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審議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2019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并就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扎實做好審計整改提出了審議意見。市政府高度重視,部署相關單位積極落實整改。溫國輝市長多次聽取審計工作和審計整改監督工作匯報,主持召開年度全市審計整改工作會議和審計查出重要問題專題整改會議,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各區、各部門嚴格落實整改主體責任,理清問題整改思路,分析找準問題根源,做到切實整改到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審計局建立審計整改監督臺賬,積極跟蹤督促整改。
一、審計整改工作總體推進情況
(一)提高政治站位。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審計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具體審計整改工作當中,強化政治責任擔當,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認真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各區、各部門和單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審計委員會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審計委員會工作要求,狠抓審計整改和主體責任落實,扎實做好審計“后半篇文章”,把審計整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審計整改與加強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等緊密結合,以審計整改落實推動工作規范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二)落實審計整改責任。市政府認真落實主導責任,對市人大常委會今年提出的“繼續加強審計監督實效,配合加強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跟蹤工作”等審議意見,及時研究部署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并組織相關部門、單位積極落實;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嚴格落實審計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逐條逐項抓好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市審計機關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強整改督促指導和監督檢查,推動問題及時改、改到位。
(三)強化整改成果轉化。相關主管部門積極采納審計意見建議,認真落實審計整改,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如市財政局修訂了《廣州市市級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強化了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績效目標管理,不斷夯實我市預算績效管理基礎;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主管部門出臺了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概算審核工作指引等概算審查監管制度,規范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概算審批工作,深化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二、市人大常委會重點關注的審計查出突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一是對廣州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專項政策出臺滯后,工作推進和資金分配晚于預期進度問題,出臺《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印發《廣州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獎補實施辦法》及配套操作辦法;上線獎補系統開展項目申報,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對2019年底滯留的7.69億元資金,已通過按進度撥付企業補助1.34億元、注入企業資本金6.35億元等措施完成整改。
二是對中介虛構房產交易為個人提取住房公積金142.59萬元問題,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通過加強對非配偶、非直系親屬多人共同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的審批管理,并追回違規提取的公積金88.15萬元等措施完成整改。
三是對國企創新投資基金未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財政資金未充分發揮效益問題,市國資委通過調減基金預算資金安排8.09億元,減少資金沉淀;基金公司通過加快項目投資力度,推動子基金遴選組建和直投基金投資等措施完成整改。截至2020年11月,已投出金額6.22億元,其中撥付2.75億元組建7支子基金,規模13.75億元,直投基金3.47億元。
四是對部分基金業務未有效開展市場化募資問題,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完善募資激勵制度、加強人員配置、納入考核等方式,加快開展基金市場化募資工作。其中,科創國發公司已完成“科創智匯一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市場化募資工作。
五是對多計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問題,市交通運輸局通過印發6項相關管理辦法,規范概算評審管理,加大對評審中介的監管力度,并對評審質量問題涉及責任單位作出暫停半年造價審核業務處理等措施;通過對多計造價問題進行糾正并完成整改。
