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統計分析

廣州市夏收農作物保持穩定增長

  • 聽全文
  • 2009-09-07
  • 來源:市統計局
  • 分享到
  • -

  今年以來,廣州市各級政府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抓緊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上上半年天氣狀況良好,適宜耕作,使今年我市夏收主要農作物保持穩定增長。夏季農作物總收獲面積為141.54萬畝,同比增長0.8%。

  一、主要生產情況

  (一)糧食收獲面積略減,糧食單產明顯提高。今年夏季糧食收獲面積為62.02萬畝,同比減少2.0%,糧食產量為20.08萬噸,同比增長1.4%。去年由于持續暴雨對糧食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今年天氣狀況明顯好于上年,糧食單產明顯提高,種植結構繼續優化。今年夏收糧食畝產為324公斤,同比提高11公斤。其中,稻谷收獲面積為50.95萬畝,同比減少3.3%,稻谷畝產為327公斤,同比提高8公斤;玉米收獲面積為7.21萬畝,同比減少0.8%;番薯收獲面積為2.94萬畝,同比增長29.7%。

  (二)油料作物喜獲豐收。近年來,油料作物市場需求旺盛,價格走高,拉動了我市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種植。今年夏季花生收獲面積為6.47萬畝,同比增長12.9%,夏收花生總產量為1.10萬噸,同比增長15.2%,花生畝產為170公斤,同比提高3公斤。

  (三)花卉種植增速趨緩,收購價格下降。今年春季花卉種植面積為12.54萬畝,同比增長2.3%,為近三年來最低。夏收花卉收獲面積為5.63萬畝,同比增長11.9%。今年以來,花卉收購價格明顯下降,一季度花卉收購價格同比下降7.5%。進入二季度,花卉銷售形勢有所好轉,但花卉收購價格仍然下降。上半年花卉收購價格同比下降4.0%。花卉收購價格下降主要是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外銷和北運花卉銷售受阻。

  (四)蔬菜產量大幅增長,收購價格下降。今年廣州地區陽光充足,雨水適中,適宜蔬菜種植。夏收蔬菜收獲面積為66.18萬畝,同比增長2.1%,蔬菜產量為97.54萬噸,同比增長8.5%。蔬菜產量增加導致蔬菜收購價格大幅下降。二季度蔬菜收購價格同比下降6.2%。

  二、存在問題

  (一)糧食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農民糧食種植意愿難以激發。近兩年,雖然我市擴大了糧食補貼范圍,大幅提高了種糧補貼標準,但對于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的作用有限。目前,我市種植水稻每畝補貼120元,種植玉米每畝補貼10元。我市糧食作物主要由散戶種植,平均每戶糧食種植為1.6畝,平均每戶種糧補貼為192元,補貼金額偏低。加上核實糧食種植面積工作量大,補貼發放手續繁瑣,種糧補貼難以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二)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依然突出。今年,我市主要農產品生產都不同程度增產,而農產品收購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地下滑,不利于農民增收。以蔬菜為例,今年二季度蔬菜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由于蔬菜收購價格過低,個別地方出現農民寧愿蔬菜爛在地里也不收割的現象。

  (三)防范洪澇災害的能力有待加強。去年,受持續暴雨的影響,我市農業生產損失比較大。今年上半年雖然沒有發生大的自然災害,但也有個別地方因災受損,反映出我市農業生產抵御暴雨災害的能力比較薄弱。

  三、幾點建議

  (一)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糧食生產。糧食是百姓溫飽之源、物價平穩之基、經濟發展之要、社會穩定之本。我市有必要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重要性的認識,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糧食種植面積,并逐步建立促進糧食穩定增產的長效機制,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加強對水田的保護;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有效灌溉面積;三是繼續加大糧食種植補貼力度;四是推進農業用地流轉,鼓勵適度規模化種植。

  (二)繼續提高農業補貼標準,改進補貼發放形式。在目前難以大幅度提高糧價的客觀條件下,針對種糧比較效益太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仍然不高的現狀,適當地再提高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的標準,以解決農資價格漲幅大大超過種糧農民補貼的問題。強化惠農政策,適當改進相關的補貼方式。例如種糧補貼最好能按照糧食實際產量進行補貼,避免“按地補貼”的情況,真正做到對種糧農戶給予補貼,切實發揮好資金對種糧農戶的引導作用。簡化補貼發放工作程序,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支付效率。

  (三)大力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鼓勵適度規模種植。適度規模種植可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市場風險防范能力,便于農業補貼的發放。規范和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應堅持以法律為保障,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土地流轉實施細則,讓農民放心大膽參與土地流轉活動,確保規模經營健康發展。

  (四)繼續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抗災能力。今年的兩次臺風沒有正面襲擊我市,對我市的農業生產影響很小。下半年,有必要重點防范臺風對農業生產造成災害影響,加強防洪排澇設施的建設,為農業生產營造良好環境。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