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來追回外逃人員264人 追回贓款14.37億元
近日,捷報傳來,廣州市外逃15年的“紅通人員”、職務犯罪嫌疑人羅衛民回國投案。
“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廣州市蹄疾步穩、一刻不歇。
9月27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五次會議審議廣州市監察委員會關于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情況的報告。這是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市監委專項工作報告。報告顯示,從2015年中央追逃辦部署開展“天網行動”至2021年8月,廣州市共從15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64人,包括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75人、“紅通人員”4人(其中“百名紅通人員”2人),共追回贓款14.37億元,防逃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有力遏制住外逃蔓延勢頭。
一組組數字的背后,是廣州市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廣州實際,緊盯境內境外“兩個戰場”,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強化政治引領
健全體制機制
“國際追逃工作要好好抓一抓,各有關部門要加大交涉力度,不能讓外國成為一些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鏗鏘話語,為新時代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指明方向。
2015年,根據黨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廣州市委把追逃追贓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納入反腐敗工作總體部署,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建立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由市紀委牽頭,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外辦、市國安局作為成員單位,設立中共廣州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市追逃辦”),吹響了廣州市“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號角。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印發年度工作要點,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重點任務,市追逃辦自成立至2021年8月,共開展督導158次,個案會商243次,對37起重點案件進行督辦。
強化政治引領、健全體制機制、凝聚各方合力,成果很快顯現:2015年7月,“百名紅通人員”第45號、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大敦村黨支部原書記吳權深被緝捕歸案。此后幾年,廣州市追逃追贓戰果呈現整體上升態勢。
尤其是2018年監察體制改革,為廣州市追逃追贓工作裝上新的強力“引擎”,一批歷時較長的重點、難點案件取得突破:外逃6年職務犯罪嫌疑人趙雪峰回國投案,外逃5年職務犯罪嫌疑人黃偉康回國投案……2018年1月市監委成立以來,共追回外逃人員135人,包括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47人、追回贓款10.51億元,追逃人數、追贓金額同比均大幅增長。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見證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形成的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追逃追贓治理效能的鏗鏘步伐。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監察機關既統籌協調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又直接承辦國際追逃追贓職務犯罪案件。”廣州市追逃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市委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下,市監委和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職、團結協作,建立起以反腐敗協調小組統籌協調、市追逃辦專責、公檢法司分工配合的工作體系,形成全市追逃追贓“一盤棋”的工作格局。
開展“天網”行動
推進個案攻堅
在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中,廣州市系統梳理重點個案,把“百名紅通人員”和上級督辦交辦案件作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吳權深的成功歸案,是廣州市扎實開展個案攻堅的典型實例。吳權深是“百名紅通人員”中唯一的村黨支部書記。在2012年外逃時,他佯裝購買某國機票,扔下“煙霧彈”不知所終。但“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聰明的獵手”,追逃人員經過扎實細致排查,最終確定吳權深藏身之處,2015年7月將他緝捕歸案。這是“天網行動”啟動以來,廣東追回的首名“百名紅通人員”。
“百名紅通人員”、花都區政協原主席王雁威于2013年6月畏罪潛逃,并故意散布自己外逃國外等虛假消息。2015年4月,中央追逃辦將王雁威列入“百名紅通人員”名單,實施全球通緝追捕。中央追逃辦掛牌督辦,省追逃辦直接包案,在上級的統一指揮下,廣州市追逃辦會同執法機關進行拉網式調查偵查,歷盡艱辛曲折,最終鎖定其國內藏身之處,于2016年6月將其緝拿歸案。
全國重點追逃對象、潛逃22年的原中國農業銀行花都支行營業部辦事員錢小明被緝捕歸案;白云區人和鎮建南村黨支部原書記蘇協時主動回國投案……在強化個案攻堅的同時,廣州市持續加大對國有企業、國有金融機構、基層自治組織等重點領域追逃力度。2018年至2021年8月,共追回上述領域外逃人員28人,占同期追回總數的20.7%。
“天網行動”自2015年開展至今,已走過7個年頭,廣州市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捷報頻傳,碩果累累。2018年廣州市監委成立以來,追逃力度不斷加大,2018年至2020年分別追回27人、57人、36人,追回贓款1.34億元、7.6億元、0.96億元,追逃人數和追贓金額連續3年位居全省前列。
堅持法治思維
法網對接“天網”
“我們堅持運用法治化追逃追贓手段方式,對內做到銜接司法,對外注重與國際規則對接,將法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市追逃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探索開展法治化追逃。“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依法追逃,是成功追回黃偉康最為關鍵的‘利器’。”據廣州市追逃辦有關人員介紹,2018年10月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增加了“刑事缺席審判制度”,市追逃辦敏銳捕捉到這一重大機遇,積極開展對廣州市知力稅務事務所原實際控制人黃偉康等三人刑事缺席審判實踐探索。廣州市監委先后5次與市檢察院、市法院會商研究缺席審判啟動、送達程序等問題。2019年10月,黃偉康主動回國投案并退贓800多萬元。
注重運用法律手段強力追贓。會同市法院、市檢察院積極運用刑事訴訟法中的違法所得沒收程序開展追贓,最大限度挽回經濟損失。在對內有效銜接司法的同時,廣州市對外注重與國際規則對接,織密反腐敗國際執法合作網絡,在全國、全省追逃追贓全局中擔當廣州責任。自2015年“天網行動”啟動以來,廣州市嚴格依規依法提請相關司法協助,先后提請發布“紅通”、提請刑事司法執法協助和港澳地區協查100余次,一大批外逃人員和贓款被依法依規追回。據悉,2016年至2021年8月,廣州市通過異地追訴、境外緝捕等國際司法執法合作方式從境外追回51人。
深化標本兼治
筑牢防逃堤壩
既要“揚湯止沸”,更要“釜底抽薪”。扎緊織密防逃的“籬笆”,堅持追逃防逃一起抓。
為從源頭上防范遏制腐敗分子潛逃境外、非法轉移財產,建立健全防逃制度機制,廣州市持續深化標本兼治,緊盯“人、證、錢”三個關鍵環節——
盯住人——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將防逃工作嵌入對公職人員監督管理,開展“裸官”清理,查核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情況。
盯住證——深入開展違規辦理和持有因私出國(境)證照問題專項治理,強化對公職人員因私出國(境)的審批把關,對有外逃傾向的列為監督重點,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盯住錢——推動防逃程序嵌入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市區巡察等工作,及時跟進做好相關防逃措施。
“走是窮途,逃是末路,如果走了還不自首的話,那絕對是死路。”在《窮途末路——廣州市花都區政協原主席王雁威逃亡警示錄》中,“百名紅通人員”王雁威聲淚俱下,悔恨不已……廣州市用“身邊事”精心攝制警示片教育警醒“身邊人”,以案為鑒,警鐘長鳴,筑牢“不敢逃”“不能逃”“不想逃”的堅固防線。
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國際追逃追贓一刻也不松懈。“當前,廣州市追逃防逃追贓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對監察機關依法履行相關職責提出更高要求。”廣州市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落實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審議意見,推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取得更大成果,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