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抽樣檢驗結果及有關數據不得用作商業用途)
2023年第三季度,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非醫用口罩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150批次樣品,經檢驗,有19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本次抽查依據強制性國家標準GB 2626-2019、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32610-2016、GB/T 38880-2020以及產品明示的質量標準對過濾效率、防護效果、頭帶/口罩帶及口罩帶與口罩體的連接處斷裂強力、呼吸阻力/通氣阻力/壓力差等項目進行了檢驗。
主要不合格項目:過濾效率、頭帶。
主要不合格項目情況分析
1.過濾效率:過濾效率好壞主要取決于口罩中過濾材料的性能,過濾材料一方面要保證一定的透氣性,一方面要能有效過濾各種微粒,技術難度較大,目前防護口罩主要是以熔噴非織造布作為過濾材料,由于其纖維的隨機分布及復雜的三維多孔結構,過濾性能遠高于普通織物,但要達到防護口罩的要求,熔噴非織造布不僅孔徑、纖維細度、面密度與厚度等參數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還要經過合適的靜電駐極處理,經過駐極處理后,濾料就帶上了電荷,當氣流中的帶電微粒通過纖維間的空隙時,會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被阻擋或捕獲,大大提高了過濾效率。如果采用的過濾材料質量差,生產參數不合理或未經過合適的靜電駐極處理,達不到明示標準的過濾指標要求,則會導致產品過濾效率項目測試不合格。
2.頭帶:口罩帶是將口罩固定在頭部的繩帶,主要考核口罩帶及口罩帶與口罩體的連接處斷裂強力,如果口罩帶或口罩帶與罩體連接質量差,會導致產品無法佩戴,喪失了使用性能。目前的口罩帶大多為彈性繩帶,采用熱粘合方式固定在口罩體上,如果溫度、壓力、時間等熱壓參數不合理,則可能會導致口罩帶與口罩體粘合強力不足,或粘合處材料受熱脆化,測試時發生分離或破壞,不符合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