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將2016年定為“食品安全年”,實施“明廚亮灶”是推動廣州市食品安全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
一、先行先試,打造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廣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在2013年至2015年實施的“食得放心”工程中,率先在學校托幼機構食堂實施視頻式“明廚亮灶”,2014年更將該項工作列為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逐月督辦工作進度。廣州市通過政策、經費“兩個保障”確保該項工作順利推行,至2015年底,全市3117余間學校食堂基本實現食品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全覆蓋,起到延伸監管和社會監督的作用,成為廣東省第一個全方位打造學校食堂“陽光廚房”的城市。
二、多措并舉,結合實際擴大實施范圍。去年下半年以來,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認真研究、周密部署,采取深入座談、現場示范、督導落實、主動報告等措施,將“明廚亮灶”建設和實施范圍擴大到社會餐飲服務單位。一是召開全市“明廚亮灶”現場會,會上全市餐飲服務監管部門代表交流了建設經驗,現場觀摩美食廣場“明廚亮灶”的實施情況,解疑釋難,取長補短;二是緊密結合日常工作,執法人員緊密與許可審批、日常監管、量化分級管理和示范創建工作相結合,指導各類餐飲單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設視頻式、玻璃式、開放式相結合的“明廚亮灶”;三是加強宣傳,一方面充分利用海報、日常監督檢查等機會給經營業戶培訓宣傳“明廚亮灶”,動員企業積極參與,引導餐飲服務從業者規范、誠信經營,另一方面加強媒體宣傳力度引導,鼓勵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四是加強應用,監管部門定期對接入監管部門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視頻監控系統進行網上巡查,發現問題立即反饋給學校負責人,要求立即整改,“電子天眼”發揮了延伸監管手段的作用;社會餐飲通過“明廚亮灶”,將食品加工、制作等關鍵操作過程展示出來,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發揮了“社會共治”的作用。
三、積極推進,“明廚亮灶”實施取得初步成效。我市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的原則,根據餐飲業態的實際狀況,采用監管部門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市場化運作等多種手段,積極推進,截至2016年8月底,全市有超過2.9萬餐飲服務單位實施了“明廚亮灶”,覆蓋全市餐飲服務單位過半,位居全省前列?!懊鲝N亮灶”使“廚房重地”透明化,將后廚操作全程“秀”出來,既督促餐飲企業升級改造,又使食品安全監督多了一雙雪亮的“眼睛”。打造“看得見的廚房”,守護市民“舌尖安全”,實施社會共治,“明廚亮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