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統計分析

2008年廣州市對外經濟規模繼續擴大,增速明顯放緩

  • 聽全文
  • 2009-03-31
  • 來源:市統計局
  • 分享到
  • -

    2008年廣州市進出口貿易、實際使用外資、城市接待等方面繼續發展,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對外經濟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一、進出口總額躍上800億美元新臺階

    2008年,廣州市進出口總額819.52億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1.5%,增幅回落3.7個百分點,是2002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其中出口額429.64億美元,增長13.4%;進口額389.88億美元,增長9.5%,增速同比分別回落3.6個和3.9個百分點。廣州市外貿進出口運行的主要特點有:

    (一)全年進出口呈前高后低、多次起伏態勢

    2008年前3季度我市進出口628.79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總體增長勢頭較好。進入4季度,在全球經濟環境日趨嚴峻、國際市場需求萎縮、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回落的影響下,我市進出口大幅下滑。1-12月累計進出口總額增速比1-9月累計增速下滑4.9個百分點。

    2008年在國內外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下,進出口增速起伏震蕩。其中三次最主要低谷是:受春節與上年錯期和南方冰災影響,2月當月進出口增速跌至7.5%;受7月1日起調高3000多種商品出口退稅率,部分企業延緩出口,以及上年7月1日起大規模調低商品出口退稅率,企業搶關出口加大上年同期基數的影響,今年6月當月進出口增速跌至6.2%;進入4季度,全球經濟低迷、外需萎縮對我國外貿市場的影響開始顯現。11月、12月當月進出口先后下降7.9%和7.8%, 其中出口分別下降1.8%和5.3%,進口分別下降14.6%和10.4%。

    (二)一般貿易增速高位回落,加工貿易比重下降

    2008年我市一般貿易進出口額39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4.6%,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0.5個百分點,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47.7%。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91.65億美元,增長13.3%;一般貿易進口199.61億美元,增長15.9%,增速同比分別回落12.0個和9.1個百分點。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限制加工貿易的調控政策,加工貿易增長放慢。2008年加工貿易進出口額358.91億美元,增長9.1%,增速同比回落0.6個百分點,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43.8%,比重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加工貿易出口額222.33億美元,增長9.9%,增速同比回落1.5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口額136.58億美元,增長7.7%,增速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我市加工貿易運行平穩。

    (三)外資企業貿易額穩居首位

    我市外資企業出口額253.87億美元,同比增長14.6%,占全市出口額的59.1%,在各經濟類型中穩居首位;國有企業出口92.17億美元,增長8.8%,占全市出口額的21.5%;私營企業出口76.71億美元,增長16.7%,增速回落28.1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額的17.9%;集體企業出口6.01億美元,下降11.0%。

    我市外資企業進口218.32億美元,增長12.7%,占全市進口額的56.0%;國有企業進口85.80億美元,下降5.0%,占全市進口額的22.0%;私營企業進口72.36億美元,增長18.3%,占全市進口額的18.6%;集體企業進口6.74億美元,增長9.0%。

    其中,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8年出口交貨值增長8.5%,低于全市出口平均增速4.9個百分點;增速回落4.6個百分點,比全市出口增速回落幅度高1.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放緩跡象更加明顯。

    (四)機電產品和大部分大宗出口商品保持增長,價格上漲是推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8年機電產品出口額225.25億美元,增長17.2%,拉動出口增長8.7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額的52.4%,比重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4.76億美元,增長7.2%,其中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出口下降1.5%,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偏低的主要原因;農產品出口在國家取消出口退稅等政策的影響下,增長1.2%,增速回落9.6個百分點。

    大部分大宗出口商品保持增長。其中增勢強勁的商品有: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增長16.5%,增幅比上年提高8.7個百分點;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出口增速由上年的下降5.9%轉為增長6.8%;船舶、汽車、家具及其零件、箱包及類似容器出口保持強勢增長,分別增長1.1倍、22.8%、34.0%和27.8%。服裝及衣著附件等部分大宗商品出口下降或增長緩慢。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下降6.0%;塑料制品出口下降22.2%;鞋出口增長3.4%,增速回落4.8個百分點;玩具出口增長1.6%,增速下滑13.3個百分點。

    在有實物量統計的12種主要大宗出口商品中,4種商品出口實物量下降,價值量增長;3種商品價值量增速高于實物量增速;3種商品價值量降幅小于實物量降幅,顯示出口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價格上漲因素推動的。

