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統計分析

2005年廣州市經濟發展情況

  • 聽全文
  • 2006-01-24
  • 來源:市統計局
  • 分享到
  • -

廣州市統計局副局長  賈景智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興來這里向諸位介紹廣州市2005年經濟發展情況。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先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2005年,是極其關鍵的一年,是“十五”計劃與“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一年來,廣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積極解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全年經濟增速呈“前低后高,穩步回升”的態勢。
 
    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如下:
 
    1.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初步核算,2005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5115.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0%,超過“十五”計劃預期目標(4880億元)235.75億元,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的臺階。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58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081.21億元,增長14.1%;第三產業增加值2908.96億元,增長12.6%。“十五”期間我市經濟年均增長13.8%,比“九五”期間快0.7個百分點,高于“十五”期間12%的預期目標1.8個百分點。從橫向對比看,廣州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大城市中仍居第三位。
 
    2.產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2005年廣州三次產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3.79?U40.98?U55.23調整為2.46?U40.68?U56.86。第一、二產業的比重分別下降1.3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比重回升 1.6個百分點。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84%、46.57%和52.59%。從三次產業增長速度看,“十五”時期我市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4.6%、15.2%和13.4%,第一、三產業分別比“九五”時期(分別為5.4%和13.7%)回落0.8個和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比“九五”時期(13.2%)快2.0個百分點。
 
    3.市場價格漲勢回落。一是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005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1.5%,漲幅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價格上升1.5%,服務項目價格上升1.4%。在八大類價格中,食品類、煙酒及用品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和居住類四大類價格分別上漲4.3%、2.4%、1.7%和2.7%,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持平,其余類價格下降,其中衣著類下降8.1%。“十五”期間,我市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分別為-1.1%、-2.4%、0.1%、1.7%和1.5%。受生產消費價格上升幅度較大的影響,2005年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3.8%;其中,生活消費價格上升2.9%,生產消費價格上升9.8%。二是生產價格漲勢回落。在鋼材、水泥等價格回落的影響下,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呈逐月回落態勢,全年上升7.9%,漲幅比上年回落3.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市工業品出廠價格也微幅回落,全年上升1.7%,比上年回落0.4點。2005年2月份以來,工業品出廠價格與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累計同比漲幅的“剪刀差”不斷縮小,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全年分別為8.8個、8.0個、7.2個和6.2個百分點。
 
    4.農業生產在結構調整中平穩增長。2005年,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20.4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113.2億元、林業產值3.7億元、畜牧業產值46.1億元、漁業產值38.3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9.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0.4%、4.8%、4.6%和13.0%。
 
    5.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一是總量增長速度快。2005年全市工業新增產值再次突破1000億元, 達1003.33億元。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6770.02億元,增長15.4%;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1867.53億元,增長14.8%,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4.37%。二是重工業發展快。輕、重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813.86億元和3956.16億元,分別增長10.0%和18.8%,重工業增速快于輕工業8.8個百分點。2000年我市輕重工業產值的比例為56.85?U43.15,2004年2月重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輕工業,至2005年末輕重工業比例發展為41.56?U58.44。輕重工業比例發生了逆轉,我市工業重型化趨勢顯著。三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較快。2005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710.44億元,增長17.4%,快于全市工業水平2個百分點;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5.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四是民營工業發展創佳績。2005年全市民營工業完成產值1458.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7個百分點,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1.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3.7個百分點。五是汽車制造業帶動效應顯著。2005年,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完成產值849.48億元,同比增長34.2%,比全市工業增幅高18.7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25.4%,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9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繼續高速增長,全年累計實現產值94.79億元,同比增長61.5%,增速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幅46.0個百分點。“十五”期間我市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5%,比“九五”時期(14.1%)快2.4個百分點,高于全市經濟增速2.7個百分點,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6.第三產業保持較快發展。一是消費品市場活躍。2005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898.74億元,增長13.2%,為1998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其中貿易業零售額1591.88億元,增長13.5%;餐飲業零售額301.73億元,增長14.4%。全市商品銷售總額為7368.95億元,增長14.9%。二是交通運輸業保持較快增長。2005年,全市完成貨運量37857.68萬噸,增長6.0%;客運量40540.90萬人次,增長9.7%;旅客周轉量973.32億人千米,增長13.7%。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6604.94萬噸,增長11.4%。集裝箱吞吐量507.77萬標箱,增長33.1%。其中廣州港南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提前半個月完成100萬標箱的生產任務,僅用一年的時間就達到了同類港口4―5年才能達到的生產水平,實現了投產第一年就形成規模的經營目標。全年實現郵電業務收入233.03億元,增長10.5%。三是旅游業快速增長。2005年,全市旅游業實現總收入624.68億元,增長14.2%。全市共接待過夜旅游者2850.56萬人次,增長6.6%;其中海外旅游者510.31萬人次,增長16.7%。
 