六是對征地拆遷檔案管理混亂、資料缺失問題,相關單位已建立征拆項目資料收檔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的管理,明確專人定期負責整理歸檔資料。目前,審計指出的335份征地拆遷補償檔案資料,已整理完成284份,余下51份在整理中。
三、2019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2019年審計工作報告列示問題489個,截至2020年12月8日,已完成整改475個,持續推進中14個,整改完成率97.14%;已整改金額147.46億元,建立完善制度125項,已處理處分32人。
(一)財政管理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涉及問題186個,有關部門已整改問題183個,持續推進中3個;已整改金額65.39億元,建立完善制度46項,已處理處分8人。
1. 關于市級財政管理方面的問題。對預算編制還不夠規范、預算監管還不夠嚴格、財務管理還不夠到位等3個方面涉及的9個問題,均已完成整改。市財政局采取督促相關部門規范轉移支付預算編制和支出預算執行、回收項目資金3.77億元、將項目清單與資金同步下達、修訂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增加績效目標批復的內容、完善預算一體化系統、清理財政專戶資金6.1億元、清理長期掛賬利息收入922.11萬元、收回市本級墊付的債券發行費用32.26萬元等措施,完成相關問題整改。
2. 關于部門預算執行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122個,已完成整改119個,持續推進中3個。一是對預算編制及執行不夠嚴格問題,有關部門和單位完善項目、財務管理制度2項,細化支出預算編制,按要求將上年結轉資金編入本年年初預算。二是對非稅收入征管不夠規范問題,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大征收力度,已上繳非稅收入1.81億元,完善收費及結算辦法。三是對未嚴格執行政府采購規定問題,有關部門修訂管理制度2項,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四是對一般性支出控制和審批管理不夠嚴格問題,有關部門和單位完善制度9項,規范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支出審核,加強因公出國和公車使用管理。五是對財務管理不夠完善問題,有關部門已對結轉結余資金按規定進行清理,上繳財政8558.8萬元,完善財務管理、經費使用、公務用車管理等制度4項,調整賬務處理3247.33萬元,歸還下屬單位墊支費用1393.19萬元。六是對履行監管職責不夠嚴格問題,相關部門、單位加強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支出環節的審核把關,完善資金、評價管理辦法4項。
3. 關于區級、鎮(街)財政管理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55個,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是對預算編制和報批不夠規范問題,相關區制定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風險內部控制管理辦法2項。二是對財政資金使用不符合規定問題,相關區制定了預備費管理辦法,依法實施政府采購。三是對預、決算編制和預算執行不夠嚴格問題,相關鎮(街)已核查重復編制預算,將鎮屬所有部門的收支全口徑納入鎮政府預決算管理;完善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制度3項。四是對財政財務管理不夠規范問題,相關單位已調整賬務處理6357.47萬元,完善內部管理制度12項,清理結轉結余資金、往來賬款7596.08萬元,加大征收力度并上繳財政491.21萬元,收回補貼及被挪用的公款27.76萬元,處理處分6人。五是對一般性支出控制不夠嚴格問題,相關單位修訂完善制度4項。六是對以前年度審計發現未完成整改問題,已通過追繳車位承包費22.78萬完成整改。
(二)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涉及問題10個,有關部門已全部完成整改,已整改金額1346.82萬元,建立完善制度3項。
1. 關于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3個,已全部完成整改。2個部門已將審計查出涉及機關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等賬戶的結存資金437萬元上解至財政專戶;相關部門開展賬務核對,調整賬務涉及金額298.21萬元;市相關部門制定2項辦法,對工傷取證費用使用涉及的政府購買服務流程提出管理要求。
2. 關于廣州市水庫移民專項資金和項目建設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7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對個別規劃目標未按要求制定和按實際情況調整的問題,市水庫移民辦因地制宜,適當增加移民增收生產開發扶持項目;各區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已完成廣州市大中小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規劃調整;對部分資金管理使用不符合規定的問題,3個區已回收統籌水庫移民項目資金587.59萬元;對部分項目管理不規范的問題,3個區20個水庫移民項目工程,對未按設計施工的工程按實際工程量據實結算,已扣減工程款24.02萬元;3個區部署落實推進水庫移民項目竣工驗收,制定驗收流程和方案,已完成竣工驗收工程195個。
(三)推動打好三大攻堅戰相關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涉及問題40個,有關部門已全部完成整改,已整改金額17.69億元,建立完善制度18項,處理處分19人。
1. 關于扶貧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4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對部分扶貧協作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范的問題,相關部門組織專項核查組,逐戶核實該資助資金;涉及違規資金30萬元已退回財政,約談1人。對個別產業幫扶項目利益分配管理不夠到位的問題,相關單位簽訂補充協議,明確該資金的分配方式和比例。對部分項目資金使用績效不夠明顯的問題,加強項目日常維護管理,已責成施工方對破損部分路面進行維修。