    (五)進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外貿順差比重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機電產品進口加速增長,全年達158.79億美元,同比增長11.1%,比上年加快6.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進口77.87億美元,增長6.1%,上年為下降5.8%。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口的增加,有利于促進我市利用國際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優化產業結構。農產品進口28.72億美元,增長31.6%,增速高于全市進口平均增速22.1個百分點。初級商品進口87.55億美元,增長26.1%,增速高于全市進口平均增速16.6個百分點。其中,黃大豆進口增長27.9%,其他凍豬肉及雜碎進口增長1.6倍,酒類進口增長35.3%,5-7號燃料油進口增長42.5%,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增長77.7%。

    2008年我市外貿順差39.77億美元,增長74.2%。外貿順差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9%,低于全省(18.3%)和全國(11.5%)平均水平。

    (六)對新興市場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對部分傳統市場出口增速回落

    2008年,我市繼續大力拓展新興國際市場,推動對外貿易多元化發展。其中對東盟出口31.44億美元,增長20.7%;對中東地區出口21.49億美元,增長24.5%;對非洲出口19.57億美元,增長25.6%;對拉丁美洲出口20.03億美元,增長31.3%,增速分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3個、11.1個、12.2個和17.9個百分點。

    由于國際金融動蕩,我市對部分傳統市場出口增速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對香港地區出口109.83億美元,增長8.9%,增速同比回落3.7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25.08億美元,增長18.9%,增速回落4.8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76.69億美元,增長14.2%,增速回落2.0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在上年零增長的基礎上,今年出口75.64億美元,恢復增長2.3%,但雙邊貿易額下降1.7%,是2002年以來出現的首次負增長。對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為287.24億美元,占全市出口額的66.9%。

    (七)進出口總額位居國內主要城市第五

    與上海、北京、深圳、蘇州、天津、杭州、無錫、寧波、青島等9個國內主要城市相比,2008年廣州市進出口總額位列第五,高于天津、寧波、無錫、青島、杭州;增長速度則位列第六,高于深圳、蘇州、杭州和無錫,高于廣東省平均增速3.7個百分點,但低于全國平均增速6.3個百分點。

    二、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平穩增長

    2008年,廣州市批準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項目)991個,增長3.3%;合同外資59.19億美元(其中新批29.74億美元,增資29.45億美元),下降15.9%;實際使用外資36.23億美元,增長10.3%。主要特點有:

    (一)千萬美元大項目平均規模繼續提高,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穩步增加
2008年全市批準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197個(其中新批102個,增資95個),涉及合同外資50.08億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資總額的84.6%。項目平均規模由上年的2492.49萬美元提高至2542.10萬美元。其中制造業大項目85個,服務業大項目108個,分別占總數的43.1%和54.8%。

    2008年批準國外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項目45個,涉及投資總額11.38億美元,合同外資3.86億美元。其中日立、江森自控、特易購等公司在穗均有較大投資。迄今為止,來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169家,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85家,涉及投資總額159.72億美元,合同外資59.06億美元。

    (二)大部分服務業引資保持發展勢頭,房地產引資出現明顯調整態勢

    2008年,廣州市除房地產外的服務業新設企業697家,增長33.5%;合同外資18.03億美元,增長52.0%,占全市合同外資的30.5%,比重比上年提高13.6個百分點。其中合同外資增長較快的行業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4.31億美元,增長91.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3.27億美元,增長1.3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5.50億美元,增長72.6%。實際使用外資也基本實現了相應增長。

    房地產業受國家政策調控、國內市場趨冷影響明顯,合同外資17.30億美元,下降37.4%;實際使用外資14.73億美元,下降9.1%。

    (三)外商投資發展總體勢頭放緩,增資項目大幅下降

    2008年我市合同外資下降,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回落2.1個百分點。其中,增資合同外資29.45億美元,下降33.0%,占全市合同外資的49.8%。主要原因:一是國際經濟形勢日趨緊張,外資存量減少,部分投資計劃擱置;二是中央關于房地產業的調控政策陸續出臺,國內房地產市場趨冷,外資進入更加理性,房地產業合同外資比上年減少10.34億美元;三是受“兩稅合一”政策影響,2007年下半年外商集中投資或增資,合同外資年增速達60.2%,導致上年基數較大,同時也透支了2008年的增資份額。

