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2020〕1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轉發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粵府〔2019〕107號)轉發給你們,并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高度重視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開展的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我市人口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全面查清我市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的重要手段,是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學制訂我市各領域“十四五”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認識此次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做好普查工作規劃和進度安排,確保普查各項工作協調、有序進行,按時優質完成普查任務。
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人口普查工程浩大,是和平時期最大的總動員,需要各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為加強對人口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市政府決定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常務副組長、各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廣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統計局,負責人口普查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各區、街(鎮)要抓緊組建普查機構,落實普查辦公場地和經費,抽調業務骨干積極參與普查工作,確保本區域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各區政府要在2月底前設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街(鎮)在3月上旬完成普查機構組建。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國家、省和市有關文件要求,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切實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我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三、認真選聘普查人員
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是普查現場登記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必須花大力氣抓好普查人員選調。各區、各單位要早研究、早規劃、早溝通,高度重視普查人員的選聘工作,并結合本區域的具體情況,開展全面系統的人口普查知識、電子化采集、統計法規和職業操守等培訓,確保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勝任普查工作各項要求。
四、廣泛開展宣傳動員
做好普查宣傳,是保證普查順利實施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人口普查宣傳要做到家喻戶曉。各區、各單位要充分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引導廣大普查對象自覺履行公民義務,依法配合普查,如實申報普查項目,為我市人口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五、充分保障物資經費
物資經費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前提和保障。市、區財政部門要按照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按程序報批落實普查經費,并按時撥付,確保到位。普查經費既要充分考慮各項工作必要的投入,特別是電子化采集設備購置和“兩員”補助經費,又要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精打細算,規范使用,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開展。
附件:廣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廣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2月6日
附件
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粵府〔2019〕107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國發〔2019〕24號)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各地、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訂切實可行的普查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省政府決定成立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統計局,具體負責普查的組織實施。省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各地政府要在2020年1月底前設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抓緊組織做好相關事項的部署安排。本次普查經費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和分級負擔的原則,由各級財政共同負擔,所需資金按程序報批后由各級財政予以保障。
附件: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略)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22日
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國發〔2019〕2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國務院決定于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計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實事求是、改革創新,科學設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依法實施,確保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反映我國人口發展狀況。
(二)普查目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將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二、普查對象、內容和時間
普查對象是普查標準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普查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
三、組織實施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認真做好普查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工作。
為加強組織領導,國務院決定成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負責普查組織實施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決策。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統計局,具體負責普查的組織實施。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能分工,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對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設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認真做好本地區普查工作。要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和鄉鎮政府、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廣泛引導、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并認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地方普查機構可根據工作需要,招聘或者從有關單位借調符合條件的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為穩定普查工作隊伍,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應及時支付招聘人員的勞動報酬,保證借調人員在原單位的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不變,并保留其原有工作崗位。
四、經費保障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并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堅持依法普查。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認真做好普查各項工作。普查取得的數據,嚴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為任何部門和單位對各級行政管理工作實施考核、獎懲的依據。普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普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不得作為對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等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
(二)確保數據質量。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要加大對普查工作中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和通報曝光力度,堅決杜絕人為干擾普查工作的現象,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和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對普查中發現應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或組織處理的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由統計機構按規定提出處分處理建議并及時移送任免機關、紀檢監察機關或組織(人事)部門。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采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探索使用智能手機采集數據。廣泛應用部門行政記錄,推進大數據在普查中的應用,提高普查數據采集處理效能。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各級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嚴禁向任何機構、單位、個人泄露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
(四)加強宣傳工作。各級普查機構要會同宣傳部門認真做好普查宣傳的策劃和組織工作。采用多種手段,廣泛深入宣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和要求,引導廣大普查對象依法配合普查,如實申報普查項目,為普查工作順利實施創造良好輿論環境。
附件: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19年10月31日
附件
廣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組 長:溫國輝 市委副書記、市長
常務副組長:陳志英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 組 長:陳 杰 市政府秘書長
刁愛林 市政府副秘書長
賴志鴻 市統計局局長
陳建榮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楊炳升 市公安局副局長
彭高峰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
王宏偉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唐小平 市衛生健康委主任
趙洪市 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局長
成 員:江永忠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陸志強 市委網信辦主任
曾衛東 市委臺辦主任
陳 爽 市教育局局長
汪茂鑄 市民族宗教局局長
何鏡清 市民政局局長
廖榮輝 市司法局局長
陳雄橋 市財政局局長
郭志勇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
袁桂揚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劉瑜梅 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
姚建明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
陳容秋 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劉保春 市港澳辦主任
黃碧玲 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隊長
過偉劍 廣州警備區副司令員
吳國祥 武警廣州支隊副政治委員
蘇 佩 越秀區區長
李海洲 海珠區區長
畢銳明 荔灣區區長
譚明鶴 天河區代區長
蘇小澎 白云區區長
陳 勇 黃埔區區長
邢 翔 花都區區長
陳德俊 番禺區區長
董 可 南沙區區長
蔡 澍 從化區區長
趙國生 增城區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統計局,辦公室主任由賴志鴻同志兼任。普查工作結束后,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自行撤銷。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20年2月13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