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廣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5%,同比上升0.8%;廣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3.4%。
業內分析稱,11月廣州CPI數據與全省、全國數據走勢基本保持一致。當前恢復消費者信心是關鍵,應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有的放矢、精準投放消費券,從而拉動消費。
CPI環比下降0.5%,恢復消費者信心是關鍵
11月份,廣州CPI環比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3%,非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5%;消費品價格環比下降0.2%,服務價格環比下降0.9%;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環比呈6降2漲態勢。
具體來看,教育文化娛樂類價格下降1.9%。11月份旅游業進入傳統淡季,旅游整體價格下降9.6%。交通通信類價格下降1.2%。受國際油價震蕩下降影響,汽、柴油價格分別下降2.8%和3.1%。受旅游淡季影響,飛機票價格下降8.4%。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0.3%。受節后居民外出就餐需求減少影響,餐館餐飲價格下降0.8%。食品價格下降0.3%,14個食品小類呈“6降7漲1平”態勢。受天氣晴好,農產品供應總體充足,加之節后消費需求有所回落,鮮活食品價格大多下降。其中鮮菜價格下降3.1%,蝦蟹類價格下降3.0%,豬肉價格下降1.2%。
“從CPI走勢來看,廣州的情況與全國情況基本一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分析認為,一方面,政府出臺的各項促消費政策有滯后效應;另一方面,當前市場需求不足值得關注,應該多措并舉、精準施策,促進市場信心的恢復。
“當前,恢復消費者信心是關鍵,要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有的放矢、精準施策。”林江建議,以消費券的發放為例,一方面,可以對現有消費券改良,增加消費券的投入;另一方面,進一步放低消費券的門檻,在派發上盡可能精準定位,拉長消費券的時限等條件進一步優化。還可以圍繞年輕消費者,調動各方資源,舉辦各類接地氣、有熱點的時尚消費活動;圍繞中老年人,與機構、團體舉辦健身類活動,從而拉動消費。
PPI環比下降0.5%,IPI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
11月份,廣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4%,環比下降0.5%;廣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解讀稱,從重點關注行業來看,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及燃油車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沖擊下市場份額下降的影響,11月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5.2%。受市場供應充足,下游需求不佳影響,鋼材、水泥、混凝土、砂石等黑色金屬及建筑材料價格下降,11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分別下降8.5%和9.7%。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博導張振剛認為,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廣州正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接下來需要從四個方面發力:做強頭部,要培育世界一流企業、跨國企業,提升龍頭企業國際配置資源的能力;做壯腰身,廣州市要繼續增加“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數量、質量,增強廣州產業發展的潛力和后勁;做大底盤,發展綜合型、行業性、專業性的平臺型企業,平臺型企業既是企業也是市場,充分發揮平臺型企業融合市場、融合產業和融合產品的功能。
此外,還要做優整個生態。“發展協同機制,加強政、產、學、研、用、金合作,促進人才流、資金流、數據流、信息流、知識流和物資流的融合,發揮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的賦能作用,讓六大要素相互協同融通,顯著增強創新能力,提升供應鏈水平,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更好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張振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