    7.固定資產投資適度增長。一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速度比上年回落。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45.33億元,增長7.1%,比上年回落7.7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建設完成投資708.23億元,增長16.8%;更新改造完成投資175.68億元,增長8.0%;房地產完成投資488.86億元,增長2.5%。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由上年的45.0%、12.1%和35.4%調整為49.0%、12.2%和33.8%,基本建設較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所占比重達到近10年最高位,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一、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由上年的0.22∶21.23∶78.55調整為0.10∶29.18∶70.72。工業投資力度加大。在第二產業投資中,工業投資的比重從2000年的69.15%上升到2005年的79.90%,比重提高了10.7個百分點,“十五”期間,工業投資平均每年增長27.3%。二是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2005年我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0.50億元,增長26.7%。 “十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投資5956.88億元,比“九五”期間增長54.5%;年投資額由2000年的923.6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1445.33億元,平均每年增長8.6%。
 
    8.外貿出口保持高位運行。一是增速快。2005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534.88億美元,增長19.4%。其中,出口266.68億美元,增長24.2%;進口268.20億美元,增長15.0%。“十五”時期,我市外貿出口合計904.33億美元,年均增長17.7%,比“九五”期間高出13.4個百分點。二是出口產品結構優化。2005年機電產品出口134.07億美元,增長28.1%,占全市出口總值的50.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值55.87億美元,增長29.7%,占全市外貿出口總值的21%。三是出口市場多元化。2005年,我市對美國、歐盟出口分別增長32.1%和29.8%;對香港、日本出口的增速則為13.4%和3.4%。與此同時,一些新興市場顯示快速成長。對東盟、俄羅斯、韓國、非洲等的出口分別增長30.3%、 56.6%、27.7%、30.6%。總體看,我對美國、歐盟、香港和日本四大傳統出口市場的依賴有所降低,對四大傳統出口市場的出口比重已由上年的78.1%降至76.5%。
 
    9.利用外資規模擴大。2005年,外商在我市直接投資26.49億美元,增長10.3%。利用外資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投資來源地以周邊國家或地區為主,歐洲投資大幅增長。香港、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實際投資占全市外商實際投資的六成;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實際投資均增長一倍以上。二是制造業為利用外資主體。2005年,制造業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達17.09億美元,增長8.9%,占全市的64.53%。三是第三產業利用外資增幅較快。2005年第三產業實際利用外資8.81億美元,增長14.7%,占全市的33.26%。
 
    10.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5年,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33839元,比上年增長9.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287元,增長8.3%。人均消費性支出14468元,增長10.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7080元,增長6.9%。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一是居民家庭支出中的服務性消費支出逐步擴大,食品支出不斷縮小。2005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總額的35.02%,農村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的41.81%。 2005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7.31%,比上年回落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3.22%,比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二是汽車等消費熱點持續升溫。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費支出比上年增長44.3%,每百戶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由上年的4.0輛提高到6.3輛;城市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比上年增長5.0%。2005年末,我市城鎮從業人員為331.8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7.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08%,比上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
 
    11.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2005年,我市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佳績。23所示范性高中基本建成,大學城二期工程、市第二少年宮、市胸科醫院等一大批項目相繼建成,廣州歌劇院、廣州新電視塔動工建設,廣州新圖書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建設進度加快。文化事業蓬勃發展。通過舉辦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展示了廣州的風采和魅力。競技體育取得好成績。2005年廣州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10個、亞洲冠軍3個、全國冠軍55個。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廣州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2005年獲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安定和治安穩定。2005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數10.5萬宗,同比下降5.7%;當年破案3.7萬宗,破案率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
 
    2005年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經濟發展資源瓶頸制約問題突出。如電力供應緊張,使我市工業生產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市場競爭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對于電力供應問題,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良好。原材料價格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實施,上漲趨勢已有所緩和。
    上述情況表明,2005年我市國民經濟總體形勢是好的,取得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這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積極工作的結果,也是經濟增長內在活力增強、國內外經濟環境趨好的結果。
 
    我們認為,2006年我市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三大需求中,出口增長可能趨緩,投資、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增強。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