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對100家農業生產單位和500戶農戶的農產品生產價格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9年廣州市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2.5%,是近六年來首次出現下降的一年,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四點:一受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影響,出口受阻、部分農產品價格下滑;二受農產品供需市場變化的影響,農產品豐收、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下降;三受“甲型流感”影響,使生豬價格大幅下降;四受上年基期價格偏高的影響。
一、農產品生產價格變動情況及特點
2009年,我市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水平由2008年的同比上升10.2%轉為下降2.5%。其中,種植業產品生產價格上升0.6%,林業產品生產價格下降0.3%,牧業產品生產價格下降8.6%,漁業產品生產價格下降3.3%(見圖1)。
2009年,我市農產品生產價格走勢變化較大(見圖2)。1-3季度由高往低,緩慢下滑,同比分別下降4.4%、5.8%和5.4%,到第4季度止跌回穩開始上升,同比上升3.2%。
1.種植業產品生產價格低開高走,全年累計與上年基本持平(見圖3)
2009年,我市種植業產品生產價格比上年上升0.6%。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7%,二季度下降2.9%,三季度下降0.2%,四季度上升5.6%。分大類看,糧食生產價格上升0.1%,保持平穩;蔬菜、園藝作物生產價格下降1.6%;水果生產價格大幅上升13.1%。
?、偶Z食價格保持平穩的態勢,比上年上升0.1%。其中,稻谷上升2.4%;薯類上升1.4%;玉米下降4.2%。糧食價格保持平穩的主要原因:為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近年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如種糧直補,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糧食價格的相對穩定。
⑵蔬菜價格略有下降,比上年下降1.1%。其中,葉菜類下降1.1%;瓜菜類下降6.9%;塊根莖菜類上升10.5%;茄果菜類和蔥蒜類分別下降3.3%和3.1%。造成蔬菜價格波動較大的原因:一是氣候因素影響。2008年由于受到雨雪冰凍災害、強降雨、強臺風的影響,蔬菜減產,價格大幅上升。而2009年氣候適宜、風調雨順,蔬菜生長較快,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下降。二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前三季度部分農業企業的農產品出口受阻,外銷轉為內銷,導致蔬菜價格下降。
?、瞧渌鼒@藝作物價格比上年下降3.3%。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9.7%,二季度下降8.9%,三季度下降0.1%,四季度上升5.0%。分品種看,盆栽觀葉植物下降3.4%;盆景下降9.5%;其它盆栽植物下降8.9%。其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機影響,部分農業企業的園藝作物產品出口受阻及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減少,使其價格下降。
⑷水果價格升幅明顯,比上年上升13.1%,拉動種植業產品價格水平上升1.7個百分點。其中,香(大)蕉上升17.4%,荔枝上升12.9%,龍眼上升16.1%。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水果運輸成本和貯藏成本增加,導致部分水果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二是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水果需求量增大。
2.林業產品生產價格趨向平穩
2009年,我市林業產品生產價格比上年下降0.3%。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升9.6%,二季度上升2.2%,三季度下降0.3%,四季度上升2.4%。分品種看,木材采運下降1.0%;竹材采運上升0.6%。林業產品價格水平升幅逐漸回落,趨向平穩。
3.牧業產品生產價格降幅較大
2009年,我市牧業產品生產價格比上年下降8.6%。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4.7%,二、三季度降幅擴大,分別下降11.6%和11.4%,四季度降幅收窄為8.6%。
