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活動,加強不動產登記資料的管理和利用,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于2月13日印發《廣州市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出臺背景
社會各界對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我市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需求大,年查詢量達266萬人次。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各方需求也有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與調整。
國家關于不動產登記的法規、規章相繼出臺實施
2018年3月2日,《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印發施行,對于查詢主體、查詢范圍、查詢程序等都有新的規定。
各項工作部署對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提出新的要求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落實不動產登記能力和作風建設“雙提升”等工作部署均要求進一步規范查詢工作,提升查詢服務效率和水平。
制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
《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試行)〉的通知》
制定流程
《辦法》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制定程序及規范性文件制定流程,在起草過程中,通過實地調研、專家座談、征求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了社會各方意見,對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工作開展的合法性、便利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論證。
制定亮點
亮點1:突顯便民高效的工作原則
大力推進信息共享
《辦法》規定,市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與住建、公安、民政、稅務、教育、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門的信息共享,依法實時互通獲取職能范圍內與不動產登記有關的信息。實現數據共享和對接后,市民在辦理相關業務時無需再提交不動產登記資料相關證明?!掇k法》也進一步要求查詢機構通過信息共享方式可獲取的申請材料,不得要求查詢人重復提交。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創新登記資料查詢的辦理渠道和服務方式
《辦法》提出加強信息化建設,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身份識別新技術應用、線上申辦速遞上門等方式,為查詢人提供便利。
目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已開通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小程序及“互聯網+房地產檔案+郵政速遞”便民服務,為查詢人依法獲得不動產登記信息提供便利化服務。
掃一掃,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
相關鏈接:“線上申辦,郵寄到家”市中心六區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零跑動
擴展自助查詢服務終端的使用區域
《辦法》提出查詢機構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在市、區政務部門以及人民法院、街道等場所設置自助查詢服務終端,逐步擴大登記資料查詢的網點范圍。
相關下載鏈接:自助查詢機設置情況表.doc
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間
原則上應當場提供
因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未形成數字化成果不能當場提供的:應當在1個工作日內提供
特殊情況(批量查詢、登記資料需修復處理等):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提供
亮點2: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
規范申請人查詢目的
不動產權利人、利害關系人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確有必要,查詢目的正當、明確,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
亮點3:明確法定查詢主體,細化查詢操作
進一步規范查詢主體
調整查詢范圍
——不同查詢主體可查詢不同范圍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細化查詢標準
對身份證明種類、申請人提供具體要件等作出詳細列舉
亮點4:明確國家機關的查詢機制
《辦法》規定,有關國家機關按照本辦法規定獲取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規定,僅能按照明確的使用用途用于本部門履行職責需要,不得泄露或者用于其他目的,不得提供第三方使用。
《辦法》的出臺對于進一步規范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工作、深化便民服務、提升服務水平有重要的意義。下一階段,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進一步推進“互聯網+政務工作”,優化信息核查和數據共享機制,貫徹落實國家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部署,為群眾、企業、單位等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便利、更加主動的服務。