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今年以來,我市火災形勢嚴峻,1至9月份,全市共發生火災192起(其中重大火災3起),共造成32人死亡、6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425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火災四項指數“兩升兩降”,其中火災起數下降168%,直接財產損失下降195%,死亡人數上升777%,燒傷人數上升15%。10月12日,我市南岸路省百貨公司倉庫發生重大火災,燃燒面積2000平方米,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當前已進入風高物燥季節,火災極易發生,為切實做好我市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有關工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消防工作的領導,落實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
各級政府和各單位要認清當前消防安全工作的形勢,充分估計本地區、本單位消防安全的狀況,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出發,重視防火安全,切實加強今冬明春的消防工作。今年10月至明年2月,為我市今冬明春消防安全重點防護期,各級政府和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冬防工作計劃,專門部署冬防工作。特別是要督促基層尤其是街道、鎮、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和各企事業單位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加強檢查,徹底整改火災隱患。
二、立即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做好重大活動和重大節日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94屆廣交會正在舉辦,年底前,重大活動較多,元旦、春節等節日的消防安全工作任務繁重,各地區和各單位要結合這些活動和節日消防工作的特點,掀起消防安全大檢查的高潮。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情況、建筑消防設施設置和維護保養情況、火災隱患整改情況、安全疏散設施情況、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情況、滅火措施落實情況等。各級消防安全責任人要精心組織,帶頭參加消防安全檢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和隱患要認真落實整改,做到問題和隱患不解決不撒手,切實把火災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全面推進社區消防建設和城鎮消防規劃建設工作
各地區、各有關單位要按照省、市社區消防建設和城鎮消防規劃建設工作要求,繼續加強和推進社區消防建設和城鎮消防規劃建設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健全社區消防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年底要確保40%的社區完成消防建設工作任務。各有關區、縣級市要按照城鎮消防規劃兩年建設目標,抓好城鎮消防規劃建設工作,今年要有70%的縣城、中心鎮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城鎮完成消防規劃的編制工作,已著手制定消防規劃的城鎮要抓緊進行論證評審。同時,要依據消防規劃,加快城鎮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車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裝備等的建設,盡快補上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欠帳”。
四、深入開展人員密集場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城中村”、出租屋等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
各地區、各單位要按照市政府《關于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的通告》(穗府〔2003〕42號)和《轉發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廣東省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辦〔2003〕42號)要求,結合冬防工作的特點和季節性消防安全檢查,繼續抓好人員密集場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城中村”、出租屋消防安全等專項治理工作。要加大投入,按消防法規要求整改火災隱患。人員密集場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專項治理清查出來的火災隱患要在今年內完成整改工作;對于“城中村”和出租屋的專項整治,各地要針對本地區“城中村”和出租屋的消防工作實際,協調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提出規劃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嚴格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抓好落實;對于建筑消防設施的專項治理,按照國家規范要求應設置建筑消防設施的場所應在年底前設置完善,并建立檢查維護制度,保證消防設施時刻處于正常狀態。
五、以“119”消防宣傳周活動為契機,抓好今冬明春消防教育培訓工作
消防教育培訓工作要深入到群眾中,重點是提高群眾預防火災的警惕性和自防自救能力。“119”消防宣傳周期間,市將結合第八屆消防運動會閉幕式,組織開展消防咨詢、參觀消防站等一系列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各地區、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墻報、標語、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手段,掀起今冬明春消防宣傳教育的高潮。各區、縣級市要抓好社會化消防宣傳基地建設,重點抓好大型商場市場、住宅小區、中小學校和消防站等消防宣傳陣地建設,組織廣大市民、中小學生參觀學習,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自覺性。
六、加強消防隊伍執勤備戰,迅速有效撲救火災
公安、專職、義務消防隊伍要針對秋冬季節火災多發的特點,認真做好滅火準備工作,組織開展針對性訓練,提高滅火作戰能力;熟悉轄區情況,加強實戰演練;加強消防車輛、裝備的檢查和維護保養,確保時刻處于完好狀態。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消防隊伍要快速反應,及時有效地實施撲救和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
各級政府和各單位要迅速行動起來,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抓好工作落實,確保我市今冬明春的消防安全。
主題詞:公安 消防 安全 通知
抄送: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市委辦公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市紀委辦公廳,市委各部委,廣州警備區,市法院,市檢察院,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新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