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16日,2022年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之殘疾人公益賽(以下簡稱“殘疾人公益賽”)復賽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舉行。涵蓋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特色農業、公益助殘等行業的120個復賽項目逐一亮相,最終24個項目脫穎而出進入決賽,決賽選手名單將于近期在大賽官網發布。本屆殘疾人公益賽復賽是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系列賽事之一,也是全國首個殘疾人創業創新大賽,由廣東省人社廳、省殘聯等12個單位聯合舉辦。
大賽“創業創新 共融共享”的良好氛圍激發了越來越多殘疾人創業者和助殘公益組織投身到雙創的熱潮中來。經過初賽的比拼,共有120個項目進入復賽。復賽全程采用“在線路演+專家評委提問答辯”形式進行,各組比賽后在線公布成績。
今年參賽項目所涉領域廣泛且前沿,涵蓋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特色農業、公益助殘、科技創新、教育培訓、非遺文化等多個創業創新行業,既聚焦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也盡顯社會各界對殘障人士的關懷。
來自廣東省中山市的企業組自強類項目《智農系統》基于物聯網開發出農業數字化智能系統——奔流智慧農場,主要通過傳感設備檢測環境物理參數,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該項目開設于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的奔流智慧農場,目前已運營4年并實現畝產3萬斤。同時,通過“智慧農場+社區生鮮店”幫助殘疾人就業,項目企業目前帶動20名殘疾人就業。
助殘類項目側重于殘障人士康復訓練、技能培訓以及創業就業等方面。來自珠海的企業組項目《殘疾人雇主服務·搭建殘障人士與企業的就業橋梁(融創之路)》以向雇主提供企業文化分析、向殘障人士提供職業評估、企業崗位分析與匹配等服務,在大灣區企業和殘障人士之間搭建橋梁,幫助實現殘障人士實現就業。
隨著在線經濟不斷興起,在今年的參賽項目中,直播帶貨、電商培訓等模式在比賽中多次出現。張文瑜表示,在鄉村振興、康復治療、直播電商等領域多有所側重是今年參賽項目的特點之一。
作為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單項賽之一的殘疾人公益賽,為殘疾人提供了優質的創業展示舞臺,也得到了各界的廣泛支持和踴躍參與。辦賽七年來,參賽人數逐年增加、辦賽水平逐年提高,賽事影響力逐年提升。
數據顯示,2016年-2021年,殘疾人公益賽參賽總人數超過10000人,其中,殘疾人數有4547余人。共評選出金獎24名、銀獎48名、銅獎60名以及優勝獎466名,共發放獎勵總資金1255萬元,參賽最高單項獎金達20萬元。
在獎項設置方面,本屆賽事團隊組自強類和助殘類各設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分別按10萬元、8萬元、5萬元的標準給予省級優秀創業項目資助。2年內在廣東落地創業的,可分別再申請10萬元、7萬元、5萬元項目落地資助。企業組自強類和助殘類各設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分別按20萬元、15萬元、10萬元的標準給予省級優秀創業項目資助。團隊組和企業組的每個類別分設優勝獎、優秀輔導老師若干名(根據報名情況確定)。
為示范帶動更多創業殘疾人朋友共同參與,本屆賽事還特設殘疾人自強、社會助殘十大創業之星評選,并開設公益在線特訓營全方位推動創業者成長賦能,專設“12+N”扶持措施,搭建幫助創業項目全平臺鏈接資源等。
對于今年的賽事,專家評委張文瑜評價道:“殘障人士參賽熱情越發高漲,企業社會責任感愈加凸顯。”據統計,今年殘疾人公益賽參賽項目共683個,覆蓋全國各地及省內21個地市,目前通過評審的項目有648個,省內參賽報名項目創歷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