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數據快遞

廣州經濟7月延續平穩運行態勢

  • 聽全文
  • 2023-08-26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暑期經濟升溫、新興動能引領轉型

業內:下階段要打好各方“組合拳”,夯實廣州經濟發展底座

  8月25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1-7月廣州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在當月暑期經濟加快升溫、文旅需求持續釋放的帶動下,1-7月全市生產需求總體穩定、服務消費持續回暖、新興動能引領轉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運行。

  焦點一:新能源汽車增勢良好,消費品制造業持續回升

  從工業生產來看,消費品制造業持續回升。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8%。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7%,其中新能源汽車增勢良好,實現產量同比增長1.0倍;部分車型產出較好,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量同比增長23.1%。

  記者了解到,廣汽埃安上半年實現產銷21.67萬輛和20.9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7.39%和108.81%,且連續4個月銷量穩居4萬臺以上,銷量位居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第三位。廣汽埃安今年六七月已連續兩個月實現盈利。汽車出口也有望成為廣州新能源汽車新的增長點。

  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顯示器產量分別增長47.8%、38.6%、23.1%。

  從工業投資來看,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較好。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態勢,同比分別增長18.8%和14.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勢良好,增長15.8%。先進制造業中的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65.0%、81.9%和58.0%。

  “從廣州的經濟轉型升級角度來看,特別是產業結構調整、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速增長,成為廣州經濟增長的一大顯著亮點,說明廣州產業轉型升級是比較成功的,尤其是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數字化轉型,推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技術產品的持續發力和高速增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謝寶劍告訴記者。

  焦點二:暑期經濟加快升溫,文旅消費熱度不減

  服務業穩步恢復,文旅市場熱度不減。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錯月數據),旅行社、會展業復蘇勢頭強勁,分別增長1.3倍和1.5倍。游樂園、電影放映等服務型消費行業需求較旺,帶動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27.2%。

  旅游業的需求在暑期經濟中得到集中釋放。攜程暑期總結數據顯示,廣州進入暑期國內熱門旅游目的地前十位,目的地為廣州的暑期訂單量同比增長80%,廣東科學中心、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廣州塔、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白水寨風景名勝區成為暑期熱門景點。隨著家庭出游需求的增加,主題樂園迎來了大批游客。

  消費市場也持續回暖。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10.86億元,同比增長7.6%。“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華南重要的樞紐城市,廣州消費持續發力,助力經濟增長。尤其是接觸性服務業、餐飲文旅酒店等消費持續繁榮。超大人口規模和消費群體的優勢,也帶動了食品、飲料等日常消費品消費持續增長。”謝寶劍說。

  焦點三:客運高位運行,出口貿易增長較快

  暑期經濟的火熱,帶動交通運輸業持續釋放活力,客運保持高位運行。1-7月,全市客運量同比增長68.1%。其中,航空、鐵路、公路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1.2倍、79.7%、20.9%。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3498.18萬人次,同比增長1.2倍。全市貨運量同比增長2.0%。

  出口貿易增長較快,貿易結構持續優化。1-7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6343.7億元,同比增長8.1%。各種貿易方式中,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較快,同比增長23.6%,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69.9%,比上年同期提高8.8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0%,占出口總值比重為46.9%。

  此外,金融運行總體穩健,貸款規模穩步增加。7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15.95萬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全市存款余額8.55萬億元,同比增長8.3%。全市貸款余額7.40萬億元,同比增長10.4%。

  展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入駐 大力培育和發展中小微企業

  廣州市統計局分析認為,7月份,全市經濟延續平穩運行態勢,但經濟回升動力仍顯不足,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仍待加固。下階段,要持續堅持以政策優化提質增強市場信心、以市場需求牽引產業轉型、以科技創新培育發展優勢、以有效投資積蓄發展動能,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

  謝寶劍表示,接下來,廣州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好華南重要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以及人口規模巨大、人流量大等優勢,持續推動服務業,尤其是消費的快速發展;充分發揮商貿之都優勢,大力發展會展商貿、商務等高端商務吸引多方來客,發揮廣州在國內大循環的功能地位,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節點作用。

  另一方面,繼續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全面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戰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教育、醫療水平,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入駐。“下階段,要打好各方面‘組合拳’,尤其是廣州有中小微企業眾多的優勢,要大力培育和發展中小微企業,夯實廣州經濟發展的底座。”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