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2003〕71號
關于公布實施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總體規劃的通告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總體規劃》已經市政府批準,根據《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二十五條城市規劃經批準后,城市人民政府應予公布”的規定,現通告如下:
一、《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總體規劃》是確定沙灣鎮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確定沙灣鎮性質、規模、空間發展方向和布局形態的指導性文件;是指導該地區規劃、建設管理和下一層次規劃編制的依據。
二、沙灣鎮總體規劃分鎮域規劃和鎮中心區規劃兩部分,鎮域面積5251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26萬人;鎮中心區規劃建設用地規模998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0萬人。
三、沙灣鎮發展定位為廣州市番禺中心城區的副中心,以現代新型工業、旅游業、文化教育產業和房地產業為發展重點,具有南國水鄉特色的現代化山水城鎮。
四、沙灣鎮鎮域交通體系規劃形成“五橫七縱路”的整體格局。“五橫”,即南堤路、福龍路-福德路、青蘿路-市南路、市良路、濱江大道;“七縱”,即西部快速干線(紫屏路)、景觀大道、沙灣大道、西環路、光明南路、德興路、東環路。沙灣鎮鎮域內有三條軌道交通通過:一是沿紫屏公路南北向的疏港鐵路,二是從順德大良經紫屏大橋沿市良路、市南路通向廣州新城,三是從市良路起沿西環路走向與市橋銜接。
五、沙灣鎮開發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從以下方面明確近期實施的重點。
(一)居住用地。
1.重點建設番禺城南區,對安寧西街等歷史街區進行保護性改造。
2.按省一級標準對象達、象賢中學進行改造,按國家級標準建設南區示范高中,擴建涌口小學,合建新龍小學,改建蜆涌小學、幼兒園。
3.建設紫坭、三善中心村。
(二)公共服務設施。
1.建設沙灣體育中心、渡頭大沙地文體活動中心、沙灣敬老院、沙灣永樂陵園、綜合醫院、婦幼保健中心醫院,擴建沙灣醫院。
2.建設鎮中心商業區及城南區商業區。
(三)工業園區。
重點建設福龍、古龍兩大工業園,對蜆涌、陳涌兩個工業區逐步進行搬遷。
(四)綠化。
建設滴水巖生態森林公園二期、紫坭島生態樂園、沙灣水道350米綠化帶,改造舊區街心公園。
(五)道路。
完成沙灣大道北拆遷擴建工程、德興路向南延伸至濱江大道工程,擴建古龍路和西環路,完善福德路工程,完成青新路由金業平交至西環路路段的征地拆遷及道路建設,建設南堤路、光明南路、紫屏公路。
(六)基礎設施。
建設九如、古壩片截污工程,完成鎮自來水公司二期工程和沙灣水廠二期工程,完成危閘改造工作。
六、本次總體規劃包括了沙灣鎮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專項內容。保護規劃的目標是充分協調歷史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關系,全面保護沙灣鎮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能反映從宋朝至民國初年不同時期嶺南文化的傳統風貌特色,保護古鎮與周邊山體、河流互為依托的空間格局關系,同時開發旅游與改善居民生活、振興地方經濟,使其成為全國具有濃郁歷史文化特色和旅游價值的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根據歷史文化保護的需要,將沙灣鎮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范圍劃分為三個層次:古建筑保護區、古建筑周邊控制區和風貌控制區,并相應提出了控制措施。
七、《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總體規劃》應與《廣州市番禺片區發展規劃》、《番禺片區干道網絡深化方案》、《番禺區沙灣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規劃相互銜接和協調,分步推進實施。
八、沙灣鎮在開發建設中應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一)與周邊地區協調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交通和市政等關系。沙灣鎮域內軌道交通和干道網的設置應遵循《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番禺片區干道網絡深化規劃》。
(二)加強對現有歷史文化保護區、文物古跡及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
(三)加強“城中村”改造和農村居民點整治,撤銷“城中村”農村建制,逐步將其納入城市管理體系。
(四)近期用地安排(包括工業園區建設)應與《番禺區沙灣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
(五)嚴格控制沙灣水道防護綠地。沙灣水道作為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沿水道350米生態防護綠帶內嚴禁任何建設活動。
九、沙灣鎮的各項開發和建設應嚴格遵循《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總體規劃》逐步推行實施。
十、有關規劃成果信息可查詢廣州市城市規劃網站,網址為www.upo.gov.cn。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總體規劃》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廣州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