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背景及依據
近年來,廣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消防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不斷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了重大消防安全風險,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了全市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廣州市在省政府消防工作考核中連續4年獲評“優秀”等次。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依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銜接國家、省消防工作發展有關規劃文件,我市深入開展專題研究,編制了《廣州市消防工作“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主要由五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總結發展現狀,研判面臨形勢。“十三五”期間,廣州全面落實國家和省政府消防工作部署,不斷壓實消防安全責任,持續優化社會消防安全環境,大力加強消防安全基礎建設,全面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消防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十四五”時期,我市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為消防工作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第二部分,明確總體要求,提出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有效運行,火災事故防控水平大幅提升,消防安全形勢根本好轉,覆蓋城鄉的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全面構建,依法治理、科學救援、智慧應急水平達到新高度,并從“十萬人口火災事故死亡率”、“專職消防人員占總人口比例”、“十萬人擁有消防救援站”等方面定性、定量結合描述“十四五”規劃目標。
第三部分,部署“九大任務”,完善治理體系。結合廣州實際,明確了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強化消防安全治理、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層消防安全管理、強化消防法制監督效能、鍛造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提升災害事故處置能力、加強消防裝備和戰勤保障建設、建立消防文化體系等“九大任務”,推進我市消防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第四部分,實施“七大工程”,夯實工作基礎。通過實施消防站建設、火災調查實驗室建設、綜合消防訓練與戰勤保障基地(學校)建設、消防力量建設、消防裝備建設、“智慧消防”建設、消防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等“七大工程”,進一步提升我市消防安全治理能力,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堅實的消防安全保障。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健全統籌機制。主要包括加強組織協調、強化經費保障以及落實評估考核等規劃實施的保障支撐。
三、主要特點
(一)責任牽引,構筑立體化的消防工作責任體系。抓住責任的“牛鼻子”,結合《廣東省黨政部門及中央駐粵有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發布實施,明確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嚴格責任考核和火災事故追責,實現閉環管理。
(二)問題導向,著力構建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格局。多次調研機構改革后基層消防工作成功經驗與教訓,針對鎮街一級消防機構缺失的問題,通過開展鎮街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強化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建立消防宣傳文化體系,推行鎮街消防行政委托執法,延伸監管觸角,加強對“三小”、“三合一”、出租屋、電動自行車存放等場所的隱患整治,消除安全盲區,提升社會群眾消防安全整體素質。
(三)創新引領,推進管理變革與技術賦能深度融合。注重將實踐中的有效做法納入消防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的規劃任務,強化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新科技在消防工作中的應用和推廣,著力推進“智慧消防”建設,提升災害事故整體處置能力。
(四)系統思維,全面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從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落實省政府消防“十四五”規劃設定的三個核心指標,結合各區實際,合理確定3015名政府專職消防員招錄計劃,規劃建設82個消防基礎建設項目(其中新建消防救援站78個),確保在完成省政府下達指標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我市抗御各類災害事故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