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倡議和指導下,“餓了么”網絡訂餐平臺啟動對該平臺廣州在線商戶外賣餐品的國慶中秋節前食品安全自查抽檢活動。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局巡視員龐慶寧應邀出席啟動儀式并發表講話。市局食品分局、市食品檢驗所分管領導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本次抽檢對象為“餓了么”廣州在線商戶,覆蓋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商圈、天河區體育中心商圈等多個廣州市消費者點餐聚集區域。抽樣方式以“神秘買家”形式呈現,在“餓了么”外賣APP上隨機對商戶餐品進行盲抽。檢驗方式分為現場快檢和實驗室檢測兩個部分,現場快檢由“餓了么”快檢團隊自行完成,實驗室檢測項目委托廣州市食品檢驗所完成。現場共抽檢食品95個批次、抽檢商戶75家。
龐慶寧巡視員在啟動儀式上指出,網絡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特別是今年廣州市啟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以來,市局不斷加大對網絡食品安全整治力度,線上線下協同治理。在線上,加強對網絡食品經營行為的監測,上半年共監測發現220間網絡訂餐店存在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全部下線處理。在線下,鋪開全覆蓋核查和專項整治:今年3月至6月期間,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執法人員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網絡訂餐線下實體店專項核查,對“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平臺廣州地區共約3.6萬家網絡訂餐店進行新一輪全覆蓋線下核查,檢查線下入網餐飲服務實體店19993間次,責令改正359間,行政處罰60宗,下線網絡訂餐店3618間。今年4月到8月期間,根據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統一部署,開展了為期四個月的網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整治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及其分支機構、自建交易網站和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全市執法人員實地檢查線下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3730間次,發現線下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無證經營308間次、超范圍經營110間次,關停網絡訂餐交易第三方平臺1個,立案查處114宗,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主動下線網絡訂餐店369間次。此外,市局連續第三年采用“神秘買家”的方式對各大食品網站上涉及廣州市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網絡食品進行抽檢,上半年已抽檢九大類共60批次,檢驗合格的58批次,合格率為96.7%。
龐慶寧巡視員對企業主動開展網絡訂餐自查抽檢、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平臺食品安全管理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國慶、中秋雙節即將來臨之際,開展此類檢測項目,是監管部門推進網絡訂餐監管政企合作社會共治的又一個新舉措,這將整合平臺經營過程中積累的大數據資源優勢,既幫助平臺進一步了解自身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具體環節,有的放矢的改善對線上經營、線下配送等環節的管理,又助力于政府監管部門更全面地分析網絡訂餐食品安全風險信息,把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緊密結合,實現政府部門和網絡訂餐平臺優勢互補,制定更接地氣的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實現“以網管網”,形成共治共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