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廣州經濟呈現又好又快增長。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98.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0%,全市經濟繼續在較快增長平臺上穩定運行。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71.26億元、1281.89億元和1844.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17.3%和12.1%,三次產業比例為2.23׃ 40.08 ׃57.69。經濟運行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結構優、運行穩”的特點。
一、速度快
(一)工業生產快速增長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80.10億元,同比增長21.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8個百分點。拉動工業快速增長的積極因素:一是三大支柱產業中的汽車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全市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417.95億元,同比增長37.3%,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1.1%。其中,汽車制造業在廣州本田發動機、廣州豐田整車、東風日產乘用車擴建及商用車等項目的拉動下,增勢明顯快于其他支柱產業,增速高達51.7%。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帶動作用增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148.57億元,同比增長29.4%, 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5.0%。三是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增勢強勁。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05.77億元,同比增長31.7%,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和全市平均增幅提高20.6個和9.8個百分點。四是大中型企業推動力增強。規模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978.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5%;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7.1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77.1%。
(二)消費需求增速加快
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股市財富效應的顯現,消費需求升溫。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1.03億元,同比增長16.7%,比上年同期增速快2.3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5064.72億元,同比增長26.2%,比上年同期增速快13.9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食品飲料煙酒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化妝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21.2%、16.2%和11.0%。汽車銷售持續走強,汽車類實現零售額127.29億元,同比增長28.1%。與住宅消費相關的消費品快速增長,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6.7%,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9.8%,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9.2%。
(三)外向型經濟較快發展
商品進出口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完成商品進出口總額345.7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6%。其中,進口166.51億美元,同比增長17.1%;出口179.20億美元,同比增長22.1%。貿易順差為12.69億美元,順差占全市商品進出口總額的比例為3.67%。機電產品和大宗商品出口增勢較好,機電產品出口90.66億美元,同比增長20.2%,占同期出口總額的50.59%。服裝、紡織制品、鞋類、印刷電路等大宗商品出口繼續穩步增長。主要出口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對日本、歐盟、香港、美國的出口分別增長21.9%、19.3%、17.2%和8.6%,對以上4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為126.61億美元,占廣州市出口總額的70.65%。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形勢良好,合同利用外資增勢突出。上半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5.79億美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5.24億美元,增長25.4%。由于一批2006年洽談的項目結轉至今年初審批并納入統計,今年以來我市合同利用外資金額增長突出,共簽訂合同外資金額34.23億美元,同比增長51.4%;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金額33.59億美元,增長54.9%。
二、效益好
(一)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節能、降耗、減污、增效”工作的扎實推進,全市經濟增長質量進一步提高。1-5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18.24,創近年來新高,比上年同期提高31.2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386.85,同比大幅提高98.2點。企業產銷兩旺帶動盈利能力再度增強,企業融資繼續得到改善,流動資金比較充足,勞動力需求保持穩定。企業家信心指數、企業景氣指數從去年四季度以來,連續三個季度均在高度景氣區間內雙高位運行。今年第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45.0,連續第三個季度運行在高度景氣區間,同比上升2.3點;企業景氣指數為149.6,為2005年以來的最高位,同比、環比分別上升6.5點、3.9點。企業利潤大幅上升,虧損額大幅下降。1-5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281.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3%,為2005年以來的最大增幅。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2.76億元,同比下降42.4%。
(二)財政收入增長較快
全市經濟的快速增長,有力地促進了稅收和財政收入的快速增加。上半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1066億元,同比增長26.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1.6個百分點。全市一般預算財政收入為238.04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0個百分點。一般預算財政收入中,營業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三大主體稅種分別完成稅收57.11億元、56.45億元和34.65億元,分別增長16.9%、19.9%和31.3%,對一般預算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合計達到70.0%。
(三)居民收入較大提高
