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改變生活,信息技術改變服務模式”,廣州人社運用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管理手段,充分發揮數據資源集合效應,推動 “互聯網+就業服務”從1.0模式到3.0模式的進階。人社部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大政務服務事項流程再造,推出就業失業登記“無感智辦”新模式,讓企業群眾享受到智能化就業服務新體驗。
一、“互聯網+就業服務”1.0到3.0模式的跨越式發展
1.0模式——將基礎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2015年,廣州人社在全國率先推行“就業登記網上全流程辦理”模式,開啟“互聯網+就業服務”1.0時代。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通過就業登記網辦系統辦理就業登記的申報、審核、辦理結果反饋,以及打印《廣州市就業登記表》和電子印章等全流程業務,并自動簽發《就業創業證》電子證照。
2.0模式——推出就業失業登記掌上隨心辦。2019年,廣州人社推動“互聯網+就業服務”的2.0模式,實現就業失業登記掌上隨心辦。依托 “廣州人社”微信公眾號等服務平臺實現失業登記和靈活就業登記移動辦理,勞動者可隨時隨地查詢和辦理就業失業登記業務,真正做到“零跑腿”。
3.0模式——從“申請辦”到“無感智辦”“。自今年2月1日起,我市將就業登記和社保登記兩項高頻業務進行整合,實施“就業社保一件事”聯動登記新舉措,“互聯網+就業服務”進入3.0時代。開啟了就業失業登記從“申請辦”到“無感智辦”的新模式。今年2月以來,已通過社保登記業務無感化辦理就業登記約640萬人次,通過失業保險金業務無感化辦理失業登記約12萬人次,企業群眾充分體驗了 “免申請、替你辦”的智能化公共就業服務。
二、“無感智辦”服務模式,賦能“政務服務”向“智慧政務”實現跨越
一是實現“免申請、替你辦”。廣州人社通過優化各項業務程序的流轉鏈接,打通各個登記信息的交互環節,實現就業登記與社保登記兩項業務數據的互聯互通。用人單位在進行社會保險登記時,系統將自動對數據進行比對校驗、共享交換等處理,生成有效就業登記信息;失業人員成功申領失業保險金業務時,系統將自動為其辦理失業登記。“就業失業登記不用自己辦了!”這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最直觀的感受。
二是實現 “零材料、無感辦”。廣州人社積極加強就業和社保、商事登記、公安、社會團體登記、稅務、電子證照、來穗登記、社保卡等數據資源的統籌、整合、共享和運用,完善底層數據交換機制,強化共享信息數據互聯互通。用人單位在辦理社會保險業務時,即可自動辦理就業失業登記,實現業務辦理系統智能核驗、信息自動比對、業務自動辦理,整個過程無需主動申請、無需提交材料、無需來回跑腿。讓企業群眾在“無感體驗”中辦理業務,充分感受信息化帶來的便利,體驗到“無感智辦”的快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