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8日,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21〕13號)。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轉發《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并結合廣州市實際,提出八條意見。
一、《轉發通知》在鼓勵創業和靈活就業方面有什么措施?
在鼓勵創業方面: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降低貸款準入門檻、提高創業孵化補貼聚焦程度、開展創業實訓,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年度評價機制,實施“百場萬人”職業(創業)指導活動。
在鼓勵靈活就業方面:實施靈活就業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辦法,按照國家和省部署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組建靈活就業與新業態就業服務聯盟、靈活就業服務中心,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專業化服務。搭建靈活就業崗位信息庫、人員信息庫和線上求職招聘平臺、線下靈活就業專場招聘平臺“兩庫兩平臺”。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標準從600元/月人提高到800元/月人。支持企業間開展共享用工。
二、《轉發通知》如何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一是針對高校畢業生,提出大力開展社會實踐和實習見習,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明確廣州市事業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的崗位比例,繼續組織開展“優才計劃”,實施“廣州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進一步挖掘基層社區服務崗位。二是針對脫貧人口,延續脫貧人口的幫扶政策,合理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避免因失業返貧。三是針對失業人員,強化失業人員就業服務,要求各區建立失業人員定期聯系制度,每月至少對轄區內登記失業人員進行1次跟蹤調查,并建立就業服務工作臺賬。完善失業人員Ⅰ、Ⅱ、Ⅲ級分級分類幫扶機制。兜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落實公益性崗位。
三、《轉發通知》在發揮“三項工程”羊城行動等工程促就業功能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一是高質量推動“粵菜師傅”工程羊城行動,廣泛收集篩選企業崗位信息,開發粵菜美食制作、包裝、推介等就業崗位,促進市場供求對接。建立一批創業孵化載體,為“粵菜師傅”提供創業孵化增值服務,支持“粵菜師傅”回鄉開辦農家樂、小餐館或外出創業發展。二是高質量推進“廣東技工”工程羊城行動。深入推進技能提升行動計劃,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0萬人次以上,推進校企、校校合作技能幫扶,推動廣州市技工院校、國企民企與對口幫扶地區職業院校開辦各類扶貧訂單班。推進技工院校加大涉農專業建設,就讀涉農專業學生按規定享受學費和國家助學資助。三是高質量推進“南粵家政”工程羊城行動,提出5項廣州市新舉措:1.每年組織開展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建設成效評估,經評估合格的每年給予10萬元建設經費,鼓勵有條件的區對社區(村)二級服務站給予建設經費補貼。2.鼓勵引進境外先進家政培訓課程、服務標準、評價規范,經評審合格的給予每個5萬元補貼。3.建設扶持市級家政服務培訓基地10家,區級家政服務培訓基地30家。對經認定的市級、區級家政服務培訓基地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補貼。4.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家政(養老)服務領域就業,按規定給予高校畢業生每年1萬元的就業補貼。5.支持各類院校、家政企業、培訓鑒定機構、行業組織等引進外籍家政培訓師資。四是加快推進“鄉村工匠”工程。提出3項廣州市新舉措:1.加強鄉村工匠實用技能人才職業教育,全市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每年培養培訓不少于1000人次。2.建設一批市級重點和特色專業,有針對性開發相關精品課程,按規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健全的鄉村工匠培養標準和技能評價體系,建立適應本市產業需求的技能目錄,全市每年開發修訂不少于3個具有當地特色的鄉土人才技能培訓課程標準,編制專業培訓教材。3.推動鄉村工匠創業孵化基地整合建設。五是大力推進“農村電商”工程。落實全省農村電商“百園萬站”推進行動,重點扶持建設農村電商基層示范站、農村電商實訓基地和農村電商產業園三項重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