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基本措施。工作哪里找?能否持續增收?脫貧群眾很關心。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部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
據了解,過去一年,各地把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中之重,就業幫扶政策延續優化,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達到31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工資性收入顯著提升,占比達到67.9%,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提供了有力支撐。
《通知》提出明確目標:要按照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的要求,推動全國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務工規模不低于3000萬人,將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作為重點地區,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失業返貧的底線。
“打贏脫貧攻堅戰后不能掉頭就走,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政策力度不減,繼續扶上馬送一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表示,2022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確保年度全國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高于3000萬人,力爭比2021年有所增加。
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持續增收,有哪些實招新招?
——深化勞務協作。今年各地將健全東西部勞務協作和省內勞務協作機制,豐富拓展東西部人員輸出、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產業援建等協作內容,促進脫貧人口外出務工,努力將脫貧人口穩在企業、穩在崗位。
——促進就地就近就業。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的優勢特色產業項目,優先吸納脫貧人口就業;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提高以工代賑項目勞務報酬占比,動員脫貧人口參與項目建設;推動就業幫扶車間健康發展、壯大升級,對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給予獎補;依托鄉村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統籌用好各類鄉村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其中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弱勞力、半勞力和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的脫貧人口。
——組織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專項行動。引導脫貧家庭(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中、高等職業院校和技術院校教育,發揮建筑、物流、電力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作用,促進雨露計劃畢業生實現就業。
北京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雷明認為,今后還要進一步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就產業而言,進一步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記者 孔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