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與過程
為科學指導我市“十四五”期間職業病防治工作,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精神,根據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要求、依據《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辦〔2019〕9號)和《廣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市職業病防治和職業健康監管工作實際,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通過組織走訪調研、先后三次公開征求各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意見,召開專家論證會以及掛網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并報市政府審定同意,形成了《廣州市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總體要求
《規劃》提出了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規劃目標,指明了“十四五”期間全市職業病防治工作方向,確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突出重點,精準防控;依法治理,源頭防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原則,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職業健康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勞動者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職業病危害狀況明顯好轉, 塵肺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等重點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職業健康監管和執法水平不斷提升,職業病病人救治救助和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與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職業病防治監管和技術支撐體系基本形成”的總體目標,以及“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9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到85%以上,重點行業用人單位勞動者防噪聲耳塞或耳罩正確佩戴率達到80%,非醫療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率達到90%以上,重點人群職業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95%以上”等具體目標。
為實現職業病防治形勢的根本好轉,切實改善廣州市職業病防治條件,健全職業病防治保障體系,我市“十四五”規劃共提出了14項主要指標,其中,有12項屬于參照國家和省的指標,同時根據廣州實際,增加了2項指標,分別是“勞動者工傷保險待遇穩步提高”及“各區疾控中心具備獨立承擔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含放射性危害因素)的檢測能力”,一是不斷提高勞動者工傷保險待遇,增強勞動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加強區級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消除我市基層職業健康技術支撐的短板。為完成上述規劃目標,從以下九個方面提出全市“十四五”時期職業病防治主要任務:(一)健全職業病防治體系。(二)深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三)強化職業衛生及放射衛生監督執法。(四)加強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和健康促進。(五)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六)推進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七)提高職業病診治能力。(八)強化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九)加強職業病防治科研攻關能力。凝練出全市“十四五”時期全市職業病防治五項重大行動:(一)重點行業職業健康示范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幫扶行動。(二)聽力保護行動。(三)“互聯網+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行動。(四)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監督執法標準化建設行動。(五)職業健康技術支撐能力提升行動。
圍繞《規劃》提出的九大主要任務和五項重大行動,提出了“強化統籌領導,形成共治合力;完善制度規范,推進政策融合;做好經費保障,確保順利實施;促進成果共享,加強合作交流”等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