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份,我市工業企業努力克服電力供應緊張以及連續強臺風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速低幅回落。7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58.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9 %;1-7月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028.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7個百分點。(以上數據未經省統計局核實,為初步核算數)
1.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
7月份,相繼而來的臺風雖然沒有正面襲擊廣州,但隨之而來的連場暴雨造成不少工廠廠房受浸;此外連日的高溫天氣,使我市電力供應更為緊張;加上工業品銷售市場競爭的加劇,對工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1―7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821.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但比今年1-6月累計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從經濟類型分組看,我市各種經濟類型工業企業除股份制企業和其他企業外,增速均比1―6累計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三資企業、國有企業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2589.47億元和260.63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7.2%和18.4%,增速分別比1-6月累計回落1.3個和2.4個百分點。從輕重工業看,全市規模以上重工業實現產值2373.45億元,增長21.8%,增速比1-6月累計回落1.2個百分點;輕工業實現產值1448.11億元,增長10.8%,增速比1-6月累計回落0.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0.31億元,同比增長11.9%,增幅比上月回落了5.9個百分點,總量減少15.99億元。工業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產值大戶生產放緩。在全市工業產值百強企業中(截至今年7月止,下同),有近五成(共47家)的企業減產(與上月比,下同),合計減少產值46.34億元;其中產值前10名的企業中有8家減產,合計減少產值22.66億元。產值大戶出現較大面積減產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產值大戶生產快速回升。由于下半年我市工業總產值的對比基數逐月擴大,因此未來的幾個月廣州工業增長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1-7月累計,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6.78億元,月均新增產值85.25億元。
2.民營工業增勢喜人,增速居全市各種經濟類型分組之首
今年以來,我市民營工業充分發揮靈、活、快的特點,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經濟效益總體水平同步提高。1-7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74.88億元,同比增長23.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幅5.7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市各種經濟類型分組之首(分別比股份制企業、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增速高4.2個、4.7個和5.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9.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4個百分點。在全市工業百強企業中,民營工業企業占了8席,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98.58億元,同比增長41.2%。
民營工業在生產快速增長的同時,盈利能力同步提高。1-6月止累計,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合計實現利潤12.73億元,同比增長40.8%,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0個百分點;虧損面為22.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4個百分點。
3.南沙區發展迅猛,月度產值實現翻一番
在豐田汽車的拉動下,南沙區工業發展令人矚目。7月份,南沙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1.93億元,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達1.1倍;1-7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96.57億元,同比增長50.0%,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6個百分點。隨著南沙港、南部快速路等的建成,大型船舶、石化等現代裝備工業將陸續進駐,南沙區將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4.三大支柱產業增速回落
7月份,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石油化工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32.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單月增速自今年以來首次跌破10%,總量比上月減少16.23億元。其中,電子產品制造業、石油化工制造業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60.15億元、88.74億元,分別增長5.6%和19.2%。豐田汽車的正式投產使廣州汽車工業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7月份,我市汽車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3.7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月度增幅自1998年廣州本田汽車投產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從三大支柱產業對全市工業的拉動情況看,1-7月累計,三大支柱產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620.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2%,拉動全市規模上工業增長8.0個百分點,即三大支柱產業平均每增長2.4個百分點可以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0個百分點(反之亦然)。因此三大支柱產業必須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勢頭,才能保證我市工業持續快速發展。
5.產銷銜接保持較理想水平
1-7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8.4%,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產銷銜接保持較理想水平。從輕重工業分組看,輕工業產銷銜接比重工業好,產銷率為99.1%,高于重工業1.1個百分點。從行業大類分組看,在全市35個大類行業中,有11個行業產銷率超過100.0%,分別是飲料制造業(110.8%)、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107.3%)、造紙及紙制品業(104.1%)、紡織業(102.4%)、化學纖維制造業(102.2%)、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101.4%)、專用設備制造業(101.2%)、通用設備制造業(100.5%)、農副食品加工業(100.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00.0%)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100.0%)。
7月份,部分工業產品產量出現下降。在納入統計的全市60種主要產品中,有25個產品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有22個產品產量比上月下降。其中,汽車4.2萬臺,比去年同期下降1.6%,比上月下降13.0%;中成藥3350噸,比去年同期下降7.4%,比上月下降29.7%;摩托車25.47萬臺,比上月下降15.8%;柴油24.1萬噸,比上月下降10.5%。
6.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全市工業經濟在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運行質量與效益同步提高。1-6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89.1,比上年同期提高9.9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2點。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90.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8%,扭轉了去年利潤負增長的趨勢。全市實現利潤超億元的企業26家,合計實現利潤154.55億元,同比增長25.9%,占全市利潤總額的81.1%。在全市35個大類工業行業中,贏利的行業有31個;其中,有16個行業實現利潤增長,3個行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扭虧。有1個行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實現減虧,1個行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虧損增加,2個行業贏轉虧,分別是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以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利潤總額超過10億元的工業大類行業有6個,分別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63.82億元)、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45.94億元)、食品制造業(11.9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1.9億元)、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0.70億元)和煙草制品業(12.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虧損工業企業虧損額繼續攀升。1-6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8.6%,比上年同期擴大0.7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46.67億元,同比上升81.6%,上升幅度較1-5月累計提高2.8個百分點。從分行業的數據看,虧損大戶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12.80億元)、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7.52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4.98億元)、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3.06億元)、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2.25億元),以上五個行業合計虧損30.61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虧損工業企業虧損額的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