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發布會解讀】關于《廣州市天河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的政策解讀

  • 2020-11-21
  • 來源: 天河區
  • 分享到
  • -

新聞發布會

  一、政策修訂背景

  2017年,天河區出臺了為期三年的“1+1+8”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從重點企業落戶、重點產業發展、招商機構引進投資、科技創新發展、人才創新創業等多個方面給予企業和人才支持。政策實施三年以來,真金白銀的向企業兌現資金約30億元,有效促進了我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集聚,經濟總量連續13年居全市第一,現有“四上”企業近6000家;絕大多數科技創新指標持續領跑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約3400家;在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單中位列第二。

  今年以來,天河區對原有政策實施效果進行充分盤點,深入了解企業、機構、人才在政策施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綜合各方意見建議,按照“精準扶持產業發展,全面優化要素配置,全力助推人才增長”的原則,綜合考慮主動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做大做強城市更新、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雙引擎”,對原有系列政策進行了整合修訂,兼顧政策延續性和創新性,圍繞各類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要素需求,采用“一個政策統到底”的模式,從主體產業、創新策源、空間載體、服務供給、人才激勵和需求對接六大板塊,提出了《廣州市天河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下稱《政策意見》)。

  二、政策主要內容

  《政策意見》共分為六大板塊,共24條83點。

  《政策意見》產業板塊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為主線,支持金融業、商貿業、高端專業服務業邁向高端,軟件業和信息服務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工業、建筑業、居民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提質增效。根據每個行業的規模、能級、發展特點等,有針對性設置落戶支持、增量獎勵、人才獎勵、特色發展支持等條款。對帶動性強、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大的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可專項研究制定獎勵扶持方案。

  《政策意見》創新策源板塊圍繞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環境、推動創新要素加速集聚,給予各類市場主體研發投入獎勵、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獎勵,支持初創企業、創新創業企業做優做強,鼓勵獲得資本市場融資,鼓勵龍頭企業或研發機構開放應用場景創新生態。

  《政策意見》空間載體板塊支持產業空間優化提質,鼓勵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載體績效提升,支持商務樓宇高端化、可持續化、專業化發展,支持金融市場交易平臺、中小企業服務平臺落戶發展,支持空間載體、企業提升綠色化發展水平。

  《政策意見》服務供給板塊鼓勵針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市場化、專業化為導向的優質服務供給,支持科技創新服務、招商中介服務、行業公共服務,鼓勵第三方服務機構幫助市場主體加強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對接。

  《政策意見》人才激勵板塊圍繞產業領軍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實施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加強人才引育支持,支持高端人才和科研人才引進。

  《政策意見》需求對接板塊強化對人才和企業的要素保障,堅持資金扶持與服務優化并重,統籌考慮全區各類資源供給能力,打好資源“組合拳”,從子女入學、人才入戶、人才綠卡、住房保障、體檢療養等5方面提出人才需求支持舉措;從金融需求對接、人才需求對接、政策需求對接、事業交流對接等4方面提出企業需求對接舉措。

  三、政策亮點

  相比原有政策,《政策意見》有以下幾大亮點:

  一是更加注重以政策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政策意見》圍繞做大數字經濟和做強實體經濟兩條主線配置產業政策。在數字經濟方面,開篇就設置了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條款,支持軟件業、信息服務業、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支持數字新技術研發創新和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突出對數字文化、數字內容、電競等產業的培育。在實體經濟方面,新增了商貿業、先進制造業、建筑業、居民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支持政策。在具體行業條款中突出對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如商貿業發展條款中突出對電子商務、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的激勵;先進制造業條款中圍繞智能網聯汽車、衛星導航、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新興產業領域配置重點企業落戶獎勵等。

  二是更加注重政策的導向性。政策突出以業績論英雄,企業貢獻越多獎勵越多、貢獻增長越快獎勵力度越大,同時更加關注對產業人才的獎勵,且人才獎勵同樣遵循以業績論英雄原則,人才獎勵名單由企業自行確定。以高端專業服務業為例,企業營業收入每增長1000萬可獲得1萬元獎勵。營業收入每增加4000萬給予一名產業人才獎勵名額,按其個人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30%給予獎勵,同時對于高成長性企業因擴大經營規模而新增租賃的辦公場地,按面積給予補貼。更加體現鼓勵企業提質增效的政策導向。

  三是更加注重企業和人才的獲得感。通過“一個大政策統到底”,解決政策體系龐雜、條款繁多等痛點問題,條款更加通俗易懂,更方便企業“對號入座”找到適合申報的政策。《政策意見》堅持資金扶持與服務優化并重,統籌考慮全區各類資源供給能力,列出資源清單,從子女入學、人才入戶、人才綠卡、住房保障、體檢療養、政策需求對接、事業交流等方面設置惠企“服務包”,形成服務企業工作合力,切實提升企業和人才的獲得感。

  四是更加注重政策兌現的便利性。《政策意見》在兌現方式上,按照“能核準不評審”的原則,超9成條款采用核準制,減少企業申報成本。大部分產業板塊條款按照“不來即享”原則設定,通過條款和政務大數據即可篩選出擬扶持企業和擬扶持金額,扶持計劃可直接精準推送至企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