2. 關于污染防治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21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對有3項目標任務未按計劃完成、2項已完成任務成果有待鞏固的問題,相關區完善排水管網提高污水收集率,相關部門通過召開座談會、聯合執法交流會,跨區域開展聯合執法和專項檢查行動等方式,督促落實污水管網隱患修復工作;市、區養護單位加強上下游管道清疏管養。對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設計工作方面的問題,1個區已完成菜市場和工業園區的排水達標改造;相關單位已研究污水處理廠聯動方案,平衡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對5個區履行監管職責不夠到位的問題,各區通過通報巡河情況、專人對接全程跟蹤等措施督促河長履職;處理處分履職不到位人員8人。加快項目建設,2個區13個污水建設項目已完工;加強項目管理,1個區已補辦5個項目設計變更手續,相關企業約談監理單位,按合同采取誠信扣分、罰款等方式處理處罰。
3. 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15個,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是控制經營風險力度不夠的問題。對違規發放貸款經營問題,相關企業完善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管理辦法1項,加大逾期貸款清收力度,回收資金9.27億元,對訴訟案件采取加大催收力度和財產保全等措施,停止涉案替代交收業務,處理處分8人。二是控制投資風險力度不夠的問題。相關企業落實強管控,要求完善投資風險管理制度17項,規范盡職調查和簽訂合同,加強項目投后管理和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回收投資本金和收益8.4億元。
(四)國家、省和市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涉及問題98個,有關單位已完成整改問題93個,持續推進中5個;已整改金額20.07億元,完善制度16項。
1. 關于就業優先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2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對1個區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的企業比例低于5%問題,相關主管部門簡化審核流程,通過免申請主動發放方式發放補貼,涉及企業12106家。對2個區多報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數問題,相關區加強統計數據準確性審核,明確統計口徑。
2. 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2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對1個部門省級外經貿發展資金閑置半年以上問題,相關部門完成撥付中歐班列、繭絲綢等項目資金5179.89萬元。對8個區財政部門均未在規定時間內將資金及時撥付至項目單位問題,相關主管部門督促各區財政完成資金撥付并密切跟蹤支出進度。
3. 關于穩投資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82個,有關單位已完成整改77個,持續推進中5個。一是對項目概算編制不夠準確,未報批調整概算、未嚴格執行招投標規定等7個方面的問題,完善建設項目管理制度6項,加強項目資料歸檔管理,談話提醒4人次,對違規造價咨詢公司進行處罰,補辦項目概算、補償方案、重大工程變更審批報備手續,拆除違法用地上建(構)筑物13962平方米。二是對建設管理中存在工程造價、工程進度、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相關單位約談了項目設計監理單位,調減多計工程量;相關單位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并加強項目支出審核,補充簽訂合同,嚴格按合同支付工程進度款。三是對建設資金籌集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資金沉淀、核算、管理不規范問題,1個區清理項目結余資金并提出2.12億元資金使用計劃報區財政局審批,1個區將1.06億元結余資金上繳財政;相關單位督促施工單位開設工人工資支付專戶,后續單位先開設專戶再進場施工;對會計核算不規范問題,調整賬務資金12.63億元。
4. 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4個,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是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改革創新政策措施落實不夠到位問題,相關部門制定《廣州市融資擔保公司監管和發展暫行辦法》等,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三農”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1戶金融企業明確綠色發展思路,加大綠色項目拓展力度,推進綠色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不夠到位問題,相關部門印發《廣州市政府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加強政府投資基金對國有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持和引導。
5. 關于糧食和生豬生產保障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2個,已全部完成整改。相關區制定了《加快推進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推進糧食儲備庫點升級改造,已完工3個項目,新建廣州東部糧油儲備加工中心,提高糧食儲備能力;1戶企業種豬場項目豬舍主體工程、配套工程建設已完工,建成豬舍面積約3萬平方米。
6. 關于鄉村振興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6個,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是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選址不當、上圖入庫管理工作不到位、管護資金長期閑置等5方面的問題,整改金額3148.65萬元,完善制度3項。相關區扣減不符合要求的高標準農田,補建2462.87畝高標準農田;追回多付的工程費用54.81萬元;印發土地礦產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嚴厲打擊和有效遏制土地礦產違法犯罪;印發標準農田建后管護辦法,撥付管護資金3093.84萬元。二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區督辦各鎮(街)工程進度,落實農污治理查漏補缺,282座污水處理設施覆蓋區域的污水處理率已達標。
