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國慶期間,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安排,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全力做好節日期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積極營造平安、穩定、有序的節日氛圍,全市未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
一、突出監管重點,推動責任落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秋國慶期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建立分區域包干督導制度,組建8支檢查督導小組,由局領導親自帶隊,分別對可能存在風險隱患的重點場所、要害部位和關鍵環節集中開展節前食品藥品安全及安全生產情況大檢查,嚴格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全力做好禽流感防治控工作,加強白云區休市期間市場生鮮家禽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督促市場開辦方落實活禽經營市場清空存欄,全市食品安全形勢平穩、有序、向好。緊盯旅游景區、商業區等人流集中區域,肉制品、乳制品、酒類等重點品種,大型商超、連鎖餐飲服務單位、“農家樂”等重點場所,統籌協調“市-區-街(鎮)”三級監管力量,組建150支市場巡查小分隊,在全市11個區每日開展監督檢查和隱患排查。1-7日,共出動執法人員7497人次,現場檢查各類食品藥品單位3006家次,現場快檢661批次,責令整改27家。
二、加強監督抽檢,強化風險防控。以保障民生需求為重點,圍繞微生物、重金屬、農藥殘留以及非法添加等七大類40多項指標,采取專項抽檢和現場快檢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對社會關注度高、風險程度高、日常消費量大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酒類、飲料、調味品、茶葉等重點品種的監督抽檢,并通過官方網站及時向社會公布監督抽檢和不合格食品處置結果。9月份,累計抽檢食品4033批次。
三、加大打擊力度,嚴查違法行為。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打擊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銷售超過保質期或標簽標識不規范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針對網絡訂餐無證經營案件高發、多發的態勢,繼續開展網絡食品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實行分類處置工作機制,即能立刻整改的,要求馬上整改;屬于違法違規行為,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處罰;對不能保證安全的重大隱患,責令企業停產停業整改,并實行掛牌督辦;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堅決依法進行處理。
四、強化宣傳引導,提升社會共治。舉辦2018年廣州市酒類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推進會,與5家酒類食品企業簽署《廣州市酒類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合作備忘錄》,28名酒類食品安全義務宣傳員“獲聘”上崗。以面膜類、祛痘類、祛斑/美白類、防曬類和染發類等高風險產品為重點,積極開展化妝品質量安全大型主題宣傳活動,不斷增強公眾遵法用法意識和自我保障能力,積極營造人人關心、支持、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嚴格值班值守,做好應急處置。制定《2018年中秋國慶食品藥品安全應急預案》,修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操作手冊》,落實24小時應急值班、領導帶班和突發事件報告等三大工作制度,節日期間值班人員均堅守崗位、履職盡責,保持“12331”投訴舉報渠道24小時通訊暢通,一旦發生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妥善做好突發事件的上報和處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