上半年,全市職工工資總額為390.7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2%;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18981元,增長8.8%,增幅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559元,增長10.2%。其中,受政策性增資拉動,城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增長10.9%;受“牛市”財富效應影響,股息、紅利收入大幅增加,人均財產性收入增長1倍多。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680元,增長10.2%。
三、結構優
(一)工業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重工業實現產值同比增長27.6%,重工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5.79%,比上年同期提高3.75個百分點,工業重型化進一步增強。隨著我市工業企業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繼續快速增長,軟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取得較大進展。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同比增長29.4%,其中新產品產值實現成倍增長。在全市納入統計的60種主要產品中,部分工業品生產增長強勁。上半年,產品產量增速超過30%的共有10個,占16.7%;其中,增速超過40%的共有3個,分別是汽車(51.1%)、化學纖維(44.8%)和油漆(43.3%)。隨著節能降耗工作的推進,我市低能耗行業發展加快,部分高能耗行業發展放緩。上半年,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46.9%、41.2%和22.6%,與上年同期增速相比,分別提高了12.1個、16.5個和10.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6大高能耗行業中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由上年同期增長5.4%變為下降12.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由上年同期增長52.8%回落至22.6%。
(二)農業生產結構繼續優化
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123.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農業生產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提高。特色農業、高效農業和生態農業是今年我市發展的重點。農田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預計糧食產量2.66萬噸,比上年增加300噸。重點推進水果專業村的建設,優化水果品種,預計水果產量11.41萬噸,蔬菜產量162.76萬噸。花卉仍然是我市農業生產的主打產品,今年上半年花卉產值9.83億元,同比增長4.5%。在生豬和家禽價格持續攀升的帶動下,二季度末生豬和家禽出欄分別為122.5萬頭和6705.7萬只,分別增長7.3%和3.8%。魚塘低改(標準化整治)給養殖戶帶來長足和穩定的效益,淡水養殖潛力大,前景看好。上半年全市淡水產品產量18.99萬噸,同比增長 6.7%。
(三)商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
我市積極應對國家調整出口退稅率、人民幣升值和國際貿易反傾銷的新挑戰,大力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產品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軟件、機械裝備、生物醫藥等高端產品出口。一般貿易出口增勢強勁,增速遠高于加工貿易出口增長速度。上半年,一般貿易出口79.77億美元,同比增長33.7%。來料加工貿易出口和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分別為27.39億美元和68.5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6.5%。
四、運行穩
(一)市場價格總體漲勢平穩
我市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2.1%,漲幅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2.7%,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7%。在構成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價格中“五升三降”,在價格上升的五類中,食品類價格上漲幅度最大,構成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上漲5.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居住類、煙酒及用品類分別上漲3.9%、2.2%、2.0%和1.0%。在價格下降的三大類中,衣著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交通和通訊類分別下降4.2%、2.0%和0.5%。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 1.0%;其中生活消費價格上升0.4%,生產消費價格上升5.3%。上半年我市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分別上漲1.6%和4.7%。
(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
上半年,我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速度保持增長,但增幅明顯回落。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7.49億元,同比增長6.1%,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6.3個百分點。從三大類投資來看,基本建設完成投資288.09億元,同比下降10.6%,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43.16%,成為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更新改造完成投資109.92億元,增長18.6%;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66.51億元,增長28.0%。今年以來,我市新增固定資產大幅增加,完成335.74億元,增長61.1%。從固定資產投資投向的產業看,全市第一、二、三產業完成投資分別為0.35億元、133.56億元和533.58億元。第一、二產業投資均呈現下降,同比分別下降28.4%和27.7%。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2%,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同比提高9.3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中的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投資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1.4倍、1.3倍、79.8%和78.4%。
(三)金融運行總體平穩
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3517.54億元,比年初增長6.2%。受近期股市火爆、消費增加的影響,儲蓄存款出現分流現象,6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5506.50億元,比年初下降1.0%,而上年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比年初增長6.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8467.65億元,比年初增長6.8%。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為72.66億美元,比年初下降8.4%;外幣貸款余額為105.88億美元,增長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