(五)國有資產及國有資源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涉及問題155個,有關部門、單位已整改問題149個,持續推進中6個;已整改金額44.18億元,建立完善制度42項,處理處分5人。
1. 關于國有企業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49個,已完成整改。一是對運營管理不夠到位問題,3戶企業健全規章制度10項,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已上繳國資收益1198.17萬元;3戶企業及時注銷無發展前途的境外子公司、糾正違規任職取酬的行為、收回欠款1057.53萬元。二是對國資和財務管理不夠規范問題,相關企業修訂完善制度4項,定責處分責任人5人,調整賬目21790.8萬元,補計提減值準備金16.75億元,收回債權資金14399萬元,清理往來賬款4073.48萬元。三是對財經法規執行不夠嚴格問題,相關企業完善業務支出、費用報銷等制度21項,收回違規發放獎金補貼1603.93萬元,歸還違規占用車輛4臺,責令退回因私報銷費用0.23萬元。
2. 關于部門預算單位、鎮(街)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68個,已完成整改62個,持續推進中6個。一是對資產取得和處置不夠規范問題,相關部門、單位已辦理固定資產登記入賬,理順相應資產管理手續、產權關系并進行移交劃撥、辦理產權變更,并對報廢資產重新補辦手續進行核銷。二是對資產使用不夠規范問題,相關部門、單位制定規范資產管理辦法1項,已上報審批出借物業10處,收回出租資產6處,解除出租協議4份,收回租金143.98萬元,上繳財政租金收入、資產處置等收入2237.59萬元。三是對資產管理不夠到位問題,相關部門、單位據實進行賬務處理,涉及金額22.75億元。
3. 關于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審計情況方面的問題。涉及問題38個,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是對森林資源管理方面問題。相關部門發布公告停止辦理相關許可事項,解決行政許可事項未下放或下放不徹底等問題;相關區已收回超范圍發放的15.16萬元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完成21個區級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預案并上報審批,涉林任務建設進度有所提升,并查處違規占用生態公益林35.34公頃、林地48.78公頃、超審批范圍使用林地4宗,罰款23.37萬元。二是對水資源管理方面問題,相關部門制定完善《廣州市排水戶分類管理辦法》等4項規范性文件,加大違法排水執法力度,立案查處2戶、責令整改1182戶、注銷排水許可證301個,18個涉水工程項目(主體)已完工。三是對耕地保護方面問題,相關區已完成復耕248.17畝,補辦臨時用地手續5.99畝,并作出行政處罰26.04萬元。四是對土地出讓和儲備管理方面問題,相關單位追繳土地出讓金271.23萬元,并加大對儲備土地受托企業的監管力度,規范合同簽訂和執行;1個區印發工作指引1項,確保凈地出讓,并協助用地單位動工建設,解決2宗“毛地”問題。五是對礦產資源管理方面問題,1個石場采礦坑已回填并復綠,2個石場已全部關閉,超規模開采部分已補繳采礦權出讓收益。
(六)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查處情況。
對審計移送的45條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有關部門正在組織調查或已立案查處,已反饋7條。
1. 公共資源管理領域違紀違規問題的查處情況。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司法機關進行研究,挽回國有資產損失約7億元;相關單位通過專項核查,對涉事單位予以警告并處55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對10名涉事人員分別作出批評教育、提醒談話、誡勉談話、警告、降低崗位等級、免職等處理處分。
2. 工程建設領域違法違規問題的查處情況。相關區對套取騙取工程款問題開展核查,追回多計勘察設計費和施工圖審查費183.51萬元,并對該項工作負責人進行談話提醒。
四、持續推進整改的問題及下一步安排
從目前整改情況看,審計工作報告所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已得到糾正,整改取得較好成果。但仍有一些問題的整改仍在持續進行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有的問題涉及多部門溝通協調,需多方合力推進。如物業產權辦理和調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國有資產產權確認等問題,涉及多部門多環節,需要多方協調辦理。
(二)有的問題屬歷史遺留,需進一步梳理核實。如往來款清理、資產移交等問題,相關證據資料缺失或客觀環境已發生變化,需尋找相關當事人、資料等了解歷史情況;有的涉及訴訟,需履行司法程序。
(三)有的問題涉及社會民生,需反復溝通協商解決。如征地拆遷補償、違建拆除、違規占用林地耕地復原等問題,需一定時間反復與當事人溝通協商,做好矛盾糾紛化解。
(四)有的問題已制定整改計劃,需進一步推進落實。如工程項目建設推進、未完成下達或自定目標任務等問題,相關整改責任單位已部署整改計劃,由于工程項目和目標任務有一定的時間周期,需持續推進。
對因客觀原因暫時未能完成整改的問題,各相關部門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整改措施或工作計劃,以釘釘子的精神和正視問題的自覺,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逐步落實,深入推進,真刀真槍解決問題,扎實推進整改落實。并在整改過程中,以點帶面,堅持標本兼治,進一步推進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強化審計整改成果的運用。下一步,市審計部門將按照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對審計整改工作的要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加強對未完成整改問題的督促檢查和指導監督,促進整改責任單位進一步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整改真正改到位、改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