開先河的外商獨資醫院存在。此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允許設置外商獨資醫療機構,是醫療服務領域的一個重大政策突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醫院實現盈虧平衡比預期早了兩年。
“在醫療服務方面,廣州是全國三大醫療中心之一,屬于‘供需兩旺’熱土,本身集聚了全國一流的醫院和醫療保障,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都有非常多的患者慕名前來求醫。在這樣的背景下,迎來了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這樣的改革和試點,意味著可以促進行業百花齊放、補齊市場空白,豐富市場供給。”楊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