⑴生豬價格大幅下降。2009年生豬價格比上年下降18.9%,影響牧業產品價格水平下降9.6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9.7%,二季度、三季度降幅不斷擴大,分別下降33.3%和30.7%,四季度降幅收窄,為下降8.6%。其中,生豬平均單價為12.4元/公斤,與上年15.74元/公斤相比,下降21.2%。生豬價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場供大于求,2007年因生豬供不應求使價格高企,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補貼生豬養殖優惠政策,刺激生豬生產,生豬供應量增加使得價格出現大幅回落。二是由于2009年上半年“甲型流感”暴發初期對豬傳染疾病的誤解產生的恐慌心理,導致人們對豬肉需求減少,對生豬價格下降造成較大的影響。
?、苹钆!⒚u、毛鴨、禽蛋、牛奶價格分別上升25.1%、2.0%、4.1%、1.8%和3.1%。禽畜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甲型流感”暴發初期對豬傳染疾病的誤解,使消費者轉向購買其他禽畜產品。二是因為飼料價格上升導致飼養成本增加;而牛奶價格上升是因為上年外省奶業出現三聚氰胺事件,令本地牛奶走俏,導致價格上升。
4.漁業產品總體價格下降,但海水產品價格上升
2009年,我市漁業產品生產價格比上年下降3.3%。分季度看,一、三季度下降幅度較大,分別下降11.1%和17.1%,二季度降幅收窄,下降5.4%,四季度上升3.0%。
?、藕Ka品價格升幅較大。2009年廣州市海水產品價格升幅達14.6%,升幅比上年擴大7.6個百分點,拉動漁業產品價格上升1.4個百分點。升幅較大的是優質海水魚和其它海水魚,價格分別上升29.8%和21.0%。海水產品價格保持高位的原因:一是海水產品需遠洋捕撈,漁業生產燃油費用大,捕魚成本較高;二是附近海域環境污染較大,近海捕撈產量降低。
?、频a品價格下降5.3%,影響漁業產品價格下降4.8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三季度降幅較大,分別下降13.1%和20.4%;二、四季度降幅收窄,分別下降7.4%和1.0%。分品種看,價格降幅最大的品種是鰻魚,下降26.5%;其次是觀賞魚,下降18.6%;鯪魚和魴魚分別下降8.5%和7.4%;河蝦、麻蝦、肉蟹分別下降12.9%、7.9%和9.6%。
淡水產品價格下降的原因:一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鰻魚、觀賞魚等部分漁業產品出口受阻,內地市場銷售不暢,導致價格下降;二是基期價格較高,由于2008年年初,部分淡水魚受災凍死,產量明顯減少,價格上升;三是2009年氣候溫和適宜,淡水魚類產量大幅增加,市場供應充足,導致淡水產品價格高位回落。
二、保持農產品生產價格平穩運行的對策措施
農產品生產價格下降,一方面直接影響農民收入,加大了農民增收的難度;另一方面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及將來農產品的供應。因此,保持農產品價格平穩運行對于保障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議采取如下對策措施:
1.進一步貫徹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業生產補貼。各級政府要繼續加大財政支農的投入力度,如加大對種糧、種菜、養豬等補貼,適當擴大補貼范圍和提高補貼標準,完善補貼方式??蓛斣嚱⑥r資價格上升與對農民補貼掛鉤的聯動機制,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收入。
2.加大穩定生豬價格政策的力度,防止生豬價格大起大落。生豬價格從2007年開始上升,到2008年一季度達到頂峰后一路向下,目前的價格已經接近升價前的水平。而農戶養豬成本較高,雖然國家對飼養母豬有補貼,但如果生豬價格繼續下降,將導致養豬戶的虧損,影響農戶養豬的積極性,再次出現生豬供不應求的狀況。因此,政府應制訂相應的措施,避免出現生豬價格大幅上升的情況發生。
3.加強對農產品市場的監管和調控,避免農產品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糧食、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生產具有周期性和波動性的特點,其價格波動太大,對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過高的價格會增加農業生產的盲目性,過低的價格會嚴重損害農業生產者的利益,最終引發價格的又一輪暴漲。因此,必須加強對農產品市場的監管和調控,建立主要農產品最低價格保護制度,增加主要農產品的儲備,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此外,還要重視和完善畜禽等價格預警監測工作,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政策的調控功能,幫助農業生產者規避市場風險。
2010年我市將繼續加大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的精神力度,進一步落實強農惠農的政策,預計2010年廣州市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水平將在2009年第4季度止跌回升的基礎上總體保持相對穩定,并有小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