    (四)工業實際使用外資增勢較好,合同外資下降

    2008年工業實際使用外資15.56億美元,增長29.4%。其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4.82億美元,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的比重為40.9%,增長速度由上年下降30.6%轉為增長25.6%。三大支柱產業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2.71億美元,增長1.2倍;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2.43億美元,下降6.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2.26億美元,增長78.6%。
2008年全市批準工業外商直接投資合同243個,涉及合同外資23.62億美元,下降20.0%。其中制造業項目241個,合同外資22.83億美元,下降19.5%。三大支柱產業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項目14個,合同外資2.86億美元,下降31.7%;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項目41個,合同外資4.50億美元,下降12.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項目16個,合同外資1.57億美元,下降38.8%。

    (五)英屬維爾京群島、香港來穗投資此消彼長,歐美發達國家投資快速增長

    2008年香港在穗實際投資15.48億美元,增長43.6%;英屬維爾京群島11.02億美元,下降27.0%,來自上述2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73.1%。由于國家稅收政策調整,來自英屬維爾京群島等投資島的國際投資紛紛以股權轉讓的方式轉由香港投資,拉動香港合同外資較快增長,增速達31.2%;來自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合同外資則下降1.1倍。另外,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實際使用外資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87.0%、21.0%和62.9%。

    (六)登記注冊外商投資企業突破9000家

    2008年末我市實有外商投資企業9240家,其中當年登記注冊的企業866家。年末全外資企業6715家,占全部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72.7%。2008年登記注冊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制造業,分別為280家、195家和193家,上述3個行業占全市新登記注冊企業總數的77.1%。

    (七)廣州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位列第七

    與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天津、杭州、無錫、寧波、沈陽等9個引資規模相近的主要城市相比,廣州市2008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高于杭州、無錫和寧波,位列第七;增長速度高于深圳和寧波,位列第八。

    三、城市接待過夜游客增速放緩

    2008年以來,受前三季度人民幣持續升值、國際金融危機逐漸蔓延、國內先后發生自然災害、奧運期間加強簽證管理等因素影響,廣州市旅游業發展呈放緩態勢。2008年接待過夜游客3528.74萬人次,增長5.7%,增速回落7.1個百分點;旅游業總收入837.71億元,增長5.0%,增速回落8.9個百分點;旅游業外匯收入31.30億美元,增速由上年的增長14.1%轉為下降1.9%。

    (一)接待國內過夜游客增速高于接待海外過夜游客增速

    2008年,廣州市接待國內過夜游客2916.26萬人次,增長6.9%,增速回落6.9個百分點;接待海外過夜游客612.48萬人次,增長0.2%,同比回落8.1個百分點。接待國內過夜游客增速高于接待海外過夜游客6.7個百分點。

    在海外過夜游客中,外國人214.49萬人次,下降3.9%;港澳臺同胞397.99萬人次,增長2.5%。來穗旅游者最多的三個國家依次為日本、美國和馬來西亞,來穗游客人數分別為21.18萬人次、10.57萬人次和10.13萬人次。在前10位客源國中,除美國和韓國來穗游客保持增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均出現下降。

    (二)旅游行業接待游客大幅減少
  
    2008年,我市旅行社組團742.13萬人次,下降17.2%。其中國內游541.36萬人次,下降17.4%;出境游165.02萬人次,下降16.7%;入境游35.75萬人次,下降14.8%,其中外國人12.45萬人次,下降39.3%。旅游住宿設施接待游客2677.66萬人次,增長2.2%,增速回落8.3個百分點。其中星級賓館(酒店)接待游客570.81萬人次,下降5.5%。主要旅游景點接待游客5630.05萬人次,下降3.8%。

    (三)旅游業企業經濟效益回落

    2008年廣州市旅行社營業收入99.28億元,下降2.5%,上年同期的增長速度為23.3%。旅游住宿設施營業收入248.69億元,增長7.8%,增速回落2.5個百分點;開房率為59.02%,下降2.62個百分點。其中星級酒店營業收入66.59億元,下降1.0%;開房率為57.87%,下降3.20個百分點。主要旅游景點經營收入合計為19.66億元,增長5.8%,增速大幅回落33.8個百分點。

