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82.39億元,同比增長17.2%。1-4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74.06億元,同比增長1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一、 工業生產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1-4月份廣州工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主要依靠以下四大動力支撐:
1.“三資”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形成的推動力:“三資”企業仍是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1-4月累計,在各種經濟類型中,“三資”企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對全市工業經濟的貢獻份額最大。1-4月累計規模以上“三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57.52億元,同比增長22.9%;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8.7%,增幅為各經濟類型之首,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1.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股份制工業保持較快增長,1-4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84.62億元,同比增長22.1%。其中,國有企業增長15.4%、股份合作制企業增長9.9%;集體企業、其他類型企業為負增長,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1.4%和19.6%。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推動力量日益增強。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總量大、增速快,1-4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82.56億元,同比增長30.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幅9.6個百分點, 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0.9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45.3%,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6個百分點。
2.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力:經過近幾年來的結構調整,全市工業結構在調整和發展中不斷得以優化和升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呈不斷加快、比重日益提升之勢,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1-4月累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96.74億元,同比增長29.5 %,比全市工業增速快8.3個百分點, 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4.6%,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3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成倍增長,1-4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產品產值293.86億元,同比增長1.5倍。從行業分布來看,新產品產值份額大、增速快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247.17億元,增長1.1倍)、通用設備制造業(8.65億元,增長51.0%)、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7.29億元,增長67.2%)、橡膠制品業(4.25億元,增長30.4%)、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2.81億元,增長48.7%)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2.29億元,增長41.7%)。
3.支柱產業推動力:1-4月累計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石油化工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143.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4%,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3.2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上工業增長7.4個百分點。4月份,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快速增長的拉動下,石油化工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3.74億元,同比增長31.7%,增幅居三大支柱之首;汽車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3.13億元,同比增長29.9%;在建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旭麗電子有限公司、廣茂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回暖的帶動下,電子產品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8.92億元,同比增長1.1%,當月扭轉了今年以來同月生產負增長的局面。
4.大中型企業推動力:1-4月累計,規模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86.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6%;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1個百分點,比全市平均增幅高2.4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79.8%。全市累計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32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1家,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947.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93.9%,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9.9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大中型企業尤其是生產上規模的大企業是推動廣州工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工業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升
在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工業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不斷提高,形成生產、效益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1-3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14.4,比上年同期提高31.2個點。在構成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的七項指標中,除產銷率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逆指標)上升1.6個百分點外,其余指標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總資產貢獻率提高2.8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提高1.6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提高0.01次,成本費用利潤率提高2.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25.8個百分點。1-3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251.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4%;其中利潤總額160.73億元,增長50.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超億元的企業共21戶,比上年同期增加2戶,合計實現利潤總額119.65億元,占全市利潤總額74.4%。其中,南方電網、廣州本田汽車、廣州豐田汽車、寶潔等前20戶盈利企業合計實現利潤118.54億元,同比增長55.5%,占全市利潤總額的73.8%,是全市工業利潤的主要貢獻力量。分行業看,有20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個行業扭虧為盈,2個行業減虧。利潤總額超10億元的行業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利潤55.62億元,增長48.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利潤32.85億元,增長84.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28.23億元,增長35.0%)。
三、工業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
1.工業生產增速略有回落。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92.66億元,雖比上年同期增長17.5%,但比上月增幅回落了6個百分點;1-4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558.24億元,增長21.2%,增幅比一季度低1.2個百分點。4月份工業增長回落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廣州本田、豐田汽車等重點企業產值減少。4月份,汽車產量比上月下降21.7%,汽車制造業產值比上月減少28.1億元。二是上年工業總產值的對比基數逐月增大,按上年各月的工業總量推算,在今年未來的8個月內,每增加1個百分點(按現行價計),逐月要新增5-7億元的工業總產值,工業加快增長的壓力較大。
2.民營經濟總量偏低,增幅緩慢。1-4月累計,全市民營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330.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7%,增幅低于全市平均增速9.5個百分點,民營經濟總量占全市的12.9%,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其中產值超億元的民營企業只有29家,占全市超億元企業總戶數的8.9%。
3.工業發展后勁不足。工業投資是支撐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以來,全市工業投資始終低迷。1-3月累計完成工業投資55.4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3%。工業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力生產供應業、石油化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電子信息制造業,四大行業占全部工業投資的60.0%。而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投資分別占全市工業的比重僅為1.8%、2.0%和2.4%。外商投資增長乏力,1-3月累計,全市工業實際使用外資1.9億美元,同比下降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