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我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已失效)

  • 2008-12-05
  • 來源: 市政府辦公廳 本網
  • 分享到
  • -

穗府〔2008〕47號

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我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決策部署,圍繞籌辦2010年亞運會,加快建設“首善之區”,2009年至2010年計劃安排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6500億元,明后兩年預計完成投資額約3500億元,預期帶動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00億元,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現提出貫徹落實的18項工作措施如下:

  一、全面推進亞運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亞運會新建和改擴建場館建設,確保全部場館按期交付使用。加快亞運城建設,做好賽后開發利用工作,帶動廣州新城發展。扶持我市有實力的品牌企業參與亞運建設及市場開發。

  二、加快地鐵、機場、港口、客運站、高快速路等在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地鐵四號線等九條線路建設,2010年地鐵建成里程約254公里。推進一批重大樞紐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白云國際機場擴建工程、重大鐵路項目及廣州鐵路樞紐新廣州站相關工程、廣州港出海航道三期等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完善高快速路和市政道路網絡,重點加快推進廣州至河源、廣州至高明、東沙至新聯、增城至從化、廣州至深圳沿江、南二環、大慶至廣州高速廣州段等一批工程建設。積極有序地做好國際樞紐型和區域性物流園區開發工作。

  三、加快啟動四大重點區域建設和加快舊城改造。加快琶洲――員村、白鵝潭、白云新城、新中軸線南段等重點區域的規劃建設,做好土地開發儲備,完善區域內市政、文化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完成3個舊城更新項目,實施9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四、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抓好標準化農田和魚塘、農村道路、農村二次改水、村鎮生活污水處理、城鄉減災防災、鎮村文化站和衛生站、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工程建設。完成25萬畝連片農田、4萬畝連片魚塘標準化整治工作、扶持畜禽養殖業和飼料生產企業加工設備更新、“五小”水利工程100宗。

  五、全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西江引水工程,確保2010年建成投產。建設污水處理廠54座和鋪設污水管網2167公里。積極推進河涌的綜合整治。推進中心城區雨污分流項目建設。

  六、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和生態環境建設。按計劃完成小火電機組、小水泥廠關停工作,推進電力工業“上大壓小”和燃煤機組脫硫工作,支持實施一批重點節能工程和新能源開發工程。重點建設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廠、興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金沙洲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統工程。推進青山綠地二期工程建設。

  七、加快推進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兩年內建設政府保障性住房約408萬平方米,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

  八、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根據供求關系調節供地規模、結構和節奏,以市場需求調節住房供應結構,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制訂符合廣州實際的促進合理住房消費的政策。增加住房公積金對中低收入尤其是購買保障性住房群體的支持力度,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家庭貸款上限分別由40萬元、60萬元調高到50萬元和80萬元。

  九、加快推進教育、文化、衛生等項目建設。加大教育投入,主要用于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免費義務教育、農村教育、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資助、提高教師待遇等。加快推進全市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市屬高等院校建設、國家級示范性技工學校等職業教育項目建設。完成廣州歌劇院、廣州新圖書館、廣州新電視塔、廣州市電視臺新址工程等項目建設。重點建設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廣醫附二院新門診綜合樓等醫療衛生設施項目。加快啟動社區“五個一”工程(即每個街道建設一個提供公共服務和接受投訴的服務中心、一個小公園、一個社區活動場所、一個醫療服務機構和一個負責治安、城管等方面的視頻監控中心)建設。推進人居綜合環境整治工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

  十、大力促進創業就業工作。建立崗位需求預測制度和失業預警機制,健全企業經濟性裁員職工安置方案備案制度。實施就業“一戶一技能計劃”和創業促就業工程,加強對創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充實小額擔保貸款基金。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就業(技能培訓)專項基金,放寬失業保險基金使用范圍。對實施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單位實行專項經費補貼,建立鼓勵企業招用本市農村勞動力的激勵機制。

  十一、研究落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措施。根據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對低收入者、困難群體的生活補貼。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根據物價變動和基金收支情況調整農轉居人員基本養老金。落實并完善對農業和農民的直接補貼政策,逐步提高農民種糧、耕地涵養、生態公益林、良種和農機購置等補貼(補償)標準。

  十二、穩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加大對社會保險保障的力度,加快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制度建設,實現養老、醫療兩項社會保險制度的全覆蓋,將城鎮職工(包括外來工)、城鎮老年居民、農村居民納入養老保險保障,將城鎮企業職工、城鎮居民納入醫療保險保障。逐步將全體城鎮職工和外來工納入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保障范圍。

  十三、加快啟動建設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現代服務業方面,重點建設金融、商貿、物流、會展、創意產業項目。高新技術產業方面,重點推進廣州軟件園、廣州國際生物島等產業園區、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項目的建設進度。先進制造業方面,重點建設汽車、石化、造船、數控機床、重大裝備等產業基地。

  十四、細化落實企業扶持政策。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發展環境,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礙企業發展的壁壘,擴大市場準入,鼓勵、支持中小企業進入金融服務、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全面清理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落實國家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和停征工商“兩費”等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大“退二進三”基地建設力度,對2008年至2010年進行易地搬遷升級改造的“退二進三”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行項目貼息。研究制訂解決我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若干措施。充分發揮政府采購的杠桿作用,有效刺激生產和消費。

  十五、切實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積極做好本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落實企業研發經費150%抵扣當年納稅所得額等稅收激勵政策。簡化申報程序,擴大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范圍。研究制訂鼓勵擴大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規模的政策措施,完善激勵自主創新的政府首購和訂購制度,促進我市自主創新產品盡快獲得認可、應用并進一步開拓市場。

  十六、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貫徹落實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積極推行出口退稅分類管理,對誠信守法企業簡化退稅申報憑證、加快退稅審核及辦理進度。推進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支持其擴大內銷。加大對出口企業出口退稅征退差、開拓新興市場、出口信用保險等財政扶持的力度,提高企業收結匯的速度,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減輕出口企業的稅費負擔。推廣“一關通,一站式”一體化監管流程,提高進出口通關監管效率。充分發揮廣州保稅物流園區、南沙保稅港區等保稅物流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和功能優勢,為企業經營減負增效,進一步降低出口企業的出口成本。引導企業調整市場結構,加快非洲、南美洲、中東地區和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分散出口風險。

  十七、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有實力的擔保機構增強擔保能力,加大融資擔保覆蓋面,采取市區共扶的方式,加大對一批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中小企業的扶持。充分發揮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的功能作用。積極申報發行地鐵、污水治理等市政項目建設債券。研究落實國家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整合現有產業引導資金,重點投向優質產業項目,有效引導社會投資。

  十八、切實增強政府服務意識和提高行政效能。各級政府部門要密切監測分析經濟形勢的變化,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及重大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進一步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審批透明度和審批效率。抓緊出臺簡政放權的各項措施,充分調動區(縣級市)政府的積極性,為擴大內需,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創造條件。

廣州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主題詞:經濟管理 經濟調控 通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