    (四)黃金周依然呈現相對繁榮景象

    2008年,春節黃金周、“五?一”小黃金周、國慶黃金周我市日接待過夜游客分別為12.61萬人次、24.06萬人次和26.46萬人次,分別是節日當月其他時段日接待過夜游客量的1.8倍、4.2倍和3.1倍。上述三個黃金周日均旅游收入分別為4.50億元、3.79億元和5.70億元,分別是節日當月其他時段日旅游收入的3.6倍、2.8倍和1.9倍。

    但黃金周12家零售業企業定點觀測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定點企業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4.3%,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3.0%,對商品零售的拉動作用減弱。

    四、對外經濟合作快速發展

    2008年我市在對外經濟合作和境外投資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主要特點有:

    (一)對外經濟合作高速發展

    2008年廣州市新簽對外經濟合作合同19872個,增長46.0%;涉及合同額3.04億美元,增長31.0%;完成營業額3.20億美元,增長50.0%。

    (二)對外勞務合作業務快速增長

    2008年我市對外勞務合作業務新派出勞務人員4840人次,截至年末在外勞務人員達7902人,增長32.7%;完成營業額3.12億美元,增長82.1%;新簽合同額2.94億美元,增長37.3%。其中對澳門輸出勞務增勢迅猛,完成營業額1.24億美元,增長1.2倍,占全市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的39.7%。

    (三)企業“走出去”實現新發展

    2008年廣州市核準境外投資項目33個,實現年度境外投資項目個數歷史之最,涉及總投資額1.19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1.14億美元。在投資主體中,公有制企業項目占主導地位,投資額為8925萬美元,占全市總投資額的75.0%。全年有9家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國門,開展國際化經營。對外投資涉及境外資源開發、中藥研究和商品展示等領域,實現跨國生產、境外服務,為有效規避貿易壁壘打下基礎。

    (四)軟件出口和技術進口取得較快發展

    2008年全市軟件出口4.67億美元,增長21.8%。其中,軟件產品項目232個,出口1.46億美元,增長90.9%;軟件服務項目410個,出口1.23億美元,增長38.0%;嵌入式軟件出口1.97億美元,下降9.3%。技術進口項目393個,進口5.85億美元,增長67.6%。其中制造業項目236個,進口4.59億美元,增長95.0%;技術咨詢服務業項目77個,進口0.86億美元,下降0.1%;房地產業項目38個,進口0.21億美元,增長1.9倍。

    五、對外經濟運行中需關注的問題與建議

    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急劇動蕩,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存在一些問題和不確定因素需要關注。

    (一)主要出口市場經濟情況不容樂觀

    2008年3季度,日本、美國、歐元區GDP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作為我市主要出口市場的發達國家經濟已經陷入衰退。金融風暴已經引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新興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將迅速下滑。世界銀行預測2009年經濟增長0.9%,國際貿易下降2.1%。全球性經濟減速很可能使2008年底出現的出口下滑態勢成為我市2009年出口運行的常態。2008年4季度我市對日本、歐盟等主要市場和東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均已出現增速下滑態勢。

    (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升級

    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減速。為了在短期內加速本國經濟回暖,刺激本國產品消費,各國很有可能展開新一輪的貿易壁壘戰。2008年我市遭遇了由美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貿易摩擦案件24起,比上年增加了1.2倍。

    (三)2009年上半年加工貿易出口可能延續降勢

    隨著外需進一步萎縮,2008年12月當月加工貿易進口下降10.5%,預示2009年上半年加工貿易出口可能延續降勢。另外,2008年我市服裝及衣著附件、鞋、塑料制品、玩具等大宗商品出口增速回落或下降,業內企業大都表示在自然減員后不會主動增員,將突顯就業問題。

    (四)2009年實際使用外資面臨下行壓力

    2008年我市合同外資下降15.9%,其中占合同外資總額近4成的制造業合同外資下降19.5%。合同外資存量增長減速直接影響2009年實際使用外資進度。

    現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減少匯率頻繁變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二是對符合產業調整方向的行業給予適度的稅收優惠政策,努力實現財政收入和企業效益的雙增長;三是對部分就業人數多的加工貿易出口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四是將擴大內需的工作落到實處,盡量避免“出口轉內銷”引起的原內銷商品銷量降低問題;五是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有效規避貿易壁壘,優化資源整合方式。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