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廣州市在促進農民就業方面有哪些措施?記者從廣州市“高質量發展·看鄉村”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州持續推進全市“就業驛站”建設,今年新增55家就業服務驛站,全市共有799個村達到充分就業村標準。
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級調研員(市管)楊慶華介紹,廣州市人社部門按照“穗農奔富”行動部署,聚焦“就業興農”,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等農業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為農民就業創造新崗位、開辟新渠道,鼓勵和扶持返鄉創業和鄉村創業,加快建設創業孵化基地,打造“家門口”的村居就業服務驛站,促進農民充分就業。具體從以下五個方面推進:
一是出臺財政資金扶持政策,鼓勵返鄉創業。符合條件的返鄉人員、在鄉村經營驛道客棧農家樂的經營者,可按規定申請就業創業補貼。為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等創業者提供政府擔保、財政貼息的個人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等資金扶持。今年以來,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6筆4.17億元,其中,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近200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4.15億元。
二是建設返鄉創業人員創業基地,提供創業扶持。廣州市積極挖掘和培育面向返鄉創業人員的返鄉創業孵化基地,目前,增城區低碳總部園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清華科技園廣州創新基地2家單位被省認定為“廣東省返鄉創業人員創業基地”。廣州市各級各類創業孵化基地鼓勵返鄉人員入駐,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優質創業孵化服務,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創業基地120家,各級各類基地已累計入駐創業實體2.09萬家,累計帶動就業16.42萬人。
三是推進農村電商重點工程,發展農業新業態。廣州市積極推進農村電商培訓工作,充分發揮農村電商在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整合資源、強強聯合,加速推進“一基地、一園區”農村電商平臺載體建設,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作為農村電商培訓和創業就業基地工作承建機構,積極開展農村電商培訓相關工作。培育和建設花都區赤坭鎮農村電商產業園,通過引進當地電子商務商會方式,對產業園進行建設和管理,把農村電商政策切實與當地盆景產業優勢結合起來。積極扶持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平臺),目前,全市已在番禺、從化、增城、花都、白云、南沙區建成農村基層示范站共172家。
四是建設“家門口”就業創業服務驛站,幫扶就地就近就業。創新打造基層就業綜合服務平臺工作模式,健全就業服務體系,2022年,在從化區成功開展就業領域改革創新“就業驛站”試點項目,并逐步在全市推廣,為有就業意愿的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幫助更多農村勞動力實現充分就業,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今年,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已納入廣州市十大民生實事,持續推進全市“就業驛站”建設,打造走在全國前列、具有廣州特色的“就業驛站”品牌,目前,全市已建設154家就業服務驛站(今年新增55家),形成農村富余勞動力主題、大學生主題、人才主題、港澳青年主題等多樣化站點集群,全方位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集中招聘等就業服務,成功幫助5000多人實現就業。廣州市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積極推動鄉村充分就業工作,目前,全市共有799個村達到充分就業村標準,全市11個區充分就業村建設率全部達標。
五是強化公共就業服務供給,促進多渠道就業。進一步加強靈活就業、用工余缺調劑服務供給,搭建線上線下靈活用工對接平臺,設立靈活用工服務專區(窗),今年以來,全市共舉辦靈活用工專場招聘會118場次,參會企業3400家次,提供招聘崗位10.44萬個,服務求職人數7.74萬人次。打造特色專場招聘活動,在廣州南站舉辦“招工服務月”暨“贏在廣州”高質量發展新春大型招工見面會,吸引參會企業207家,提供崗位1.02萬個,求職者入場約1.1萬人次,2000多人達成求職意向。開展“廣州市2023年民營企業服務月”招聘對接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舉辦招聘對接及特色主題招聘會64場,組織近5000家企業參會(4798家,其中民營企業3785家),提供就業崗位7.76萬個。
(來源:廣州日報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3/06/16/36390ca5223948d4969bdebc1a7ca488.html?channel=weixin&vTime=2811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